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吉大二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前线声音“日记”:见证“重生”

多年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护师陈雪一直与重症患者打交道,在武汉支援期间,ICU病房再次成为了她的“战场”。在她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位老人从命悬一线到逐渐康复,这也让她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共同聆听陈雪的“声音日记”。

2020年3月8日,武汉有雨。我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陈雪,今天是我支援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病房的第37天。

来自吉大二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前线声音“日记”:见证“重生”

陈雪

一周前的一个夜班,我正准备交接班,就听到有人喊“快来人!”原来是24床的爷爷病情突然加重,当时他面色潮红,大汗淋漓,尽管戴着氧气面罩大口吸气,血氧饱和度也只有60%多。

我们马上给他上了无创呼吸机,并且注射了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但他的血压还是持续下降,每分钟的呼吸只有7次,心率只有30几次。

来自吉大二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前线声音“日记”:见证“重生”

陈雪(右)

后来我们又经过气管插管、上了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还给他进行了心脏按压,奋力抢救了一个小时,才把爷爷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爷爷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很好,不但脱离了有创呼吸机,而且已经不需要长时间使用无创呼吸机了。可他觉得无创呼吸机是救命的机器,不想摘掉。

来自吉大二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前线声音“日记”:见证“重生”

陈雪(右)

我就和爷爷沟通,介绍了无创呼吸机使用的注意事项和长期卧床的危害,可是他还是发起了小脾气。当护士准备给他静脉输液的时候,他就把手背上的留置针拔了下来。他告诉我:“我不想在这里啦,我想去西藏,溜达溜达!”我说:“行,先把针打上,等病好了咱们一起去西藏。”

在我的劝导和鼓励下,爷爷终于配合治疗了,不但脱机将近3个小时,打完针之后还在床边活动了一会儿。

来自吉大二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前线声音“日记”:见证“重生”

陈雪

他告诉我,他觉得这个病可能治不好了,一直就想去西藏看看,所以,很担心愿望无法实现。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和情绪都越来越好,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世间没有什么比见证“重生”更有成就感,正因为我们见多了生死,所以我们更要用心尊重每一个生命。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