一首歌的曲子和歌詞哪個重要?哪個會流傳更久?

秋天的落葉花


我一直認為一首歌當中旋律更重要即曲子更重要,很多經典歌曲,經歷若干年後,很多人會對詞變得模糊而淡忘,但是隻要歌曲的前奏響起便能很快知道歌名,就以一部上世紀80年代的經典電視劇《上海灘》同名主題曲《上海灘》為例。這首歌曲婉轉動聽,有強烈的高低起伏,葉麗儀渾厚奔放的嗓音唱出了上海灘紛紛擾攘的爭鬥和刻骨柔情,歌曲裡面亦暗藏了很多的情懷,聽者可以從中感受到對於家園、故園、社會以及人生的剖析和思考。也能在歌曲中品嚐到特有的人生百味……歌曲曲調的大氣再加上歌詞裡的愛恨纏綿,因而令這首歌深植人心,成為華語樂壇的經典之作。下面來說下關於一首音樂作品裡的歌詞,歌詞我認為它應該是一個橋樑,構架的兩頭一頭是音樂的專業性另一頭是聽眾,它的作用是要讓聽眾更容易接受旋律所想表達的情感內容,為什麼我們都習慣稱一首音樂作品為,流行歌曲或是某某經典老歌呢?假如一首音樂作品,即便沒有了詞它依然是音樂,最早的交響樂到現在的後搖,都是沒有人聲的,即沒有歌詞的吟誦,還有爵士和布魯斯也完全可以單純用純樂器即興演奏,但你能否認它是音樂作品的客觀存在嗎?而一首歌沒有旋律只有詞,那它成了什麼……?所以在我心裡一直認為,一首歌還是旋律更重要,



東哥愛音樂


眼前來看,多數人會覺得是曲子,很多歌曲都是能哼哼幾句,哼出出調,但是唱不完整,所以是因為曲調好聽而喜歡,因為曲調而記住。尤其那些西方的世界名曲似乎本來也沒歌詞,還不是世界流傳。

長久來看,卻是歌詞。中國的詩歌歷史悠久,誕生之初都是隨樂而唱的,無論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但是今天我們只會背不會唱了。

一方面是因為咱們的文化不夠重視歌者樂者,很多曲子靠師徒相傳,很容易失傳。

另一方面,音樂的複雜性決定,別說中國古代沒有特別好的記譜方式,普通人都看不懂。

就連西方音樂,也很少是單一樂器獨奏就好聽的,必須多種樂器合奏協奏,樂譜龐雜,調度精密,只有少量的專業人士能掌握、能完整再現樂曲。你會哼命運交響曲,甚至會鋼琴演奏,但是指揮一支交響樂隊完全是另一回事。

而歌詞就簡單多了,一人可以演唱、背誦。再加上詞句本身藝術感染力太大,我們更容易被短短的幾句感染,而忽視它是怎麼唱的。整個社會都花費很大精力去記錄,自然導致歌詞經久不衰,曲調消亡。


知詩醉影


一首好歌是離不開詞的,決不能離開詞來看一首歌。好的詞曲作品,注意是好的詞曲作品,大概有兩種寫作順序:

一是先詞後曲(曲服務於詞,此創作順序在大陸居多),言之不足故歌詠之,曲是為藝術誇張了的朗讀,或解釋詞的情緒、語氣等內容;

二是先曲後詞(詞受限於曲,此創作順序在港臺居多),曲的速度、節奏、風格已定型,需詞作者在受限中填上好詞,這巨大考驗了詞作者;填好了叫天衣無縫,填不好則是兩張皮。

無論先詞後曲,還是先曲後詞,歌曲作者都應做到曲中有詞,詞中有曲,無論是抒情還是敘事,詞與曲要高度融合。總之,“沒有情感就沒有文字(詞)、沒有情感就沒有旋律(曲)、沒有情感就沒有歌曲這種聽覺藝術”。


茹茹講片片


我覺得曲子應該會被先記住吧,因為歌曲的靈魂就是曲子,就拿周杰倫的歌來說吧,90後乃至00後的最愛,那麼請問又有幾個人能聽出他唱的是什麼?記得周杰倫有次採訪說過,其實他唱歌時很放鬆的,就算唱錯了也無所謂,當然這可能是開玩笑說的,不過真真覺得還挺有道理的!作為一個90後的我,手機裡永遠存著他的歌,哪怕是到現在也不會唱,但是那些旋律,是對我青春最好的記憶!


美陽陽521


對於一個非常愛聽音樂的我來說,我覺得是曲更重要。我覺得一首歌曲,曲子是靈魂,而詞為它塑造了骨骼肌肉,很多國外的歌曲,我們有時並不能聽懂它在唱什麼,可我們依然能體會到這首歌的情感,是悲傷,歡快還是淒涼,聽不懂詞並不能妨礙我們一首歌引起我們的共鳴,不妨礙我們去喜歡它。


多年以後的今天


一首歌曲的誕生,一般是詞在先,曲在後。如果詞寫得不好,語意模糊,譜曲一定彆扭,因此,歌詞決定旋律。當然,歌詞畢竟不是說話稿,這一種文字語言需要與之相適、相融的一種音樂語言“內化”,這就是“曲”“旋律”對歌詞的作用,但是,“曲”對“詞”的作用,歸根結底,是一種形式對內容的作用。

一首好歌是“詞”與“曲”的完美結合,歌曲的詞作者總是在苦苦地尋覓志同道合的曲作者,因為只有這樣的曲作者才是自己“詞”的真正鑑賞者,最懂得“詞”的內涵,最善於用旋律去表達這種內涵。一段樂曲的旋律好不好,聽眾自有評價。但如果完整地評論一首歌,大家會不約而同地從“詞”和“曲”兩方面考察。《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為什麼採用行進式節律,這是“詞”決定的;《茉莉花》為什麼採用抒情優美的旋律,這也是“詞”決定的。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會:一首好歌,當你初聽旋律而不瞭解歌詞時,你只是感覺好聽,當你真正瞭解歌詞,讀懂這首歌的內涵以後,你的心才為之打動,才會產生一種精神共振,才真正地對這一首歌曲眷戀不捨。

一首歌曲,“詞”是靈魂,“曲”是讓“靈魂”飛舞的翅膀。


阿昊Vlog


記得一部經典電影《K歌情人》裡面有過這麼一段臺詞“曲調就像是你第一次見到一個人,他給你身體上的吸引力,但要了解一個人那就是歌詞,比如他的故事,他的面目”。

一首佳詞可以讓人耳朵得到愉悅的享受以後,在心裡細細品味歌詞的深意,經過時間的洗禮,成就經典。





叫了個咪萌


編曲最重要。作曲是骨架,編曲才是靈魂。一首歌

編曲的好壞直接決定一首歌的整體水平。簡單來

說,作曲人將曲寫的再好,編曲太差,這首歌的質

量便不會有多高了。這首歌所表達的情緒和反映的

主題也不會發揮的淋漓盡致。很多人認為編曲無足

輕重,忽視了編曲的重要性。


淡Dan的菸草味


我認為曲重要些,不管什麼曲得有個主題即曲名,只要旋律曲調能表達出主題意境就是好曲,再圍繞主題意境填充歌詞就是好歌,個人觀點。


幸福很簡單58303854


這兩個相輔相成 一首歌能夠火 首先確實是曲子好 旋律好聽 但是想要經久不衰那麼歌詞就要好 二者不可分開說哪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