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年輕時到底有多“心狠手辣”?

用戶52937465952


一: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張三丰

張三丰(1247年-?),字符元,道號三豐,生於遼東懿州(今遼寧境內,有爭議),武林至尊、內拳始祖、原式太極創始人、[1]武當派始祖,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也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 18歲擔任博陵縣令。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2]明成祖敕封“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明熹宗封號“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二:我們看看影視裡的張三丰

《少年張三丰》、《武當》、《太極張三丰》、《遊俠張三丰》、《武當張三丰》《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等等!都是非常霸氣和無敵的存在!

三:看看張三丰有多霸氣

張三丰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乾乾淨淨,世上再無一人。他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流傳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而已,除他嫡傳的七名弟子之外,誰也沒親眼見過。但宋遠橋等武當七俠威震天下,徒弟已是如此,師父的本領不言可喻。少林、武當兩派之外的眾人聽空智竟公然向張三丰挑戰,無不大為振奮,心想今日可目睹當世第一高手顯示武功,實不虛此行。張三丰道:“紅花由藕,天下武學原是一家,千百年來互相截長補短,真正本源早已不可分辨。但少林派領袖武林,數百年來眾所公認,貧道今日上山,正是心慕貴派武學,自知不及,要向眾位大師求教。”

空聞、空智等只道他“要向眾位大師求教”這句話,乃是出言挑戰,不由得均各變色,心想這老道百歲的修為,武功深不可測,舉世有誰是他敵手,他孤身前來,自是有恃無恐,想來在這兩年之中又練成了什麼厲害無比的武功。

一時之間,三僧都不接口。最後空性卻道:“好老道,你要考較我們來著,我空性可不懼你。少林寺中千百名和尚一擁而上,你也未必就能把少林寺給挑了。”他嘴裡雖說“不懼”,心中其實大懼而特懼,先便打好了千百人一擁而上的主意。







尤溪諾諾觀影



反正整個倚天的江湖從開頭到結尾是連個像樣的反派都找不出來了。不過也不能說壞吧,畢竟張三丰是掃蕩群魔,殺得基本都是魔頭。

越是亂世越多趁亂而起的大魔頭,但張三丰從宋末最亂的年代經歷過來,到得元末近百年來竟然殺得整座江湖連個敢自稱反派的都沒有,最多也就是些亦正亦邪的存在。而唯一算得上反派的玄冥二老,其實人家也是為朝廷辦事,正兒八經的體制內員工。

但即便是這樣,即便是殺了數不清的惡人--畢竟既然稱得上是掃蕩群魔,人數肯定不會少了--甚至一度把惡人幾乎殺絕跡了,按老張的說法還是“老道生平,專殺韃子”。

也就是說老張殺的那些數不清的魔頭,在他眼裡連個零頭都算不上,那他得殺了多少元人?殺得連經歷過郭靖洗禮的元朝人都得說一句,“達摩是胡人不算數,張真人才是中原武林第一人”。

你要說作為汝陽王郡主的趙敏沒聽說過曾經蒙古的金刀駙馬、託雷的把兄弟忽必烈的幹叔叔、守著襄陽跟蒙古人打了很久的郭靖郭大俠,我是不信的,恐怕都得能說得上是瞭解了,這種情況下她還能說出張真人是中原武林第一人的話,說明這些年老張是真沒少殺元人,甚至比當年守襄陽的郭靖殺得還多的多,蒙古人肯定是在老張這兒慘遭蹂躪了。

但是這樣一個殺了這麼多蒙古人的張三丰,蒙古人得了天下後竟然沒找他算賬,反而是積極拉攏,這說明蒙古人對老張是相當忌憚的。就算滅了武當,如果不能留下張三丰也沒意義,還得擔心沒了牽掛的老張隨之而來的報復。所以趙敏要滅武當之前得先找高手偷襲張三丰,確保老張能在徒子徒孫的拖累下被留下來。

其實在大軍面前一個人的力量有用嗎?沒用的。再強的人也抵抗不了軍隊的碾壓,所以趙敏能輕鬆平了少林。之所以還要派人去偷襲,就只是怕老張跑,可見蒙古人對張三丰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正常情況下,朝廷一般對正派人物都不會太忌憚的,因為可以用道德道義去束縛他們,用各種手段逼他們就範,但是對老張偏就這般忌憚,說明老張當年恐怕在殺蒙古人的時候,根本就是不講道理的。

