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會迷路嗎?蜜蜂迷路後會發生什麼?

心我在人就在


當大多數人想到蜜蜂時,他們會想象在蜂巢周圍成群結隊的黃色和黑色的小昆蟲,在日常往返中吸吮花蜜併為花朵授粉。 但是,蜂巢不會永遠存在,而且蜜蜂的導航系統遠非完美,蜜蜂會迷路嗎?當蜜蜂迷路時會發生什麼? 迷路的蜂蜜是孤獨的生活和孤獨的死亡,還是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為了正確地探究這個問題,蜜蜂還有其他一些特徵,以及一些令人驚訝的事實,可能會很有啟發性。

蜜蜂會迷路嗎?

當我們想到蜜蜂時,我們常常認為蜜蜂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並且不會有迷路的危險。離開殖民地尋找花粉和花蜜的蜜蜂是工蜂,這些工蜂為雌性,負責蜂巢中的大部分工作。 在一個蜜蜂的平均殖民地中,可能會有20,000-80,000只工蜂,幾百只雄蜂和一隻蜂王。 雄性蜜蜂除了與未受精的女王交配外,沒有責任,也沒有刺,它們通常也不離開蜂巢或殖民地。

  • 圖注:雌工蜂的壽命很短。

雌性工蜂是您在花園中遇到地飛來飛去嗡嗡作響的類型,在蜂群外生存是至關重要的。它們的平均壽命只有兩個月,前兩個星期是在蜂箱內工作,所以一旦離開蜂箱,它們就不想在迷路過程中浪費時間。

幸運的是,蜜蜂有一種非凡的導航方式,可以令自己不會迷路,其中包括將太陽作為固定點並相對於太陽保持一定角度。 覓食時,蜜蜂會找到食物的來源,然後直線返回蜂箱,在蜂巢中進行簡短而有啟發性的舞蹈,告訴其他蜜蜂在哪裡可以找到食物。

專家們還不確定,當一年中太陽的移動和位置發生變化時,蜜蜂如何通過太陽進行交流,但他們認為,這與頭頂上的單眼有一定關係,它們可以以某種方式實現 計算向量和位置信息,類似於我們手機上的GPS地圖。 這與它們周圍環境的驚人準確心理地圖相結合,這些地圖是在它們最初幾次離開殖民地後形成的。總之,這些通常足以防止蜜蜂在"他們的地盤"上迷路。

  • 圖注:密封頭上的單眼具有導航功能。

但是,如果將蜜蜂從正常環境中帶走(例如,蜜蜂被困在您的汽車中並在200公里之外,然後讓它離開車輛),或者蜜蜂的蜂巢被完全破壞(例如,風暴,自然災害,人類活動) ,蜜蜂將不得不想辦法生存。 如果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者找不到蜂巢,那蜜蜂怎麼辦?

蜜蜂可以在蜂巢外生存嗎?

首先,只有大約10%的蜜蜂生活在定型的蜂群和蜂箱中。世界上絕大多數蜜蜂被稱為“獨居蜂”,它們與同種其他獨居蜂單獨或在很小的公共環境中生活。與定居的蜜蜂一樣,全球有20,000至30,000種孤獨的蜜蜂,它們在授粉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們的識別度不同(也許是由於缺少蜂蜜!) 。

  • 圖注:獨居蜂

因此,從根本上講,蜜蜂當然可以在蜂巢環境之外生存,但是對於蜜蜂(定居的蜜蜂)來說,為女王服務是它們的職責!如果蜜蜂失去了它的蜂巢,或者被很大的地理距離隔開而又沒有返回的機會,那麼它們很有可能會嘗試進入另一個蜂巢。在這一點上,完全取決於所涉及的蜜蜂類型,蜂巢的健康狀況,外來蜂是否將花蜜和花粉帶入蜂巢中,以及它們是否被大量的信息素浸沒。

