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一座名字中帶有“溫”字的城市,城如其名,這是一座溫暖的城市;

提起溫州,你會想起什麼?雁山楠水、詩畫溫州?

除了秀麗的風景溫州還有誘人的美食,對於溫州美食,容大志慢慢道來。

  • 溫州鴨舌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鴨舌是一道著名的地方小吃,屬於涼菜;

鴨舌是滷的,風至半乾,在口中細嚼,韌性十足,頗為耐嚼;

溫州人稱鴨舌為“鴨賺”,而不稱鴨舌 在溫州話中舌發音和虧錢發音相近,但是溫州生意人多,覺得“舌”的發音不吉利,所以把鴨舌改稱為“鴨賺;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溫州人愛吃鴨舌的程度很深,如果將一年吃的鴨舌連起來的話,估計可以繞地球好幾圈。

  • 豬油渣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豬油渣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溫州的尤為好吃;

吃豬油渣是溫州人特有的習慣,過去溫州人用肥肉炸油,剩下的渣則拿來吃;

溫州的豬油渣特別香脆,且不油膩,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愛不釋口;

如今,溫州的豬油渣已成為一道零食,很多商家做成小包裝,方便可以隨時食用。

  • 江蟹生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江蟹生是溫州傳統的地方名菜,屬於浙菜系溫州菜冷食,用於家庭,只是普通的“酒”菜,搬上酒宴,便成了上等冷盤;

江蟹生吃起來不粘殼不帶腥,撅嘴輕輕一吸,蟹肉便脫離蟹殼滑入口中;

眾所周知日本的生魚片,但生的螃蟹吃法卻沒能廣為人知,如今到了溫州,才知道原來生螃蟹可以如此美味。

  • 海蟹燒豆腐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靠海,所以海鮮很不錯;

海蟹燒豆腐一般選用的是梭子蟹,肉質鮮美,一個螃蟹就可以做一份,分量充足;

豆腐吸收海蟹的鮮汁,螃蟹吸收豆腐的清香,味道相互交織,十分美味。

  • 魚丸湯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魚丸湯是溫州有名的地方小吃,湯味鮮美,丸子有嚼勁不鬆散,深受當地人與遊客的喜愛;

溫州魚丸好的用來自遠海的大鮸魚,經過揉捏,使豐富的氨基酸更容易吸收,鮸魚性甘、鹹、平,有很多功效;

有人說魚丸為什麼不是圓的,原因是魚肉太多,所以製作的時候多是條狀,要做成圓型需要很多面粉才能揉捏成。

  • 蒸魚餅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魚餅是傳統名點,它均以東海的冕魚、馬鮫魚等新鮮海水魚為主原料,配以獨特的調味品,採用傳統配方及先進工藝精製而成;

溫州魚餅肉質鮮嫩、鮮而不腥、低脂肪,營養豐富,即可以享受魚肉的鮮美,又省去剔骨的麻煩,尤其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 餛飩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在我國江浙一帶以及南方,餛飩都很流行,各有特色,而溫州的餛飩在臺灣很受好評,遍地都是溫州大餛飩的鋪面;

溫州的餛飩皮很薄,用鹼適當,餡肉用新鮮瘦肉,蓋料更講究,有紫菜、蛋絲、肉鬆、浸酒蝦米,尤其是湯清見底,受人歡迎。

  • 燈盞糕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燈盞糕是溫州的傳統特色名點,屬於油炸食品,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至元末明初;

一般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加入麵粉,包裹蘿蔔絲為餡料,油炸而成;

因其外形酷似古代扁圓形的菜油燈盞,故得名“燈盞糕”。

  • 溫州永嘉麥餅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永嘉麥餅,溫州永嘉的特色美食,有夾梅乾菜,鹹菜、五花肉和蘿蔔絲等;

餅的原配料是:半斤麥粉,一個雞蛋,一湯匙菜油,攪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鹹菜、鮮肥肉、蝦皮、味精,包攏後,用擀麵杖擀成扁圓形,放在平底鐵煎盤中兩面金黃色,再轉到烤爐中,慢慢焙硬;

做好的麥餅,食之鬆脆弱,爽口不粘牙,噴香,堪稱美食。

  • 盤菜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盤菜根如圓蘿蔔,鹽醃曬乾作鹹菜名梳菜;

肉質根柔嫩、緻密,供炒食、煮食或醃漬,因形似盤狀,故俗稱“盤菜”,是浙南地區冬天的主要蔬菜;

盤菜的口感很像蘿蔔,但是味道比蘿蔔更加鮮美,簡單的煮熟,粘上醬汁下肚,非常美味。

  • 楠溪素面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楠溪素面亦稱索麵。素面是一種易消化的麵條,對腸胃都是有益的,非常適合小孩和老人食用;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傳統食品,直徑通常小於1.3毫米,各縣均有製作,以歷史悠久論,首推永嘉,因永嘉在楠溪江流域,鄉人稱為楠溪素面;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素面味冷而清,可浸於肉湯或丸子中,亦可下至醬油中,而不澆於其他食物之上,醬油通常是鰹海鮮味,可以與大蔥、生薑以及青蒜;