這樣說來,張三丰當年真的是心狠手辣到了一定地步了。


天滅哥


大家好,我是ai橙子,很高興能來給大家回答問題。 (廢話不多說,直奔主題)

很遺憾,根據我對張三丰的研究以及查看相關的資料,張三丰年輕時用“心狠手辣”來形容並不貼切,讓我細細道來。

張三丰

張三丰是當代武俠小說家金庸筆下武俠小說射鵰三部曲中《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後又被其他小說家所引用,其小說中事蹟與歷史上張三丰事蹟有所不同,不要相互混淆。

小說中,張三丰是武當七俠之師,其被推為天下武林第一高手,一代武學大家名揚四海,除七個入室弟子外,門人可謂桃李天下,徒子徒孫不計其數,張三丰天賦卓絕,悟性超然自創武當派,與武林的大門戶少林派分庭抗禮,張三丰在倚天時期的武學定位非常高,創立武當後,手持真武劍威震天下,其為人正氣凜然,寬和從容,頗有仙風古道之姿,其是當世無出其右的武學奇才。百歲之時自創太極拳、太極劍,將武當派發揚光大,威名遠揚。武林豪傑無不拜服。在不同武俠小說中,張三丰又被寫成了不同武學奇才技擊之術感覺天下,冠絕天下。金庸筆下在《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中均有出現,未作為主角,張三丰第一次出場是在《神鵰俠侶》的末期,跟著覺遠大師追捕瀟湘子和尹可西,在楊過的指點下,16歲的他就將瀟湘子和尹可西給打敗了。在《倚天屠龍記》中,已成為天下大宗師,公認為白道武林領袖。

張三丰少有動手,但是也有過五次出手,從這五次出手就能看出張三丰真正的武學水平。第一次是在神鵰俠侶書末,這是張三丰在金書中第一次出場,當時他雖然年紀甚小,但是自幼跟隨覺遠大師誦讀經書,無意間身懷精湛的九陽內功。當時張三丰雖然只有十二三歲,但是說話卻是中氣充沛,聲若洪鐘,很有威嚴。之後張三丰得楊過指點幾招,打敗了尹克西,尹克西在神鵰俠侶也是一流高手。張三丰的這次出手描寫也是為倚天做鋪墊,從這裡可以看出張三丰武學根基和天賦都很高。

張三丰第二次出手是在倚天開篇,當時何足道與少林寺比拼技藝,只顯示了一手青石畫棋局的內功,天鳴方丈和無色禪師就知道此等渾雄的內力寺中無一人能及。少林寺正要認輸之時,覺遠大師用內力抹去了棋局,此等內力表現讓何足道也承認不如,然後何足道與覺遠比試劍法,他不知覺遠並不懂武功,差點傷了覺遠,不過被張三丰抵擋了一招。之後何足道與張三丰比武,打到第六招時,何足道使出生平絕技,但是還是不如張三丰,何足道只好認輸,並且離開。張三丰這次出手打敗了力壓少林的何足道,說明此時張三丰已經超越了當時少林寺群僧,小小年紀便是超一流高手。

張三丰第三次出手的時候已經是百歲高齡,這個時候他已經成名幾十年,而對方就是倚天最厲害的反派之一鶴筆翁,鶴筆翁單人戰鬥力也能在倚天排前十,卻被張三丰不費吹灰之力的輕易秒擒。說明鶴筆翁比張三丰差了好幾個層次,在倚天中也只有張三丰能做到這等戰績,書末張無忌還需要幾招才能打敗玄冥二老,單擒一個也不可能是一招。

第四次出手是被偷襲時秒殺剛相,剛相也非一般庸手,他是以金剛波若掌十餘層疊加的掌力偷襲張三丰,結果被張三丰反殺。這次出手可以看出張三丰已經達到“無意識”護體,和掃地僧的“三尺氣牆”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張三丰連運功護體的念頭都沒有,這點張無忌的九陽神功也做不到。

