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有哪些龐大的帝國?

王超行俠仗義


這是收集108個古代帝國王朝的面積排行榜,由於網上的數據很混亂,因此本數據大部分採用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的數據,希望能給大家參考:

注意:為了避免回答發不出來,BD指百度百科,WJ指維基百科。


1、大英帝國:3400萬平方公里(BD是3550)

2、蒙古帝國:3300萬平方公里(這個爭議很大,BD是2800,WJ是2400,我覺得3300比較合適,那些說4500的就太誇張了)

3、西班牙帝國:3150萬平方公里(BD,其實西班牙帝國應該是2000萬,但腓力二世時期吞併葡萄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4、俄羅斯帝國:2300萬平方公里(BD、WJ)

5、蘇聯帝國:2240萬平方公里(BD、WJ)

6、中國元朝:2200萬平方公里(實際控制面積1400,算上西伯利亞2200)

7、阿拉伯倭馬亞王朝:1340萬平方公里(BD、WJ)

8、大清帝國:1315萬平方公里(BD、WJ)

9、法蘭西殖民帝國:1290萬平方公里(BD、WJ)

10、阿拉伯阿拔斯王朝:1260萬平方公里(BD、WJ)

11、大唐帝國:1237萬平方公里(BD)

12、中華民國:1141萬平方公里(BD、WJ)

13、葡萄牙帝國:1040萬平方公里(BD)

14、大明帝國:997萬平方公里(BD、WJ)

15、阿拉伯正統哈里發:940萬平方公里(WJ)

16、巴西帝國:833萬平方公里(BD、WJ)


17、蒙古族準噶爾汗國:700萬平方公里(BD)

18-1、中國武周王朝(武則天):690萬平方公里(BD)

18-2、波斯帝國:690萬平方公里(估算)

19-1、中國西漢王朝:600萬平方公里(BD、WJ)

19-2、突厥汗國:600萬平方公里(WJ)

欽察汗國:600萬平方公里(BD、WJ)

19-3、德意志第三帝國:600萬平方公里(估算,加上了法國西非殖民地和附屬國的面積)

22-1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600萬平方公里(估算,算上附屬國和北美殖民地的面積)

23-1、中國東漢王朝:580萬平方公里(BD是580萬,WJ是650,但西漢應該比東漢面積大)

23-2、帖木兒帝國:580萬平方公里(BD是460、WJ是580)

24、波斯第二帝國(薩珊波斯):560萬平方公里 (BD是560,WJ是540)

25-1、維吾爾族回紇汗國:550萬平方公里(WJ)

25-2、奧斯曼帝國:550萬平方公里(BD、WJ)

25-3、亞歷山大帝國:550萬平方公里(BD)

28、中國西晉王朝:543萬平方公里(BD、WJ)

29、阿拉伯法蒂瑪王朝:510萬平方公里(WJ)

30-1、羅馬帝國:500萬平方公里 (BD是500、WJ500,不含帝國澡堂地中海和沙漠的面積,如果算上超過1000萬平方公里)

30-2、大日本帝國:500萬平方公里(這個爭議是很大,有人說800至1000萬平方公里,二戰時日本入侵佔領30多個國家,所以500萬是比較保守的估算)

32、墨西哥帝國:492萬平方公里(BD是476、WJ是492)

33、契丹族遼帝國:489萬平方公里(BD)

34、中國隋朝:467萬平方公里(BD)

35-1、阿提拉匈人帝國:451萬平方公里(BD)

35-2、匈奴帝國:451萬平方公里(BD)

37、印度莫臥兒帝國:450萬平方公里(BD、WJ)

38、藏族吐蕃帝國:437萬平方公里(估算,吐蕃鼎盛時和隋朝差不多大)

39-1、塞爾柱帝國:420萬平方公里(BD是420、WJ是390)

39-2、印度孔雀帝國:420萬平方公里(BD、WJ)

41、中國新莽王朝(王莽):405萬平方公里(BD)

42、三國曹魏王朝:400萬平方公里(BD、WJ)

43、中亞嚈噠帝國(白匈奴汗國):382平方公里(BD)

44、蒙古瓦刺汗國:379平方公里(估算)

45、伊利汗國:375萬平方公里(WJ)

