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薩:因緣,一切都是暫時的

1.為什麼我在這裡?我是怎麼成為現在的我的?為什麼我對某些人和事物有強烈的好惡,而對其他的人和事物卻漠不關心?為什麼我是中國人而不是阿拉伯人,為什麼我選擇出生在北京而不是摩洛哥?為什麼我甚至有“心”?總之,佛教怎麼解釋,為什麼事物是現在這個樣子?

佛教認為,我們以這樣的形態存在,事物以這樣的形式呈現,是因為數以億計的因和緣,每個因緣又有其自己數以億計的因和緣。所以即便我們誕生在同樣的家庭和環境中,也會有數以億計不同的因和緣,使得一些人害怕蜘蛛,可把龍蝦腿塞進嘴裡時卻沒有任何不安;使得一些人看到鮮血就眩暈,卻愛吃生魚片。

但是有一個因我必須單獨強調,那就是我們的心識。這是最大的一個因。如果沒有心識,就不會有生命來體驗其他因帶來的負擔與快樂。

2.仁波切,有些相信萬能力量的人對佛教中因果與緣起的概念持懷疑態度,您對此有何看法?

對於相信存在一種萬能力量的人而言,萬能力量本身就是因緣——雖然在究竟意義上,那可能是他們相信的唯一的因緣。當然,在相對意義上,我不認為他們的意思是,當煮蛋的時候,在煮蛋這件事中存在一個上帝或萬能力量,如果他們真的認為是那樣的話,他們只需要向上帝祈禱雞蛋被煮熟就可以了,就不需要加水、點燃氣,或者創造其他煮蛋的因和緣。

不管怎樣,不同的人會信仰不同的對象,他們各有自己正當的理由。不同的人也會對其他人的信仰抱有懷疑,他們也有自己正當的理由。對於佛教徒來講,相信萬能力量是一切事物發生的因,這種觀點是非常可疑的。佛教徒不願意認為萬能力量在背後操縱一切,因為佛教徒會想,如果萬能力量有那樣的能力,那麼他一定也有慈悲。為什麼他還讓我們痛苦?他不是慈悲的嗎?因為有能力,他應該解決所有的問題,而不應該坐視我們的痛苦。所以佛教徒更願意相信,萬能力量不是導致一切的終極的因,事物的出現與消失是由於無數的因和緣。

對一個佛教徒而言,萬能力量的創造者是人自己的心識—— 就是前面我提到的這個心識。因為我們的心識相信萬能的力量創造了我們,於是我們認為上帝存在。所以其實是我們創造了上帝,然後再把創造我們這件事歸功於他。

宗薩:因緣,一切都是暫時的

3.沒有宗教信仰或者崇尚物質主義的人也不相信佛教中因果和緣起的概念,您對此有何看法?

沒有宗教信仰或者崇尚物質主義的人並不是不相信因緣,只是他們對於因緣的理解有限,因而只相信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因緣。他們不能接受全部的因緣,那是小小的心識難以測度、想象不到,也夠不著的。換句話說,他們或許能理解經歷了家庭悲劇的兒童為什麼長大後會變得抑鬱,但他們不會去想這個人最初為何選擇出生在那樣的家庭。

再比如,父母送孩子去上最好的中學或大學,希望最後孩子能找份好工作。父母們相信自己已經盡一切可能來創造有利條件—— 有利的因緣,但很多時候,孩子依然沒能找到好工作,或者第一天上班就被診斷出胰腺癌。父母或許會認為這很不公平,他們會痛苦,會怪罪他人,或許還會變得憤怒,儘管自己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憤怒。這說明他們忘掉了隱性的因和緣,那些因緣可能是在過去世中累積的。

所以,僅僅片面地而不是完整地理解因緣,使得人們陷入各種各樣的希望與恐懼之中,並最終引向痛苦與悲傷。

我有個澳大利亞朋友,她是位堅定的女同性戀者,也是女權主義者,個性鮮明,思想活躍。有一次她來不丹看我,在那裡我有位侍者,是個年輕羞澀的不丹男孩,他很少和別人交往,從來都不外向,當然不是討女孩子喜歡的男生。那時候我旅行在外,回到不丹以後卻找不到那位侍者,因為他和這位女同性戀者成了情侶。幾個月之後,她甚至懷了他的孩子。漸漸地,她的髮型、香水、穿著打扮等都從以前簡練的男孩子氣變得很女性化。

所以,我們無法知道什麼樣的因緣在等待著我們。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就在生命的下個路口。對於墨守成規的心識來說,因緣是無法預測的。

宗薩:因緣,一切都是暫時的

4.可否請仁波切解釋一下緣起性空,以及佛教中空性的概念?

不論你是否相信,完全徹底地理解因、緣和果就是對空性的理解。因為當你完全理解了因緣,就會認識到沒有獨立的、萬能的、初始的因。

把三四根木棍立在一起,頂上放塊木板,這時如果再在木板上放只杯子,突然間那就成了桌子。如果你坐在上面,它就成了椅子,而桌子突然不復存在,正像它突然出現一般。

所以桌子或者椅子都是暫時性組合在一起的,然而,除了這樣暫時而轉瞬即逝的聚合物之外,沒有一個初始的桌子或椅子。

那些相信萬能力量的人相信一切都依賴其他人控制,而不在自己掌握;而那些只相信物質主義的人相信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這兩種誤解都會導致痛苦。

然而因緣不是很容易搞懂,所以人們總是不情願去深層次地理解因緣。因為當你越來越深入地挖掘因和緣的真相,就會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一個事實—— 沒有一個真正存在的、究竟的因和緣。這樣的認知使我們更加接近佛教空性的概念。

我推薦大家看一部叫做《羅生門》的日本電影,是黑澤明導演的作品,從不同人的視角講述同一個故事。因為有不同的因和緣,所以沒有一個故事是完全真實的。基本上這就是我們的情況。由此可以說明,緣起和空性是同義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