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鄉還有這樣的房子嗎?

空木小宅11


提主圖片上的房子是農村的舊房子,土壞牆房子在農村這樣的房子已經不多見了。我們家鄉在2016年土牆房還是有很多的,這幾年老家扶貧,很多人都修了新房,框架結構,預製板房,土牆房越來越少了。

從2016年開始,政府開始對農村自建房有政策優惠,普通人家補8000一個人,精準扶貧對象補助2500一個人。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家鄉開始大量翻修自家宅基地的土牆房,僅三年時間,現在農村已經大變樣。從土牆房變為預製板房,有些人還在自家宅基地修了別墅。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農村,公路,自來水,天然氣,光纖這些城市才有的,現在已經走進農村,以前農村的土牆房,變為漂亮的新房,農村低矮的破房現在幾乎看不到了。但和城市還是有很大的差巨,農村無論怎麼發展,和城市始終比不了。

國家對農村開始重視了,以後肯定是農村的天下。





80後農村人小丁



這是我家的房子,我今年秋收的時候拍的,大概是1993年建成的,距離現在已經有26年了。

記得當時,為了蓋這個房子,家裡面,自己用泥切的磚頭塊,還建了家庭式的磚窯,自己拉著磚塊,放裡面燒的。

回想起來,哪個時候,真的很辛苦。建個房子,幾乎什麼都是自己人一點一點的蓋起來的,磚頭與磚頭間是泥土的口,表面才捨得花點錢,買水泥泥口的。

現在這個房子,屋內有多道裂紋,碰見大雨的時候,不漏雨,但是屋裡很潮溼的。


農村張三


這樣的房子在農村老家應該隨處可見吧,尤其貧窮一點的地區,或者偏遠山區。



我老家太行山區的,四周都是山,20年前左右好多人搬出去了,沒搬出去的一些老年人仍然生活在山上。很多地方都是兩層的石頭瓦房,當時比較貧窮,再加上很多房子都建在了半山腰,運輸也不方便,因而就地取材,直接用石材蓋起了房子,冬暖夏涼。即便現在條件改善了,不愁吃不愁穿的,以往的觀念很難改變,依然住在以前的石頭瓦房裡。在當地人看來很正常的居住環境,大城市來的人,或者從來沒接觸過這種生活環境的人,肯定住不習慣,或者會感到驚訝,甚至會認為這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這是秋天一位老大娘,提著用荊條編制的籃子,從自己家裡出來,準備到地裡幹農活去。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她家牆是石頭砌起來的。



這是秋天玉米收回來,一般晚上會抽空把皮撕開,然後一點一點掛牆上去。這都是石頭房子,所以承重還是沒問題的,就連院子都是石頭鋪成的。


這是我們那的小學學校,學校也是石頭蓋好的,然後牆縫是用沙子石灰填平的,或者有的乾脆直接用紅土,因為紅土粘性好。一般到夏天下雨,下大的話,教室裡水直接都灌進來了,記得校長在二樓辦公,每逢下雨,外邊下大雨,裡邊下小雨。

不過環境還是很不錯的,可以稱得上天然氧吧,春天鳥語花香,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碩果累累,冬天格外靜謐。過煩了城市的喧囂,抽空可以感受一下這遠離世俗的山村生活!


Mr禮哥


我這樣的房子在我們村裡是沒有了,在3年前都拆完了重新蓋房子了,而且幾乎都是蓋的倆層半的小別墅。

早十年前年輕的都出去打工,然後差不多又回來把房子重新蓋了。在農村當然也有困難戶,但是國家政策好呀,困難戶可以有好幾萬的無息貸款,所以都重新蓋完了。



雲南啊哥


我老家屬於山區型的村子,房子大多都是20多年前建的,好多年輕的人都買到市裡或鎮區住了,大多都是上歲數的一直守著這裡,山裡空氣好,有零散的山地種,清靜,這也許是他們喜歡留守在這裡的原因吧,畢竟故鄉是人們永遠難捨的留戀!




張東拍攝


我們老家還真的有,不過也是少數了。大部分家庭都是幾層的平房。畢竟現在出來打工多少都能賺點錢存點補補家用再正常不過了,對於少數幾戶這樣的家庭要麼就是搬家了沒人住又或者是真的不知道出來賺錢養家的。畢竟農村老一輩很多人都沒有讀過書沒有文化水平怕出來有麻煩,這樣一來天天呆在家裡收入肯定不比出去外面上班掙得多,說實話在農村不出來能養活全家裡的人都不錯了真的。





小農侃球


這樣的房子已經很少了,前幾年還有,但是美麗鄉村後,基本上該拆的也拆了,這樣的房子,有挺多的回憶的,小時候會去掏蜜蜂,那些不成群結隊的蜜蜂就喜歡飛進那些縫隙,我們拿個小瓶子堵住縫隙,用小樹枝掏裡面,不久後蜜蜂就會飛出來跑進瓶子裡,總覺得好玩,其實抓來也沒什麼用,也許小時候以為一隻蜜蜂就可以產蜂蜜吧,傻傻分不清。

不過記憶中應該最後蜜蜂都是從瓶子裡跑出去了吧,而且被蜜蜂蟄的是真疼。


silver徐


前幾年跟我老公回老家,他家村裡的老房子就是這樣的,還沒你這個大呢,就只有一間房。村裡還有不少人,有的住的就還是這種房呢。這麼一看我公公真是挺不容易的,從這麼窮的村裡出來,如今在北京有好幾套房,兒女都成家了,工作也都挺不錯。


虹虹🥕


有,但是現在老家的人都想證明自己賺錢了於是現在一賺到錢就回來蓋樓和各種各樣的翻新,我姥姥家的房子跟作者的差不多不過還是翻新了,不過一些老宅跟這還是一樣的,現在偶爾回家都喜歡去這些老宅子逛逛因為還存留著童年的回憶,和自己長大的見證,關於翻新跟翻蓋這個問題各抒己見,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主要還是看個人的想法吧,不過這真的是一種回憶呀,每次回去,心情都是五味成雜的,開心回憶各種感覺揉捏到一起,但毋庸置疑的是老家還是散發著讓人安心的氣息……


弋沫灬


我的家鄉還有這樣的房子,但是越來越少了,相信很多朋友都是這樣認為的。

小的時候,村裡都是這樣的房子,家家戶戶都有,那個時候,總是喜歡跟在父母身後挨家挨戶的串門,沒見過什麼大的世面,認為這樣的房子很好。喜歡在房子門口的樹上摘槐花吃,喜歡在房子的門樑上拴根繩盪鞦韆,喜歡看著牆上勃勃生機的絲瓜藤蔓,喜歡聽門口的大人們的家長裡短。

漸漸的,周圍的人或不斷的老去,或外出打工長年不回家,或離開了我們而遠去。而我們也不斷長大,進了城,見了世面,突然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外面的房子很漂亮,回老家的時間和次數也越來越少了,偶爾回去一兩次,發現慢慢的,慢慢的,一切都悄無聲息的改變了,失去了童年的那個樣子。

工作後,面對外面競爭激烈的環境,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鬆,偶爾的午休之後的清閒或是深夜未眠的寧靜,想起自己老家的房子,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回去的次數越來越少,對家鄉房子的印象卻沒有模糊,因為童年的回憶不會消失,正是因為身處外面的世界,才更加懂得了老家的房子的重要意義。不僅僅是房子,還是一種寄託,更是一種情懷。那種能讓自己內心平靜的情懷,讓自己在波濤洶湧的外面尋找片刻寧靜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