46、女真族金帝國:361萬平方公里(BD)

47、花剌子模帝國:360萬平方公里(BD、WJ)

48、東晉十六國前秦帝國(氐族):358萬平方公里 (BD)

49、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356萬平方公里(BD、WJ)

50、中亞哈薩克汗國:355萬平方公里(估算)

51、西遼帝國:351萬平方公里(BD是351、WJ是250)

52-1、塞琉古王國:350萬平方公里(BD是350、WJ300)

52-2、察合臺汗國:350萬平方公里(BD、WJ)

54-1、中國秦朝:340萬平方公里(BD)

54-2、阿拉伯阿尤布王朝:340萬平方公里(估算)

56、波斯第三帝國(阿夫沙爾王朝):340萬平方公里(估算)

57、西突厥汗國:319萬平方公里 (BD)

58、東亞黠戛斯汗國:310萬平方公里(WJ)

59、東突厥汗國:309萬平方公里(BD)

60、中國東晉王朝:302萬平方公里(BD是302、WJ是280)

61-1、貴霜帝國:300萬平方公里(BD)

61-2、北匈奴帝國:300萬平方公里(估算)

63、印度德里蘇丹國:296萬平方公里(估算)

64、波斯第三帝國(薩非王朝):285萬平方公里(BD、WJ)

65-1、中國北宋王朝:280萬平方公里(BD、WJ)

65-2、中東米底王國:280萬平方公里(估算)

66、南北朝劉宋王朝:276萬平方公里(BD)

67、鮮卑族北周帝國:271萬平方公里(BD)

68、南北朝南梁王朝:262萬平方公里(BD)

69、南北朝南齊王朝:258萬平方公里(BD)

70、鮮卑汗國:250萬平方公里(估算)

71、印度笈多帝國:230萬平方公里(估算)

72、安息帝國(也叫帕提亞帝國):229萬平方公里(BD)

73-1、東晉十六國後涼帝國(氐族):217萬(BD)

73-2、東晉十六國南涼帝國(鮮卑族):217萬(BD)

75-1、美洲印加帝國:200萬平方公里 (BD、WJ)

75-2、中亞喀喇汗國:200萬平方公里 (估算,和北宋差不多大,BD是137、WJ是300)

75-3、南北朝北魏帝國(鮮卑族):200萬平方公里 (BD)

75-4、中國南宋王朝:200萬平方公里(BD、WJ)

75-5、後突厥汗國:200萬平方公里(BD)

75-6、亞述帝國:200萬平方公里 (估算)

81、五代十國後唐帝國(沙陀族):195萬平方公里(BD)

82、五代十國後晉帝國(沙陀族):190萬平方公里 (估算,BD是92有問題)

83、東晉十六國西涼王朝:185萬平方公里(BD)

84、中國西周王朝:180萬平方公里(估算)

85、東南亞滿者伯夷帝國:162萬平方公里(BD)

86、五代十國後周王朝:152萬平方公里(BD)

87、三國孫吳王朝:145萬平方公里 (BD)

88-1、五代十國後漢帝國(沙陀族):140萬平方公里 (估算,BD是89有問題)

88-2、非洲桑海帝國:140萬平方公里(BD、WJ)

90、南北朝南陳王朝:133萬平方公里(BD)

91-1、查理曼法蘭克王國:120萬平方公里(WJ)

91-2、東晉十六國前涼帝國:120萬(BD)

93、波蘭立陶宛聯邦王國:116萬平方公里(BD是99、WJ是116)

94、三國蜀漢王朝:106萬平方公里 (BD)

95、古埃及帝國:105萬平方公里(BD)

96-1、東晉十六國後趙帝國(羯族):100萬(BD)

96-2、東晉十六國後秦帝國(羌族):100萬(BD)

98、東晉十六國後燕帝國(鮮卑族):80萬(BD)

99、東晉十六國前燕帝國(鮮卑族):79萬(BD)

100、党項族西夏國:77萬平方公里(BD)

101、白族大理國:72萬平方公里(BD)

102、荷蘭殖民帝國:70萬平方公里(估算)

103、奧匈帝國:68萬平方公里(BD、WJ)

