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損傷的保守康復和手術後康復,促使肩袖癒合、功能恢復和無痛


肩袖損傷可以通過休息自然修復,也可以手術治療。手術包括開放手術,小切口手術以及關節鏡手術。但核心的目的是肩袖的癒合、功能恢復和無痛。

肩袖損傷的保守康復和手術後康復,促使肩袖癒合、功能恢復和無痛

大約50%的人通過非手術治療可以減輕疼痛,恢復功能。醫生多數建議長期受疼痛困擾的人手術,其次是有無力症狀的患者。不通過手術治療,無力症狀不會明顯改善。非手術治療可能會造成不良結果的情況存在: 1、症狀持續時間長(6-12月) ;2、大的撕裂(大於3cm)。而非手術治療的優點在於: 1、避免手術後粘連的風險; 2、 避免感染的風險;3、避免關節僵硬的風險;4、麻醉併發症。其缺點在於: 1、力量不能改善;2、撕裂範圍會繼續增大;3、病人需要不斷降低運動強度和調整運動方式。

康復原則:

可以分為兩大類:術前保守康復和手術後的康復。

二、術前康復的目標在於:提高關節活動度,防止粘連性關節囊炎,加強肩關節周圍肌肉力量以備可能的術後康復;儘可能的降低應激反應。

三、一旦炎症反應降低,康復的核心是提高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炎症反應一般是72小時, 應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和冰敷)。

1、主動關節活動(聳肩,擴胸,但不能主動外展)。

2、關節囊收縮(肩關節用力收縮)。

3、關節活動肌筋膜放鬆(鍛鍊肌肉後按摩肩關節前後外三方面肌肉放鬆)。

4、漸進性肌肉力量訓練( 屈肘關節練習肱二頭肌,伸肘關節練習肱三頭肌,擴胸練習胸大肌和背闊肌,聳肩練習斜方肌)。

5.所有肌肉力量訓練均需無痛。

肩袖損傷的保守康復和手術後康復,促使肩袖癒合、功能恢復和無痛

四、肩袖修復手術後必須保證四周內無關節主動活動,肩關節必須以支具固定。

1、康復必須從術後第一週開始

2、康復師必須幫助ROM (被動活動),尤其是屈曲和外旋。

3、主動活動( AAROM)根據應激期的長短,從第一週到第四周開始。

4、一旦主動活動的限制解除,就應該立刻開始肌肉靜力性訓練(關節不活動的肌肉收縮)。五、根據應激期的長短,肩胛骨的活動可以早期開始,其好處在於:

1、改善肩胛骨和肱骨運動的同步性和節律性。

2、降低上部斜方肌的張力以利用於肌肉平衡。

(肩胛骨的練習是控制肩胛骨的上——外——下的環轉運動)

肩袖損傷一般來講固定 4-6周,不能進行主動運動。理療師必須注意防止主動活動和抬高前臂以減低再撕裂的可能。要告知患者再撕裂的可能。

1、正是由於以上的原因,粘連性關節囊炎的可能性很大,早期的PROM (被動活動)是受鼓勵的。

2、早期被動活動主要是屈曲抬高和外旋,而後伸、內旋和手置於背後的動作會使肩袖產生很大的張力,應在早期避免。

3、關節被動活動應將肱骨頭定位於後方,這時其處於肩盂窩的中心,這種位置可以提高肩關節動力學特徵。改善活動度和降低應激反應。

4、肩關節前方的肌肉等軟組織按摩可以降低肩關節前方的張力。

5、上部斜方肌按摩可以減輕疼痛,從而保護關節形成良好的關節動力學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