張三丰第五次出手是一掌震死了武當敗類宋青書,這次出手主要是體現張三丰賞罰分明的領導手段。其年輕階段金庸卻未加詳細筆墨,不能不說是金迷一大遺憾。


歷史上的張三丰據史料考證,張三丰大約出生於元末明初時期,是內蒙古與遼寧交界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人。據《明史·方伎》記載,張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寶,三豐是他的道號。張三丰曾站在金臺觀(今寶雞)上舉目遠眺,看見遠處三座高峰挺立蒼潤,直抵雲霄。恰時,旁邊有人問他的名諱,他便順手指著岸雞峰的三座山峰說,道號“三峰”,此後他便被稱為“三峰居士”。因後來覺得”峰“字不雅,便從八卦中的坤乾兩卦中得到啟發,改為“三豐”!據稱,其人長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龜形鶴骨”,絡腮鬍子像鋼絲一樣,頭上梳了個抓髻,喜歡在手中拿一方尺。無論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處遊逛,人送外號“張邋遢”。這張三丰平時不怎麼說話,但與之討論佛儒道三教,則侃侃而談,“專以道德仁義,忠孝為本,並無虛誕禍福、欺誑於人。所以心與神通、神與道一,事事皆有先見之理”。張三丰的神異之處有兩點。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節躺在雪地裡也可以安眠。其身體素質,在普遍不得溫飽、體質孱弱的人群中顯得鶴立雞群。其二,史載洪武初年,他在武當山建立了幾個據點,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龍,盧秋雲住在南巖,劉古泉、楊善登住在紫霄。自己則在展旗峰北設觀,名為遇真宮,又在黃土城建屋,名曰會仙館,令弟子周真得看守。可見其有些經營頭腦。

綜上所述,不管時正史上的張三丰還是金庸先生的筆下的張三丰,都不應該用“心狠手辣”來形容,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其它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ai橙子


從少年時代就能看出張三丰的不凡。大多是對自己狠,有堅強的毅力,高超的悟性,小小年紀就爬上華山山頂,去追星。然後遇到郭襄一生未娶,之後他僅憑恩師覺遠傳授的殘缺九陽,就能開創武當偌大的武學體系,名垂武林七十餘年,成為人人敬仰的神話人物,這份武道成就實在無人能及。



wq憶剪輯


如果把張三丰的武功放到南宋時代,其實也挺厲害,以他100歲的功力,應該也是五絕水平。原文中“張無忌……將一股極渾厚、極柔和的九陽神功,從手掌上向張三丰體內傳了過去。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已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張三丰乃宗師級人物,他的評價應該比較客觀,他把自己、張無忌的內功修為與郭靖相提並論,可見他的內功應該是和郭靖差不多的,而且張三丰畢竟活了100歲,內功更醇厚些。但在南宋那個時代郭靖那種水平的人起碼有五絕+老頑童、楊過、金輪法王等好多人,所以不會顯得那麼突出。而到了元朝,整體武功已顯衰退之勢,連楊過年輕時代用的玄鐵劍,融成倚天屠龍後都被江湖爭奪的腥風血雨,試問南宋時代的頂級高手啥時候會把兵刃作為主要武器?北宋喬峰時期就更別說了,段家一陽指在當時根本排不上號,段正淳連慕容復都打不過,而南宋一燈竟然僅憑一陽指位列五絕!可見北宋時期武功更勝一籌。而且北宋頂級高手從不用兵刃,南宋的頂級高手卻會把兵刃當初附帶品,比如黃藥師的笛、歐陽鋒的蛇杖、金輪法王的輪子、楊過的劍等等,可見南宋武功又低一層。所以張三丰的水平並沒有那麼變態,只是所處的時代太差,像他那樣的高手根本沒有,所以顯得特別厲害!如果放到南宋可能位列五絕(而且是活到100歲的狀態),放到北宋可能排不上號,估計也就鳩摩智水平吧


青龍視頻剪輯


按照金庸世界的設定,張三丰叛出少林的時候正是元朝初期攻下大宋的時間,這個時間段裡面,神鵰大俠楊過退隱古墓,大俠郭靖夫婦戰死襄陽,老五絕基本都已經年老去世,而且也沒有什麼厲害的傳人。

丐幫傷亡慘重,全真派和少林派保持中立(歷史上作為宗教的他們都投降了元朝)。

江湖中基本沒有大型正派勢力的存在,而按照一般情況,這種時候往往會有很多旁門左道的高手為了金錢和權力成為元朝的幫兇。

再看看倚天屠龍記裡的江湖格局,正道六大派+丐幫,反派是明教,都是站在反元或中立立場的。

屬於元朝勢力的江湖高手只有趙敏手下新招的人。

那麼在神鵰和倚天之前的這幾十年裡面,屬於元朝勢力的邪派高手們為什麼會出現一個斷層,那些高手為什麼都消失了呢?