104、神聖羅馬帝國:59萬平方公里 (BD,感覺BD寫的有點小,應該100萬左右)

105、赫梯帝國:54萬平方公里(估算)

106、東晉十六國胡夏帝國(匈奴族):46.8萬(BD)

107、東晉十六國成漢帝國(巴氐族):35.3萬(BD)

108、匈牙利王國:33萬平方公里(WJ)


無頭騎士Tomas


外國的就不說了,不是很瞭解。就說咋們中國的吧,所說的龐大要看從哪方面來講了,我們經常看電視不是大什麼帝國嗎,就比如大明王朝,大清帝國,大漢王朝等等,就連那彈丸之地小日本也口口聲聲稱自己為“大日本帝國”.那麼這個“大”到底體現在哪裡了?有的是體現在軍事上,有的是體現在經濟上面,還有的是體現在疆域面積上面。

那麼在我國曆史上疆域面積最大的應該是蒙古人統治下的元朝,其疆域面積達到了1327萬平方公里,曾經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人的鐵騎踏遍了整個的亞歐大陸,直達地中海海岸,可以說成吉思汗征服了整個亞歐大陸,所以說蒙古帝國算的上是一個龐大的帝國了吧,但是由於他們只知道一路征討,沒有完全對當地實行統一,由於戰線拉得太長,最後還是徒勞無功。

在經濟上最繁榮的時期應該要算北宋王朝了,當時北宋的首都汴梁可是世界上最繁榮的時期,火藥,印刷術等發明裡面的三項都出自北宋時期,真實叫富甲天下,但是他只是在經濟上富有,軍事上面非常的弱,以至於經常受到其他部落的侵犯,所以說就像是一個虛胖子樣富而不強。

如果說真正強大的王朝就得數我們的大唐王朝了,無論是經濟上,軍事上還是疆域面積上他都是最強大的,貞觀末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擊敗東突厥的入侵,唐高宗時期西突厥在此侵犯中原,唐高宗派大將薛仁貴出征,最終擊退了西突厥的進攻。當時的唐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先進因此得到了八方來潮萬國敬仰的局面,所以倫綜合實力大唐帝國算是最強盛最龐大的帝國了。


小程看歷史



1 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是在13世紀由蒙古乞顏部鐵木真建立的的政權。

包括中國元朝、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等,廣義的蒙古帝國還包括之後的北元和其他蒙古政權。 鐵木真於1206年在斡難河河源建立,尊汗號為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大蒙古國建立後屢次對外侵略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西遼、金國、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汗去世時,蒙古帝國已佔據包括漠北、華北、東北、西藏、西域、中亞、西亞、東歐等在內的遼闊地域。

1260年,蒙古帝國由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而走向分裂,蒙古帝國隨之解體。

1264年忽必烈奪得汗位後,原屬蒙古帝國的朮赤后王封地、察合臺后王封地、窩闊臺后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

分別成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後蒙古人建立的政權被西方統稱為“蒙古帝國”。

1271年,忽必烈依據漢法,建國號“大元”,自此蒙古帝國改稱為“大元大蒙古國”。

四大汗國直至1304年元成宗時期方才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元廷又在1310年元武宗時期與察合臺汗國瓜分了窩闊臺汗國,取得漠西領地。

後元順帝被明朝於1368年逐出漢地,元廷逃往漠北,史稱“北元”。北元亡於1402年,其後中國的明朝長期和漠北的韃靼、瓦刺、吐魯番等汗國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帝國漠南蒙古被清朝囊括。


2 大英帝國(英語:British Empire),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

一般認為,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佈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標誌著英國的崛起。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誌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一時期,被人們稱為“不列顛治世”。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大英帝國與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

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3 阿拉伯帝國(阿拉伯語: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中古時期時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

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

阿拉伯帝國曆經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兩個世襲王朝。

阿拉伯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裡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阿拉伯帝國為與當時世界大國唐帝國進行領土爭奪,集中全國發展軍事水平。710年,軍事實力大體趕上吐蕃。由於重視軍事而忽視經濟發展,導致農業發展落後,內部農民起義不斷。

怛羅斯之戰後,阿拉伯帝國無力東進。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達被大蒙古國的西征統帥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國滅亡。


