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有網友說,最應該感謝棄醫從樂的三個人,應該是毛不易、周深,和堯十三。


前兩位歌手都算是圈內成名、被新一代廣泛認可的歌手,似乎只有堯十三,收穫了一堆同行肯定,但至今仍然出圈在望。


他們都擅長用聲音和情緒打動聽眾,有的人是老天賞飯吃,有的人雖然半路出家,但卻自帶一股野蠻生長的力量。


比如堯十三。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麻油葉裡的異數


毛不易、周深和堯十三都屬於棄醫從樂的新聲代代表性歌手,兩者或多或少都帶著老天賞飯吃的光環,一個有著自帶愁緒、充滿故事的嗓音,一個有著至純至美嗓音的人間海妖。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擁有自己獨特且無法被模仿的音樂場域,只要一開口,你就知道,這是他的音樂世界。


很多人知道堯十三,不是因為《推拿》裡的《他媽的》和《無名之輩》裡的《瞎子》,而是因為抖音裡最近火起來的洗腦神曲《二嬢》。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堯十三都有辦法讓你聽過一次就記住他。


半路出家看起來更貼合大眾的世俗想象,就連“堯十三”這個藝名,也是源自於大學室友對他個性太“軸”、太“傻”的一種調侃。


這種“軸”放在做音樂上面,成為了他深耕自我、形成自己獨特音樂場域的另種精神支撐。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堯十三是個比較奇特的人,武漢大學醫學院出身,半路出家做音樂,2011年就簽了民謠界的最強廠牌之一麻油葉。


直到2020年,也沒有等到堯十三真正出圈。


2006年堯十三就考上了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985大學的強勢專業,從另一種世俗意義上而言,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生新起點。


但堯十三卻對於這種現狀並不十分滿意,因為學醫並不是他想要尋求的自我。


新人堯十三,對音樂有著一股近乎渾然天成的“軸”氣。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在大學裡摸索的那幾年,他不懂什麼是錄音棚,不懂什麼技巧和技法,在宿舍這種簡陋環境下,錄出來的很多demo都粗糙簡陋地不行。


2014年堯十三和婁燁合作《推拿》,片尾曲《他媽的》就是出自大學時期堯十三的作品。


堯十三反覆錄過很多個版本,但婁燁導演最後決定就用大學時期在宿舍錄的那個原始demo。


雖然簡陋粗糙,卻莫名地充滿了一股野生的力量,情緒真實飽滿直抵人心。


配合這電影的基調,堯十三的音樂風格和電影渾然一體,輕易就能感受到情緒和力量。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堯十三很幸運又不太幸運。


幸運的是他做音樂之後,一畢業就遇到了在民謠界的最有才氣的幾個知己,宋冬野和馬頔,和他們一起成立了現在廣為人知的民謠廠牌——麻油葉。


在他們都不怎麼成功的那些年裡,三個人就蝸居在宋冬野一個60平的小房子裡,一人一間,關上門做自己的獨立音樂,互相為彼此的才華驚豔落淚,打開門和知己朋友一起胡吃海喝,繼續追趕遙不可及的音樂理想。


不算太幸運的是,一首《董小姐》一首《南山南》分別讓宋冬野和馬頔成為了民謠界最出圈的歌手,並且成功掀起了一波民謠風的浪潮。


但一年一年過去,那個光憑一個demo就把宋冬野唱哭的堯十三還是寂寂無名。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堯十三從北京離開以後,就回到了貴州,住在一個叫夜郎谷的地方。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地方,一個後現代仿古的奇葩藝術園林,用堯十三自己的話調侃,“這裡住著一堆失敗的音樂人,有失敗的錄音棚,失敗的唱臺”,彷彿是一場集體式的放逐流浪。


回到故鄉讓他感到放鬆,可以自由且原始的生活,在音樂方面的製作也顯得更加的純熟自然。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民謠裡的野生力量


很多人第一次聽堯十三,會覺得原來有人可以把方言唱得這麼美。


原來用方言唱民謠會這麼好聽。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可能是因為最早是從二胡入門的關係,堯十三身上有一種獨特的傳統氣息。


他的音樂氣質比起其他從酒吧成長起來的歌手而言,多了一絲鄉土情懷。


印象裡的民謠,總是和城市有關。


講大城市裡的求而不得,小城市裡的離別聚散。


但堯十三卻不同。


他的歌裡,有一種生於荒野鄉村的野生力量。


方言版《瞎子》也好,《二嬢》也罷,他的鄉土情懷和獨特的文化場域,通過方言這個出口,成就了一種普通話無法用語言去表達的原始、質樸的魅力。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他的民謠,聽起來像沈從文的散文,初聽時清新質樸,過半後方覺一點悲傷,曲盡後才發現自己已經淚流滿面。


