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煤炭產業大洗牌,煤礦數量控制200以內 產能1.5億噸以內

【發展】雲南煤炭產業大洗牌,煤礦數量控制200以內 產能1.5億噸以內

2月28日,雲南省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辦公室發佈《關於加快推進煤礦分類處置有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嚴格執行雲南省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即到2021年底,全省煤礦數量嚴格控制在200個以內,單個煤炭企業所有煤礦的總產能不低於300萬噸/年,全省煤炭企業戶數控制在20-30戶之間,單井規模不得低於30萬噸/年。


雲南煤炭產業大洗牌,煤礦數量控制200以內 產能1.5億噸以內


根據通知,到2021年,雲南煤礦產能控制在1.15億噸以內,其中:曲靖煤礦產能控制在5000萬噸以內,昭通煤礦產能控制在2500萬噸以內,紅河煤礦產能控制在2500萬噸以內,昆明煤礦產能控制在300萬噸以內,楚雄煤礦產能控制在270萬噸以內,普洱煤礦產能控制在120萬噸以內,文山煤礦產能控制在150萬噸以內,大理煤礦產能控制在240萬噸以內,麗江煤礦產能控制在400萬噸以內。


雲南煤炭產業大洗牌,煤礦數量控制200以內 產能1.5億噸以內


雲南省第一批擬保留煤礦合計118處,涉及產能6700萬噸/年(具體名單見後),其中:生產煤礦有49處,涉及產能2655萬噸/年;要建設煤礦69處,涉及建設產能4045萬噸/年。另外,長期停產停建的“殭屍企業”2020年12月底前關閉退出;所有30萬噸/年以下煤礦在2021年9月底前關閉退出;30萬噸/年以下升級改造至30萬噸/年以上煤礦,在2020年12月底前,未辦理項目核准、初步設計審批、安全設計審批、環評等手續的,在2021年6月底前關閉退出;玉溪、保山、臨滄所有煤礦在2021年9月底前完成整體關閉退出。各地上報的第一批關閉退出煤礦共計52處。

《通知》強調,鼓勵實施產能置換,鼓勵各地以州市或縣區為單位組織企業集中交易退出產能指標,退出產能指標折算比例可在現有政策基礎上提高20%。加強財政資金支持,2020年前關閉退出的30萬噸/年以下煤礦,符合條件的,使用專項獎補獎金,2020年以後關閉退出的煤礦,將不再享受中央及省級財政獎補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