邪惡的史萊姆


帝國有無數個,不打絲毫折扣的帝國也多如牛毛。這其中又是古代歷史上的,那也是很多。不過這其中再細找一下,還可以稱的上龐大的,我認為只有三個。

①大唐帝國

②阿拉伯帝國

③蒙古帝國



大唐帝國

大唐帝國能成為古代歷史上,龐大帝國之一。因為其國土面積大、民族眾多、世界上影響力大

唐朝國土西與阿拉伯帝國接壤。西南的印度也曾被王玄策征服一部分。南到越南,北面大敗突厥後的整個漠北。東到大海之濱。

唐朝時的民族有,東亞中原漢族及周邊少數民族。中亞有西域地方少數民族族群。南亞有印度地方少數民族族群。漠北有遊牧民族族群。

唐朝的影響力,因其高度發達的文明,使周邊所有國家都向其學習。東到日本、西到中亞、南到越南、北到漠北,莫不崇尚大唐的文化。絲路和海運的發達,使大唐的影響力也到達非洲和歐洲。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可以入選,因為其地域跨度長,民族眾多,世界影響力大。

阿拉伯帝國地域,西面是歐洲與非洲,的西海岸大西洋,東面與大唐帝國接壤。這裡包括歐洲部分與非洲的,地中海周邊土地。西亞和中亞的部分土地。

阿拉伯帝國的民族有,地中海岸周邊歐洲部分民族族群,地中海岸周邊非洲民族族群,西亞中亞民族族群。

阿拉伯帝國的影響力。西北到歐洲,西南到非洲,東到中亞地區。因商業發達也曾到達大唐。



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也是面積大,民族多,影響力大。

蒙古帝國在東亞到達東海,南到印度河越南,北到北冰洋,西面蒙古曾兵臨維也那。

蒙古帝國的民族包括亞洲絕大部分民族。歐洲部分族群。可渭是民族眾多。

影響力從亞洲的最東部一直到東歐與埃及。被有些學者認為蒙古人的征服,是第一次有世界史。



綜上所述我認為,大唐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可以稱的上是,古代歷史上的龐大帝國。



林子說歷史


歷史上的大帝國有很多,這些帝國都有各自的特點,有的勝在歷史悠久,有的勝在幅員遼闊,有的以璀璨文化著稱,有的以窮兵黷武聞名,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題主的問題太籠統了,難以詳述,所以我的回答只是列舉其中一個方面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觀點,與朋友們共同探討。

我想說的是對於當今的世界具有巨大影響的歷史上的大帝國都有哪些。

首先就是“大英帝國”16世紀末都鐸王朝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大英帝國開啟了雄霸世界三百年的日不落帝國開端,1688年光榮革命後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國體,資本主義制度的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18世紀中頁工業革命發生於英格蘭又給這個國家注入了巨大的生產力。帝國的商船和皇家海軍的艦隊縱橫四大洋尋找商機和佔領殖民地。1815年擊敗拿破崙法國後,更是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一個世紀。20世紀初大英帝國達到了巔峰,它擁有4.13億人口,約35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遍佈七大洲四大洋,總面積佔世界的四分之一。

在現今社會中,大英帝國雖已風光不再,但仍然舉足輕重,從它分離出來的同文同種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與英國一起組成的宗旨為維護盎格魯.撒克遜人利益的五眼聯盟,其中美國又是替代英國之後的世界第一強國,主導世界無人企及。當今世界被人廣泛接受的意識形態、政治理念、民主法治,貿易規則,航海法則,大多數體育項目,甚至火車軌距都起源於英國,至今它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可以說它的影響力是無處不在的。

其次是“西班牙帝國”西班牙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世界性大帝國,也是第一代日不落帝國。它對於今天世界最大的影響就是偉大的地理大發現。