漢中楊哥


反正整個倚天的江湖從開頭到結尾是連個像樣的反派都找不出來了。不過也不能說壞吧,畢竟張三丰是掃蕩群魔,殺得基本都是魔頭。

越是亂世越多趁亂而起的大魔頭,但張三丰從宋末最亂的年代經歷過來,到得元末近百年來竟然殺得整座江湖連個敢自稱反派的都沒有,最多也就是些亦正亦邪的存在。而唯一算得上反派的玄冥二老,其實人家也是為朝廷辦事,正兒八經的體制內員工。

但即便是這樣,即便是殺了數不清的惡人--畢竟既然稱得上是掃蕩群魔,人數肯定不會少了--甚至一度把惡人幾乎殺絕跡了,按老張的說法還是“老道生平,專殺韃子”。
也就是說老張殺的那些數不清的魔頭,在他眼裡連個零頭都算不上,那他得殺了多少元人?殺得連經歷過郭靖洗禮的元朝人都得說一句,“達摩是胡人不算數,張真人才是中原武林第一人”。

你要說作為汝陽王郡主的趙敏沒聽說過曾經蒙古的金刀駙馬、託雷的把兄弟忽必烈的幹叔叔、守著襄陽跟蒙古人打了很久的郭靖郭大俠,我是不信的,恐怕都得能說得上是瞭解了,這種情況下她還能說出張真人是中原武林第一人的話,說明這些年老張是真沒少殺元人,甚至比當年守襄陽的郭靖殺得還多的多,蒙古人肯定是在老張這兒慘遭蹂躪了。

但是這樣一個殺了這麼多蒙古人的張三丰,蒙古人得了天下後竟然沒找他算賬,反而是積極拉攏,這說明蒙古人對老張是相當忌憚的。就算滅了武當,如果不能留下張三丰也沒意義,還得擔心沒了牽掛的老張隨之而來的報復。所以趙敏要滅武當之前得先找高手偷襲張三丰,確保老張能在徒子徒孫的拖累下被留下來。

其實在大軍面前一個人的力量有用嗎?沒用的。再強的人也抵抗不了軍隊的碾壓,所以趙敏能輕鬆平了少林。之所以還要派人去偷襲,就只是怕老張跑,可見蒙古人對張三丰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正常情況下,朝廷一般對正派人物都不會太忌憚的,因為可以用道德道義去束縛他們,用各種手段逼他們就範,但是對老張偏就這般忌憚,說明老張當年恐怕在殺蒙古人的時候,根本就是不講道理的。
這樣說來,張三丰當年真的是心狠手辣到了一定地步了。

iLY小晴天


  • 注意用詞,原書說的是“掃蕩群邪,,這說明年輕的張三丰做的是俠義之舉。


  • 按照金庸世界的設定,張三丰叛出少林的時候正是元朝初期攻下大宋的時間,這個時間段裡面,神鵰大俠楊過退隱古墓,大俠郭靖5"日戰死襄陽,老五絕基本都已經年老去世,而且也沒有什麼厲害的傳人。


  • 丐幫傷亡慘重,全真派和少林派保持中立(歷史上作為宗教的他們都投降了元朝)。江湖中基本沒有大型正派勢力的存在,而按照一般情況,這種時候往往會有很多旁門左道的高手為了金錢和權力成為元朝的幫兇。再看看簡天屠龍記裡的江湖格局,正道六大派+丐幫,反派是明教,都是站在反元或中立立場的。


  • 屬於元朝勢力的江湖高手只有趙敏手下新招的人那麼在神鵰和倚天之前的這幾十年裡面,屬於元朝勢力的邪派高手們為什麼會出現一個斷層,那些高手為什麼都消失了呢?


  • 張三丰掃蕩群邪


小魚觀影劇


反正整個倚天的江湖從開頭到結尾是連個像樣的反派都找不出來了。不過也不能說壞吧,畢竟張三丰是掃蕩群魔,殺得基本都是魔頭。

越是亂世越多趁亂而起的大魔頭,但張三丰從宋末最亂的年代經歷過來,到得元末近百年來竟然殺得整座江湖連個敢自稱反派的都沒有,最多也就是些亦正亦邪的存在。而唯一算得上反派的玄冥二老,其實人家也是為朝廷辦事,正兒八經的體制內員工。

但即便是這樣,即便是殺了數不清的惡人--畢竟既然稱得上是掃蕩群魔,人數肯定不會少了--甚至一度把惡人幾乎殺絕跡了,按老張的說法還是“老道生平,專殺韃子”。

也就是說老張殺的那些數不清的魔頭,在他眼裡連個零頭都算不上,那他得殺了多少元人?殺得連經歷過郭靖洗禮的元朝人都得說一句,“達摩是胡人不算數,張真人才是中原武林第一人”。