有一種現象稱為“蜜蜂漂移”,當蜂箱在地理上彼此靠近時(例如在蜂房中),這種現象尤為常見。基本上,每個蜂巢都是唯一的,並且該蜂巢中的每隻蜜蜂都帶有化學簽名。如果新殖民地的守衛蜂允許,可以允許其他殖民地的“漂流者”進入。

約有10%的成年蜂充當蜂巢的守衛者,檢查任何外來訪客的到來,並驅趕它們或允許它們進入蜂巢。 如果守衛者識別出化學簽名,或者如果蜜蜂來自相關的殖民地,則可以允許它們進入蜂巢。

  • 圖注:守衛蜂,負責檢查任何外來訪客的到來,並驅趕它們或允許它們進入蜂巢。

如果完全外來的蜜蜂或另一種昆蟲(如黃蜂)試圖進入,則如果持續存在,它們很可能會被趕走或殺死。 此外,“襲擊”蜜蜂與“流浪者/移民”不同,因為它們只是為了偷蜂蜜而試圖進入。守衛蜂也將抵禦這些入侵者。 有趣的是,在資源充裕的時候,即使它們不是同伴或親密的親戚,護衛蜂也更可能接納外來蜂。如果蜜蜂願意為蜂巢做出貢獻而不願意竊取資源,則可以允許他們留下。

如果一個蜂巢被完全破壞,這意味著蜂王和所有幼蟲都丟失了,那麼就無法重新啟動並拯救它的殖民地。在部分被破壞的蜂箱中,或者在死去的蜂王的情況下,可以插入新的蜂王,雄峰和工蜂將再次團結起來。

  • 圖注:蜂王

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嘗試加入另一個殖民地是蜜蜂的唯一選擇,否則蜜蜂將被剝奪食物,並可能餓死。 流浪蜜蜂可能會很幸運並被另一個殖民地接受,但是在正式研究中,只有約30%的外來蜜蜂通過這些嚴格的邊界被接受!

如果您看到一隻蜜蜂懶洋洋地在午餐桌上嗡嗡作響,那就順其自然吧! 這些關鍵的傳粉者受到了各方的攻擊,它們的生活已經足夠艱難。 另外,不要以為您看到的每隻蜜蜂都屬於附近某個地方的蜂巢。 蜜蜂很可能過著自己的孤獨生活,但仍在做重要的授粉工作。 如果恰好是蜜蜂在尋找新的殖民地,那麼您所能做的就是祝它好運,並希望它被熱情好客新蜂巢接納!


科技領航人


蜜蜂能飛到一二千米以外的地方採蜜後,又飛回而不迷失方向。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蜜蜂頭部生有複眼。複眼約由6300只小眼組成,每隻小眼裡有8個成輻射狀排列的感光細胞,蜜蜂就靠這些小眼感受偏正光導航,所以不會迷失方向。所謂偏正光,就是隻在某個方向振動,或者某個方向的振動佔優勢的光。天空中任何一點偏正光的方向,都垂直於太陽、觀察者和這一點組成的平面,根據天空偏正光的圖形可確定太陽的位置。

世界上迷路的不僅僅是人類。科學家發現,“老年”蜜蜂由於行動趨於遲滯,在尋找新家時也會出現困難。蜜蜂一向以方向感優秀著稱,它們在院裡蜂窩很遠的花朵上採蜜後,還能夠“跋山涉水”地回到家。但是亞利桑那州里大學和挪威生命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重新安家蜜蜂們會隨年齡增加使得他們忘卻“老家”地址的能力受到損害。

為了測試出蜜蜂能在何時適應新家地址,研究者們關閉蜜蜂“老家”,並訓練它們識別“新家”。有成年和老年蜜蜂的小組得到了幾天識別“新家”、忘卻“老家”的訓練。隨後科學家拆除“新家”,讓不同年齡的蜜蜂們在三個“家庭住址”裡選擇,這裡面就有它們的“老家”地址。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研究結果提供了為個體間大腦機制易變性建模及相關理解的新方法,而大腦機制易變性是指,一些個體記憶力保存完好,而另外一些個體的學習行為會隨年齡變得遲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