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莊子》 ——讀《莊子諵譁》之一

老莊道家代表的南方系統的文化思想,與孔孟儒家代表的北方系統的文化思想一直以來並耀千古。儒、道思想的博大精深無需多言,在中國文學上的成就地位也是高山仰止。

蘇軾曾說,如要寫好文章,《孟子》與《莊子》及《史記》,這三部書一定要熟背,才可以做大文章。孔孟的溫柔敦厚和老莊的空靈灑脫迥乎有別又各領風騷。

個人是更喜歡《莊子》的。之後的《離騷》《楚辭》更是傳承了《莊子》的浪漫精髓。千古以來,中國的許多大文學家、大思想家,表面上都罵《老子》、《莊子》,實際上,每個人的文章,都在偷偷學他們。只有一代怪才金聖嘆公開推崇,把《莊子》列入六才子書,即《莊子》、《史記》、《離騷》、《水滸傳》、《杜甫律詩》、《西廂記》。認為這是中國六位大才子的著作,如果懂了六才子書,所有文章的技巧都學完了。可見《莊子》的文學成就之高。

《莊子》內在的灑脫,所講的人生境界,後世受到它的影響綿延至今。比如諸葛亮“道袍羽扇”,羊祜“輕裘緩帶”,謝安“東山報捷”等等的從容瀟灑,莫不涉此。

《莊子》分《內篇》、《外篇》及《雜篇》。有隻有《內篇》是莊子親著的說法,但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是《外篇》和《雜篇》。可以說,所有中國做皇帝的帝王之學、軍事學、謀略學都是受《外篇》、《雜篇》的影響。歷代的大政治家,創業的人物,甚至如曹操等一般人,明顯看得出,都受了《外篇》的影響。《外篇》影響了中國文化幾千年,是所有一切謀略學的鼻祖。除此之外,它對我們人生的啟發,修養上的啟發,也非常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