你要說作為汝陽王郡主的趙敏沒聽說過曾經蒙古的金刀駙馬、託雷的把兄弟忽必烈的幹叔叔、守著襄陽跟蒙古人打了很久的郭靖郭大俠,我是不信的,恐怕都得能說得上是瞭解了,這種情況下她還能說出張真人是中原武林第一人的話,說明這些年老張是真沒少殺元人,甚至比當年守襄陽的郭靖殺得還多的多,蒙古人肯定是在老張這兒慘遭蹂躪了。

但是這樣一個殺了這麼多蒙古人的張三丰,蒙古人得了天下後竟然沒找他算賬,反而是積極拉攏,這說明蒙古人對老張是相當忌憚的。就算滅了武當,如果不能留下張三丰也沒意義,還得擔心沒了牽掛的老張隨之而來的報復。所以趙敏要滅武當之前得先找高手偷襲張三丰,確保老張能在徒子徒孫的拖累下被留下來。

其實在大軍面前一個人的力量有用嗎?沒用的。再強的人也抵抗不了軍隊的碾壓,所以趙敏能輕鬆平了少林。之所以還要派人去偷襲,就只是怕老張跑,可見蒙古人對張三丰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正常情況下,朝廷一般對正派人物都不會太忌憚的,因為可以用道德道義去束縛他們,用各種手段逼他們就範,但是對老張偏就這般忌憚,說明老張當年恐怕在殺蒙古人的時候,根本就是不講道理的。

這樣說來,張三丰當年真的是心狠手辣到了一定地步了。


跟班兒影視剪輯


您好!動影君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僅談金庸小說,主要是《倚天屠龍記》)

從原文就能看出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那為首的武官張大了口,結結巴巴的道:“你……你……你你莫非……是……”張三丰抱袖揮動,喝 道:“老道生平,專殺韃子!”……張三丰袍袖一停,眾人面色慘白,齊聲驚呼,爭先恐後的躍回大 船,救起落水的番僧,急劃而去。——《倚天屠龍記 第11章》

什麼叫名氣?他未通姓名,就是略顯身手(還不是殺手),對面趕忙跑路。再看張三丰這話,看著就不是 啥正經道士有木有?也就是有了宗師包袱,否則真擔心直接來一句“兀那漢子,天兵到此,尚不知死,待 到骨肉成泥,悔之何及”……(對不起走錯了片場) 說不得道:“趙姑娘,你這可是婦人之見、小兒之識了。張真人威震武林之時,只怕你祖父都尚未出 世,小孩兒懂得甚麼?”——《倚天屠龍記 第24章》

不說《笑傲》裡面的“掃蕩群邪”,這不還有“威震武林”:這個威嘛…… 張三丰所以成為朝廷心腹之患,乃因他威名太盛,給武林中人奉為泰山北斗,他既與朝廷為敵,中原武 人便也都不肯歸附。——《倚天屠龍記 第24章》

這部分是趙敏的心理活動,還是“威名”,可見曾經是比較威的。 他說到這裡,不禁悽然,想不到威震武林數十載,臨到九十之年……——《倚天屠龍記 第3章》

繼續“威震”,看見沒,所謂真理就在射程內…… 這年年初奉師命前赴福建誅殺一個戕害良民、無惡不作的劇盜。 ——《倚天屠龍記 第3章》

俞岱巖領的副本,武當兄弟會有木有? 果然張三丰又道:“本派與少林派之間,情形很是特殊。我是少林寺的逃徒,這些年來,總算他們瞧我 一大把年紀,不上武當山來抓我回去,但兩派之間,總是存著芥蒂。” ——《倚天屠龍記 第3章》

年紀大了不抓,年紀小了還開宗立派的時候呢?要知道少林一開始就因為偷學武功亂作一團啊!那時候幫 少林解圍的張君寶都沒能免,後來又是怎麼就“不來抓我回去”了呢? 順便,和那句“動過手死得乾乾淨淨”之外的,或許還有宋遠橋的這句“示威”: 大師此言錯矣。與家師動手過招之人,俱已仙逝。家師怎能再行出手?……——《倚天屠龍記 第10章》

如果單看前面這句,或許還可以說是“靠著年齡熬死對面”,然而結合後面這句話,這TM和“師父動手了 你們個個都得死”有啥區別?當然了,還有一種比較勉強但算是合理的理解,就是輩分上不允許。 其他的案例其實不用多貼,張三丰雖然是大宗師,但是下手這一塊,應該是從來不怎麼講人情的……