16世紀中頁,世界航海先驅西班牙發現新大陸並實現環航全球,開啟了西方列強徵服、殖民並主導世界的先河。從那時開始西方白種人的鐵蹄逐步踏遍了每一處他們覬覦的土地,西方文明隨著殖民者的槍炮一起主導了世界直到今天。16~17世紀西班牙無敵艦隊橫行大洋,哈布斯堡王朝的旗幟飄揚在南北美洲、北非和東亞,古老的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都被無情的殖民者滅掉了,在亞洲它還統治了菲律賓群島和西太第二島鏈。雖然在17世紀中頁以後西班牙帝國就開始沒落了,但是它到今天還在影響著世界,從美國和墨西哥的分界線往南的整個拉丁美洲除了巴西以外通用西班牙語,這是它留給世界的遺產,拋開這個不說,只一個地理大發現就夠它傲世全球了。

還有“泛伊斯蘭帝國”這主要是指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薩珊王朝以後時期)。

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並建立阿拉伯帝國,宗教給了這個帝國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阿拉伯人在真主安拉的感召下東征西討,領土極盛之時橫跨亞非歐三大洲。642年帝國軍隊攻破波斯薩珊,旋即使其伊斯蘭化,4大哈里發時期帝國的疆界得到了極大地地擴張,東起蔥嶺,西到西班牙,北至高加索,南到大海和整個北非,在它所有徵服的土地上,伊斯蘭教得到廣泛地傳播。1258年蒙古帝國西征的大軍攻陷阿拉伯帝國的都城巴格達,阿拉伯帝國至此完結。

41年以後,突厥人在安納托利亞興起建立了奧斯曼帝國,繼承併發揚了阿拉伯帝國未竟的事業,就是將伊斯蘭教傳播到各方。1453年土耳其人攻克君士但丁堡,傳承千年的東羅馬帝國滅亡,至此基督教的勢力退出亞洲。1517年土耳其人征服埃及染指非洲,1529年帝國大軍攻佔匈牙利圍困維也納,觸角到達歐洲腹地,奧斯曼帝國勢力極盛時幅員達到550萬平方公里。盛極而衰歷史必然,1922年積貧積弱的奧斯曼帝國瓦解,接替它的是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國。

古老的波斯帝國在薩珊王朝末期被阿拉伯帝國征服,阿拉伯人給他們帶來了伊斯蘭教。1260年蒙古旭烈兀的西征軍征服波斯建立伊爾汗國,一百二十年以後又改朝換代變成帖木兒帝國,以後你方唱罷我登場直到巴列維王朝,外來的統治者都沒能改變波斯人的宗教信仰,直到1979年王朝結束。至今伊朗依舊是穆斯林什葉派的世界領袖。

縱觀這三個泛伊斯蘭帝國留給今天世界最大的影響就是宗教,整個中東除也色列、北非、中亞,南亞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東南亞的馬來、印尼和文萊都是穆斯林國家。世界上傳播速度最快,信仰人群最多的伊斯蘭教就是這三個帝國留給今天人們的遺產。

最後談一下我們自己,中華帝國悠久的歷史和偉大的文化感染力不用贅言,我們的文明是世界所有古老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並傳承至今的,只是我們的影響力並不是世界性的,我們的儒家文化影響並沒有走出亞洲,而只侷限在東亞、東北亞和東南亞,但是我們相信隨著國家的進步和民眾的努力,我們的國家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我們的文化走出亞洲影響全世界是可以期盼的。

法國的啟蒙運動和人文主義,自由、平等、博愛深刻地影響了全世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巨大的歷史遺產,因為它砸碎了禁錮人民的精神枷鎖,建立和完善了健全的人類品格,構建起了現代文明社會的理論基礎,其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只是題主的問題是歷史上的帝國,因為這些成就主要事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而不是法蘭西帝國時期,所以按嚴謹的算法不與採納。

附帶講據說古代的大韓帝國豐功偉績不少,什麼開人類先河、播文明於世界、開天闢地檀君造人什麼的,可惜我在史書上沒找著,希望有知道的朋友不吝賜教,謝謝。


經歷過七十年代


古代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中國的秦丶兩漢丶隋丶唐丶元丶明等朝代。世界上有古埃及國丶迦太基帝國丶、巴比倫帝國丶古亞述國丶羅馬帝國丶亞歷山大帝國、拜占庭帝國丶馬其頓帝國丶以色列猶太國、阿拉伯帝國丶沙皇俄國丶奧斯曼帝國丶孔雀帝國、波斯帝國丶西班牙帝國丶葡萄牙帝國丶大英帝國等等。