素面燒熟時晶瑩柔滑,以清湯為伴,加黃酒,常以香菇蔥花蛋絲或荷包蛋為作料,淳香清素,潔白柔韌,細如銀絲,婉轉飄蕩於清湯之中,誘人食慾。

  • 糯米飯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糯米飯是一道美食,由蒸熟的糯米,上面撒上油條碎末或油條塊和肉末湯組合而成的,它是溫州的一個特色早點,也是全溫州人早餐的首選;

晶瑩剔透粒粒分明充滿嚼勁的白糯米,爽脆可口香氣四溢的油條碎末,鹹鮮適中肥而不膩的肉碎兒湯,完美組合成一碗別有風味的溫州糯米飯。

  • 牛雜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牛雜是蒼南縣江南片區主要龍港一帶深受歡迎的小吃;

它主要挑選牛屁股最有韌性肉切成丁放入鍋中加入十幾味香料包慢慢煮一天以上,以醬色為主,越煮越有嚼勁久煮不爛,一定要乘熱加醋、辣椒粉,配上蔥,是溫州地區為數不多以酸辣為主的小吃。

  • 矮人鬆糕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矮人鬆糕是以純糯米粉製作的食品,為浙江省溫州的傳統名吃,又是甌菜名點,因創制人谷進芳矮小而得名;

鬆糕質地晶瑩,糕上點綴著桂花、紅棗和豬肉,既松又軟,甜中有鹹,清香可口,不粘牙,很是爽口。

  • 三絲敲魚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此菜選用近海 魚或鮮黃魚,去魚頭、尾、皮,切成針片,蘸上幹澱粉,用木槌慢慢敲成薄魚片,放在沸水裡煮熟;

烹調時雜以調味品與配料,後經過改進提高,加上雞絲、火腿絲、香菇絲和燒熟的青菜心,成為現在的名餚;

此菜魚肉鮮嫩,色白湯清,香鮮可口,富有地方風味。

  • 三片敲蝦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選用鮮大河蝦為主料,熟火腿、熟雞脯肉、水髮香菇、綠蔬菜為輔料,加雞湯、紹酒、精鹽、味精、幹澱粉、熟豬油等調味品;

此菜用大河蝦敲制而成,形狀如扇,紅、白、黑三色鮮明,湯清味鮮,滑嫩爽口。

  • 雙味猷蛑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溫州習稱青蟹為蝤蛑,此菜用清蒸和鍋貼肉烹製,先將熟豬肥膘切成圓形片,逐片戮幾個洞,放入蛋清粉糊內,掛勻後攤在盤內,放上炒好的蝤蛑肉,蓋以魚茸,綴上蟹黃和香菜葉,成餅,排列在鍋內,小火煎至肥膘結殼,加入冷油,再煎至底部呈黃色取出,另將活蝤蛑兩隻用旺火蒸熟,斬去腳尖,每隻切八份,蟹足拍裂,按原蟹形裝在腰盤兩端,覆上蟹蓋;

蟹餅排列在盤中央,間隙處襯以香菜、薑絲,帶醋兩小碟上桌,此菜形態活潑,色彩豔麗,肉如膏脂,鮮美異常。

  • 爆墨魚花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墨魚肉鍥花刀,入沸水燙至五成熟;然後入油鍋至八成熱瀝出;

鍋留少許油、下蔥、姜、蒜末炒香,倒進墨魚,淋入用調料和澱粉兌好的芡,翻炒包汁裝盤。

  • 炸溜黃魚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選用黃魚為主料,豬瘦肉、蝦米、荸薺白為輔料,加蔥白、豬肉湯、紹酒、醬油、白糖、醋、澱粉、熟豬油等調味品;

此菜色澤金黃,外松裡嫩,魚肉鮮香,味帶酸甜,富有溫州傳統風味;

  • 三層魚片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俗稱美味魚排。選用黃魚肉為主料,火腿瘦肉末、熟豬肥膘、鹹麵包、雞蛋、黑芝麻為輔料,加番茄醬、紹酒、精鹽、味精、上白麵粉、熟豬油等調味品;

此菜魚肉鮮嫩,膘肥油潤,麵包香脆,紅、黃、白、黑四色層次分明。

  • 軟火溜鯽魚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選用鯽魚為主料,豬瘦肉、蝦米、熟竹筍肉、水髮香菇為輔料,加蔥末、薑片、胡椒粉、紹酒、醬油、白糖、醋、溼澱粉、熟雞油等調味品;

此菜先清蒸,後淋黃,滷汁稠滑鬱香,魚肉細鮮嫩潤。

  • 蛋煎蟶子
“舌尖上的美味”——溫州

選用大蟶子為主料,熟豬肥膘、荸薺白、雞蛋為輔料,加蔥、大蒜頭、紹酒、精鹽、上自麵粉、熟豬油等調味品;

此菜色澤金黃,蟶肉鮮嫩,蛋松味香。

以上就是大志為您推薦的溫州的特色小吃,如果您有什麼好吃的推薦,可以給大志留言或私信;

喜歡大志的點贊,轉發加關注,每日更新,帶你們去吃遍祖國的美味,關注大志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