和一些朋友討論之後,做一些修正。 首先是對於題目中“心狠手辣”的定義,我個人覺得如果取其原意的確不適合張三丰,因為“心狠手 辣”本身是一個道德層面的判斷,是對於一個人的定性。如果按照這個定義來看,的確不能說張三丰曾經 是這樣的人。因此我的理解是取其延伸,主要強調執行層面的,也就是對待具體的人或者做具體的事情的 時候,執行力足夠果決、狠心,而且往往會採取暴力手段。 這裡其實主要是四個事情:

1.給俞岱巖的殺人任務:這種情況在書中較少出現,類似於《笑傲》之中的嶽不群下山找田伯光。可以認為 這種工作是武當的常態化業務,武當以此立威,其美名亦以此傳揚。

2. 關於張松溪、俞蓮舟:張松溪是七俠這種比較有謀略的,而俞蓮舟則是比較果決的角色,書中說張三丰 收徒是對於人品有考究的,對於這二人都給予包容。我覺得可能也是看中了二人性格中的多謀、深沉。後 來張和俞在百歲壽宴上怎麼考量用“虎爪絕戶手”的?殺人誅心的用法啊!

3. 張翠山回武當的一路上,俞蓮舟的表現實在是精彩,當然這些屬於俞蓮舟的個人風格,然而也可以看出 張三丰對於這些行為並沒有做太多的限制,甚至是放任的。

4. 對於元兵的態度,“專殺韃子”已經說了,甚至還告訴弟子對於作惡元兵不必手下留情: 張三丰平素督訓甚嚴,門人不許輕易和人動手,但若遇到元兵肆虐作惡,對之下手卻不必容情。—— 《倚天屠龍記 第9章》

有朋友提到了郭靖,的確對於宋朝軍民來說,郭靖是一個正直的大英雄,然而其實要說對於元兵,郭靖很 可能就是“心狠手辣”之人,不執泥於“正面套路”,當初二武刺殺忽必烈被逮,郭靖和楊過赴會救人, 忽必烈覺得郭靖處於情義不會玩刺殺套路,郭靖的回應是: 郭靖正色道:“那卻不然,公義當前,私交為輕。昔日拖雷安答領軍來攻襄陽,我曾起意行刺義兄,以 退敵軍,適逢成吉思汗病重,蒙古軍退,這才全了我金蘭之義。古人大義滅親,親尚可滅,何況友 朋?”——《神鵰俠侶 第21回》

加上張三丰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執泥,因此在實際操作層面還是得看具體的人,早期版本里面殺死宋青書就 是張三丰親自動的手,對於張無忌三戰逼問阿三等人的行為也未加阻止,所以可以看出雖然行事正派,但 是對於真正的敵人並不手下留情。當然了,這個的確不能直接說是“心狠手辣”,只能說在具體的操作層 面,敢於訴諸暴力,並且做事果斷堅決。 另一方面,對於“仙逝”,我覺得未必就說明人物都是善終,只是為了保證關係的委婉稱呼,畢竟武當雖 然經常立威,但是也提及“交遊遍於天下、行俠仗義、廣結善緣”之類的說法,自然要給大家留下面子。 當然要說是宋遠橋後來所云是“示威”,也的確不太合理。宋遠橋提及此事的時候,並不是對內所說,而 是對外宣佈,武當六俠面臨大敵的場合,但是眾人都不願意讓張三丰親自動手,要說囿於輩分,免得以大 欺小,其實並不合適,因為張三丰先前迎接的時候是自謙輩分以平輩之禮迎接;我覺得主要考慮的就是年 齡,也是文中有提的: 只是兩人均想師父已百歲高齡,雖然眼前遇到了重大難關,但眾兄弟仍當自行料理,固然不能讓師父出 手,也不能讓他老人家操心。——《倚天屠龍記 第10章》

張三丰年輕時到底有多心狠手辣? - 所以輩分其實更像是藉口,其實主要還是擔憂年齡對於張三丰的影響(不過這個是七俠多慮了)。然而觀 察張翠山自刎的時候張三丰等人“用掌力震開”,再加上後面對於玄冥二老之一的“秒殺”操作,可見張 三豐的實力所在,無外乎後來三空聽到“請教”之後,直接如臨大敵的情況。如前面所述,張三丰並不會 總是那麼殘忍(如常遇春等人),但是一旦有了決定,執行力是非常可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