就像電影《推拿》裡半盲女問:你愛我嗎?你有多愛我?盲男回應:愛你就像紅燒肉。


簡單又充滿真實生活裡的純樸慾望,赤裸真摯卻不摻雜博弈算計。


這就是堯十三的歌。


堯十三顛覆了很多人對民謠的看法。


或者說,他突破了很多人對於民謠的定義。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2015年出的專輯《飛船,宇航員》,藏著很多他對於音樂邊界的試探。


《有信心》《雨霖鈴》和《二嬢》都是非典型性的民謠。


尤其是《二嬢》。


很多人從抖音上返回去找原曲都會驚歎,原來《二嬢》竟然是一出被困於愛情的人間悲劇,和洗腦神曲沒有半個字的關係。


《二嬢》講的是一個發生在貴州鄉下的故事,一個痴傻之人愛上了村裡的美麗寡婦,被村裡人取笑,寡婦在不堪的流言下自殺而亡,他埋葬了寡婦帶著寡婦的孩子遠走他鄉。


充滿電影語言的開局和結尾,看似荒腔走板、近似瘋狂,但卻字字泣血、悲愴蒼涼,節奏輕緩、層層推進,聽來卻像一首充滿戲謔與諷刺的散文詩。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如果堯十三的音樂缺失了那一份獨特珍貴的鄉土情懷,他的地位不會在民謠界顯得如此特殊,和電影語言的碰撞,也不會迸發出超乎一般民謠之外的驚喜。


堯十三的歌曲雖然是民謠,但總給人一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感覺。


無論是《北方的女王》裡的那一聲雷響,還是《他媽的》,曲盡處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的口琴音,在你不知覺處,把這首歌的寓意拉到無限。


用方言唱民謠,並不是堯十三首創,但他卻用方言這種最原始質樸的形式,完美貼合了自己成長的文化土壤,形成了最獨特的音樂文化場域。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具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堯十三是一個具有詩人氣質的歌手。


他和大部分民謠歌手的歌路都不太一樣。


他的歌像電影,擁有極強的縱深感,故事一鏡到底,情緒卻曲折離奇。


比如《瞎子》,比如《龍港秘密》。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他的歌版本特別多,一首《北方的女王》能反覆弄出十幾個版本。


這不僅是出於一個半路出家的獨立音樂人在探索音樂道路上反覆的磨合、否定和成型,也是出自於一個獨立音樂人對周遭環境變化的敏感。


對於歌迷而言,每個人都有心目中的全場最佳,但對於堯十三而言,每一個版本都是自己對於當下經歷重新感受後的一種全新成長。

很多人喜歡的《龍港秘密》也有很多個版本,最初原版序裡有女人的哭聲、雨中的火車。


現在的15分鐘版本里集合大提琴悲愴的音色、火車壓過鐵軌的聲音、越來越急促的變調、海上的風浪聲和雨聲漸漸下去後的一聲驚雷,嗚咽、海鷗聲伴隨著海浪一點點爬上心頭的山坡……這個時候堯十三的聲音才慢慢上來,“妖怪要去哪裡找”,神秘又浪漫。


第一次聽的人很容易產生一種靈魂戰慄的震動感。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堯十三曾經提過他最喜歡的一句歌迷評價就是有關《龍港秘密》的,“這首歌簡直就是一場聲音電影”。


的確如此,只用聲音層次的疊加和意境的遞推造了一場聲色俱全、煙火人間的美夢,這是過去的民謠音樂人未曾做過的嘗試。


和電影合作,是堯十三走得最契合自我音樂氣質的一條路。


無論是《推拿》裡的《他媽的》,還是《無名之輩》裡的《瞎子》,在電影語言的多重建構之下,歌曲裡的縱深感一點點被推開,絲毫沒有一點單薄之感,這是其他民謠無法比擬的。


《無名之輩》的導演在飛機上聽完《瞎子》,下飛機後立刻構思出了《無名之輩》的故事梗概。


足以證明,堯十三的音樂在某種程度上,是電影語言在音樂上的另種呈現。


堯十三有點像電影界的畢贛、樂隊屆的九連真人,他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場域。


這種獨特的場域來自於生長的土壤和成長的環境,他們骨子裡都建立了自己獨有的鄉土情懷,就像畢贛鏡頭下的凱里,九連真人《招娣》裡的戰慄,是一種能夠透過聲音和視覺帶來巨大精神震撼的感動。


《無名之輩》裡《瞎子》主唱堯十三,是擁有電影氣質的民謠詩人


正所謂,赤腳前行,你才離神靈最近。


堯十三正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