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無法“證偽”,消費談何維權?

假貨無法“證偽”,消費談何維權?

如果你在電商平臺買到一件疑似假貨的商品,此時你會怎麼辦?

找電商平臺投訴?找品牌商家鑑別真偽?又或是向消保委等機構尋求幫助?

告訴你一個無奈的答案,你很可能在嘗試過上面所有方法之後回到原點,一個核心的問題是:無證偽,無維權。

假貨無法“證偽”,消費談何維權?

只要無法證明這件商品是假貨,那麼維權之路將戛然而止,所有的嘗試和努力都將無法進行下去。

這是一個怎樣的“電商假貨維權”邏輯鏈條呢?我們試著拿著這件疑似假貨去找找上述鏈條中的所有環節,看看會得出怎樣的結論。

第一步,找電商平臺。

眾所周知,許多電商平臺都提出了類似“假一罰十”的正品承諾,前提是你得證明自己買到的是假貨,電商平臺通常只會核實對應的商家資質和商品的相關證明標籤等,除此之外,對於“真瓶裝假酒”之類的售假手法是很難有效鑑別的。

所以電商平臺大概率會對你說:我們已經核實過商家和商品信息了,沒有發現售假證據,只要你能提供進一步證據,證明買到了假貨,我們肯定會照章賠付。

於是,整個維權鏈條中的最關鍵環節浮出水面——如何自己證明買到的商品是否是假貨。不得不說這是一件接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目前,幾乎所有奢侈品、服飾品牌等都不提供對商品真偽的鑑別服務,無論是門店還是總部。

品牌方的說法是,請到官方指定線下和線上渠道購買,只有那裡買到的才是正品。可是偏偏國內又有許多電商平臺,不在上述官方渠道之列,但卻言之鑿鑿,“正品保障 假一罰十”。

前後明顯矛盾的說法,消費者應該信誰呢?不知道!

去年,曾有一位加拿大鵝公司好心又天真的北美僱員通過電子郵件告訴一位中國消費者,你可能買到了非授權商品!

不想,一石激起千層浪,加拿大鵝和電商平臺都騎虎難下。而由此掀起的軒然大波,讓品牌方更加對鑑別商品真偽一事諱莫如深。

《IT時報》曾在10幾家頭部電商平臺購買過一款標準商品,並試圖讓品牌方來幫助鑑定真偽,但品牌方權衡再三,還是婉拒了本報記者的請求。

假貨無法“證偽”,消費談何維權?

2019年,加拿大鵝事件一波三折,電商平臺到底賣的是“真鵝”還是“假鵝”,一波三折,消費者和電商平臺之間的信任被擊破。

品牌方在頭部電商平臺、代理商等錯綜複雜的關係之中也要做一回“和事佬”,誰也不敢得罪。

品牌方鑑別真偽這條路看來是沒戲了。

既然品牌方不行,咱們找監管方等渠道行嗎?例如消保委、質量監督和檢驗部門。

保護消費者權益是消保委的天職,消保委會幫助消費者在一定的範圍內求證商品真偽等信息,例如質詢平臺、商家等。

但消保委缺乏直接的技術手段,如果你真拿著一個高防奢侈品包包找消保委,這還真是一件難辦的事情。而質量監督和檢驗部門一般也不會受理個人提出的真假或質量鑑別請求。

2019年,一位消費者為了證明在某電商平臺購買到的化妝品是假貨,專門委託一位化學博士通過我國西部某高校藥學檢測分析中心出具專業報告,顯示該電商平臺所銷售商品的主要化學成分與專櫃售賣的相似度不到10%。

假貨無法“證偽”,消費談何維權?

2019年,一位消費者通過高校化學實驗室鑑定化妝品疑似假貨。

這位消費者表示,自己曾經諮詢過重慶地區最權威的官方檢測機構之一XX市計量檢測研究院,該研究院不接受海外商品鑑定真偽的需求,只能檢測商品是否符合國內生產標準。

更難的是,即便這位消費者費盡周折,也無法保證證據鏈的完整性和公信力,仍難以鐵證如山地扳倒疑似售假的電商平臺。

可見,在整個電商假貨維權鏈條中,弔詭的是,消費者就算用盡渾身解數,也難以證明一件問題商品的真偽;而只要無法“證偽”,到頭來,維權變成了空談。

與“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線下交易不同,電商購物由於存在整個消費物流鏈條取證的難度,致使消費者維權難度相較線下消費更高,而且這是自電子商務誕生之日起就沒有改變的事。

的確,我國頭部電商平臺在打擊假貨上下了很大功夫,電子商務平臺正變得越來越乾淨和可信。

作為消費者,我們希望能將電商維權的權力交到自己的手裡,而區塊鏈等信息技術也能賦予商品一條更清澈的生產製造鏈條。

3·15是消費者權益日,消費維權是消費者的基本權力,而對問題商品“證偽”又是消費維權的基礎條件,品牌方、電商平臺、監管機構應該共同建立一種機制,讓消費者有合理、合法、可行的方式和渠道鑑別商品的真偽。

3·15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只有3·15,消費者才有足夠大的聲量,引起全社會的注視。但別讓消費維權以聲量取勝,請給消費者一個求證真理的機會。


作者/IT時報記者 王昕

圖片/IT時報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