趙永志67


現在帝國一般是指領土遼闊,統治民族眾多,擁有持續傳統的強大君主制政體國家,其統治者在漢語中通常稱為皇帝或女皇,或依其傳統有不同稱呼。帝國通常是由兼併一系列小型的王國之後形成。人類史上第一個帝國為阿卡德帝國。

下面就一起走進歷史,瞭解那些強極一時的十大帝國吧(排名不分先後)。

一、德意志第三帝國

拋開正義不談,一個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經歷經濟危機的摧殘。在幾年內迅速崛起,閃電戰翻開軍事史的新一頁,北歐巴爾幹半島在幾周內淪陷,法國在半個月內滅亡,英國在不列顛空戰中體無完膚,北非只剩下兩個基地,蘇聯損失了兩千萬人,納粹德國直到現在仍令人感到不安。

納粹德國是指於1933年至1945年期間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領導的納粹黨(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所統治的德國。納粹德國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1933年至1939年使用的第三帝國和1939年至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國。

“第三帝國”一詞指的是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第一帝國”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1871–1918)“第二帝國”的德國。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起國。在阿道夫·希特勒的統治下,德國被改造成了一個幾乎國內的一切事物都由國家控制的極權主義國家。

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在1938年與1939年被納粹德國吞併,其中捷克被直接吞併,斯洛伐克獲得獨立,但是獨立後的斯洛伐克共和國等同於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1939年9月,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至1940年,納粹德國及其盟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其中包括法國。其佔領區內“不受歡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斷受到迫害。

1941年,納粹德國對蘇聯宣戰,發動蘇德戰爭,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1941年12月,德國的盟友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捲入了戰爭。在1943年遭到一連串的失敗後,戰爭的天平開始向另一方傾斜。德國城市遭到盟軍大規模、有規律地轟炸,而隨著戰爭的進行,德軍也面臨著資源短缺問題。

1945年初,西方盟國自西向東,而蘇聯則自東向西不斷推進。4月,蘇軍攻入柏林,希特勒自殺。5月,德國投降,納粹德國宣告正式滅亡。

二、蒙古帝國

蒙古騎兵,天下無雙,成吉思汗的軍事思想已遠遠超出了那個時代,從鄂嫩河畔起家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在一百年的時間裡,征服了整個亞洲,半個歐洲,蒙古人在多瑙河洗刷自己的戰馬,在近代史上無比囂張的俄羅斯人,要年年向蒙古人進貢,接受羞辱。

元朝的疆域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成吉思汗和他的帝國的餘威至今仍震懾著這個世界的人。

蒙古帝國(1206年~1259年),是歷史上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是大蒙古國擴張的結果,東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鼎盛時達匈牙利),南至南海。

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時期,面積約2400萬平方公里,此前有一說蒙古帝國征服的領土面積達4400萬平方公里,該說法已被證明系繆傳,蓋全亞洲面積總和,亦不過4457.9萬平方公里。

自蒙哥汗去世後,帝國分裂成元朝和四個各自為政的汗國,互不統屬,甚至互相之間大相征伐,已經不能算作現代意義上的一個帝國(或聯邦、邦聯)。

三、法蘭西第一帝國

一個經歷了十餘年動亂的國家,面對著英俄奧普幾乎是整個歐洲的力量,拿破崙以其天才的軍事才能打敗了兩次反法同盟,法蘭西雄師在整個歐洲咆哮,雖然最後滑鐵盧、萊比錫兩次失敗,但拿破崙在軍事史上已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法蘭西第一帝國是拿破崙建立的一個君主制度國家,又被稱拿破崙帝國,在19世紀的歐洲影響甚大。

1804年5月拿破崙稱帝,1804年12月加冕,成為法國人民的皇帝,結束法國執政府的統治。第一帝國在對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勝利,擊敗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葡萄牙等國,其中包括奧斯特里茨戰役(1805年)及弗裡德蘭戰役(1807年)等。歐洲戰爭於1807年7月,《蒂爾西特條約》的簽訂下結束。

法國對外的一連串戰爭被稱為拿破崙戰爭,把法國的影響力擴至整個西歐及波蘭。

1814年4月拿破崙第一次退位,後一度復位;1815年6月再次退位,第一帝國告終。

四、唐朝

一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全面昌盛的王朝,一個當時世界上唯一的中心,形成了世界聞名的中華文化圈,全世界都要學習的國度。在唐朝以後,西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在地中海一帶所向無敵,不要忘了,土耳其民族即突厥族是被唐朝打敗無法容身才西遷到西亞的。

唐朝(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繼隋朝之後的強盛的朝代。共歷274年(包括武周則為是289年),20位皇帝。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今西安),並且設東都洛陽,武周時期洛陽神都,北都太原等陪都 。627年,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後,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並號其“神都”,705年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政治清明,經濟發達,軍事強大,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天寶年間,全國人口達8000萬之多。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趨衰落。904年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從此中國了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承襲隋朝,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併成“隋唐”。

唐朝是當時世界的強國,聲譽遠及海外,與南亞、西亞和歐洲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唐朝文化兼容幷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了開放的國際文化 。唐詩、科技、文化藝術極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還調度漠北地區的突厥諸部軍隊攻打西突厥、高句麗。並且讓南詔、高昌、龜茲、粟特、吐蕃、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

唐朝是秦漢、隋朝以來,第一個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

五、西漢

一個可以和唐朝比肩的王朝,漢唐文明是中華最燦爛的文明,先進的封建制度使西漢遠遠先進於其他國家,漢武帝時,西漢徹底擊敗了匈奴,匈奴西竄至歐洲,把歐洲聯軍打的潰不成軍。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稱前漢,與東漢(後漢)合稱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第二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有14個皇帝,歷經211年。

秦朝滅亡後,經過楚漢之爭,劉邦獲勝。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史稱西漢,定都長安。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又實行了輕徭薄賦的政策,社會經濟穩步發展,農業、手工業及商業領域均取得明顯進步,史稱休養生息,出現了文景之治的景象。

漢武帝時期又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中央集權,推行“推恩令”、“中朝”制、鹽鐵官營等。首次確立了儒家思想,使其成為中華帝國的主流思想。對外開疆拓土,首次開拓了北絕大漠、西愈蔥嶺、南至大海、東並朝鮮的遼闊疆域,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在征討匈奴的同時還開闢了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了對外交往。

漢昭帝時期又加強了西南和西域的控制,漢宣帝時大破匈奴,匈奴向漢稱臣,建立了西域都護府,西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武昭宣盛世。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呼屠吾斯,標誌漢匈戰爭結束。

公元9年,王莽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新,史稱“新莽”,西漢滅亡。

西漢時期使中國人和漢人劃上了等號。同時也是中華帝國的的黃金時代,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社會經濟、文化全面發展,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文學、史學、藝術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影響深遠。出土文物豐富,顯示出“漢並天下”,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對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和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六、亞歷山大帝國

馬其頓民族從巴爾幹北方呼嘯而來,打敗了稱雄地中海的希臘聯軍,亞歷山大揮軍南下,以數萬軍隊打敗了埃及波斯,成為第一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雖然亞歷山大早逝后帝國解體,但卻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第一次融合。

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

馬其頓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時候征服了整個希臘,其子亞歷山大後來整合了希臘的力量開始東征,建立了”曇花一現“的亞歷山大帝國。腓力二世最終征服希臘的時間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臘聯盟”,即“科林斯聯盟”。

亞歷山大帝國版圖包括今天的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約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小部分,以及帕米爾高原西部的部分地區。

七、羅馬帝國

強大的奴隸制政權,七十餘年的征戰使地中海成為羅馬人的內湖,在地中海一帶所向無敵,雖然曾被匈奴擊敗,但確實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強大帝國。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並未公開實行帝制,而是對外宣稱恢復共和制,自己只不過是共和國第一公民,元老院的首席元老(即元首,這也是元首制的來源)但實際已然成為獨裁統治者,稱奧古斯都(意為“神聖的”、“高貴的”)來稱讚自己的功績,意在神話自己。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193年~476年)兩個階段。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全盛。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

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裡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國,至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正式分為兩部分(395年)。西部在內憂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西羅馬帝國滅亡。而東部帝國直到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史學家多稱其為東羅馬帝國或拜佔廷帝國。

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由原本共和時代進入帝國時代之後的一個階段,理論上是仍維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實際上是大權移交給皇帝獨攬的政體。雖然最初幾位皇帝都並沒有正式稱帝,但是實際上已經具備帝制的特點,所以整個政府可以說是由皇帝領導而運作。羅馬帝國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扶菻。

羅馬帝國可以用來表示所有在羅馬統治之下的土地。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地跨三洲將地中海為自己內陸海的超級大帝國。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八、阿拉伯帝國

真主和古蘭經使阿拉伯人無所畏懼,幾番征戰使中亞西亞北非和伊比利亞半島成為伊斯蘭的世界,阿拉伯人使東西文化相交融,吸收了古埃及波斯巴比侖的文明,創造了絢麗多采的阿拉伯文明。

阿拉伯帝國(632—1258),來自於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哈里發王朝,中國史書稱之為大食,西方史籍稱之為薩拉森帝國,面積最大時達到了1340萬平方公里,是人類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

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復興阿拉比亞自古以來的一神教伊斯蘭教,自稱是阿拉伯和猶太人祖先的,亞伯拉罕宗教的繼承者。穆罕默德宣揚把富人的部分財富分給窮人,吸引了不富裕的普通人,但激怒了那些有錢有勢的麥加貴族。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麥地那,在那裡他獲得了更多人的支持,這一年也成為伊斯蘭教教曆紀年的元年。

先知(穆罕默德)遵循亞伯拉罕的遺教傳播伊斯蘭教。到他逝世時(632年),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出現於阿拉伯半島,之後阿拉伯人開始在“聖戰”旗幟下對外擴張,佔領西亞、北非、中亞和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地區以及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地區(今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帶)的廣大地區,形成龐大的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封建軍事大帝國。帝國統治者稱哈里發,集政治、宗教大權於一身。

9世紀中期起衰落,哈里發大權旁落。1258年被興起於東亞大陸北部草原上的蒙古人所滅。阿拉伯帝國前後共存在628年。

九、奧斯曼帝國

一個西遷的民族成了西亞的主人,戰爭和殺戮使他們控制了廣大的土地,東西方交流從此中斷,直接促成了新航路的開闢,世界進入了新的時代。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亞內陸地區,後遷至小亞細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和屬地,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北蘇丹與也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奧斯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但奧斯曼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國家的衝擊,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奧斯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歐洲列強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十、俄羅斯帝國

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羅斯人逐漸開化,擁有了比他周邊民族先進的文明和更強大的實力,俄羅斯人的野心使他們不斷擴張,波蘭、瑞典、土爾其、阿富汗、中國相繼被北極熊的熊掌掃中,不過在與真正的列強交手中,俄羅斯卻一直慘不忍睹,克里米亞戰爭一戰都使俄軍大量傷亡,國力大輻下降,直至被無產階級推翻。

1613年,開創羅曼諾夫王朝。1721年,彼得大帝與瑞典王國進行北方戰爭勝利,俄羅斯參政院授予俄國沙皇“俄羅斯皇帝”頭銜,俄國成為正式意義上帝國。後領土不斷擴張成為全球帝國,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全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2300萬平方公里,‘西部包括芬蘭、波蘭,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羅馬尼亞接壤。南部與穆斯林世界的奧斯曼帝國、波斯、阿富汗和儒家世界的中國、朝鮮接壤。東部包括現今美國的阿拉斯加一帶,與日本隔海相望。

1914年8月,俄羅斯帝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在1917年爆發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宣佈沙皇俄國滅亡,臨時政府建立,這個政府很快被共產主義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推翻,建立蘇聯。











歷史作者


秦朝,漢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

羅馬帝國,英帝國,美帝國,法蘭西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沙皇俄國。

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莫臥兒帝國。

印加帝國。


奧蝶72890456


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荷蘭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波斯帝國、拜占庭帝國、帖木兒帝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帝國)、阿提拉帝國(匈奴帝國)、蒙古帝國、亞述帝國、中華帝國、德意志帝國、日本帝國。


王超行俠仗義


羅馬帝國,蒙古帝國,俄羅斯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大英帝國,大漢王朝,拜占庭帝國,波斯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