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有這4個“壞毛病”,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一件事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總會遇到很多感到迷茫的地方。寶寶1歲的時候,看起來非常可愛聽話,像個小天使一樣;到了2歲,孩子就變得各種調皮搗蛋,慢慢地開始挑戰父母的權威;

到了3歲,孩子的自我意識變得越來越強,慢慢開始選擇無視家長的話,或者是直接拒絕父母的想法和意見。

6歲前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有這4個“壞毛病”,家長要及時糾正

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也是孩子成長道路中不可或缺的階段。因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孩子們慢慢開始產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意識,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而在這過程中,若父母不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的話,孩子很有可能會出現以下這幾種“壞毛病”,這時候家長要及時糾正,該教育就教育,千萬別手軟。

1、不尊重長輩

尊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孩子從小尊重長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說,孩子在父母這裡得不到滿足,就會去找自己的爺爺奶奶“訴苦”,而爺爺奶奶通常都比較寵溺孩子,經常會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

6歲前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有這4個“壞毛病”,家長要及時糾正

這時候孩子就很容易養成嬌縱的習慣,若是有一天爺爺奶奶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不順心的孩子就會對爺爺奶奶大發脾氣,甚至大打出手。小時候就敢對長輩動手動腳,長大後就很有可能變成一個不孝順的人。

2、撒謊

對於3-6歲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撒謊也分為不同的情況。通常來說,第一種是3-4歲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無法將自己心中的想法正確、完整地表達出來,很容易讓家長產生孩子撒謊的想法。

6歲前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有這4個“壞毛病”,家長要及時糾正

第二種是5-6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有了初步的思維意識,在生活過程中,若是闖禍了,他們會擔心受到父母的懲罰,而出於害怕的心理,他們就會撒謊哄騙家長。這樣的行為若是不及時制止、指導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恐怕是非常不利的。

3、一發脾氣就亂扔東西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和意識並不完整,每當有了小情緒之後就會亂髮脾氣,很有可能會出現亂摔東西的行為。

6歲前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有這4個“壞毛病”,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管是玩具還是盤子等,孩子只要能拿到就會亂摔,通過這些暴力的行為來發洩自己的情緒。若這樣的行為不加以制止的話,寶寶長大後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暴脾氣的人。

4、沒有規矩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家在生活中或許能看到,有一些小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6歲前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有這4個“壞毛病”,家長要及時糾正

這時候若是其他人“插手管教”的話,孩子的家長就會說“孩子還小,這點事情還要跟孩子計較嗎?”,正是因為這樣,孩子才變得越來越不懂規矩,沒有禮貌。

那怎樣才能糾正孩子的這些壞習慣呢?

1、超前滿足孩子的要求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們可以在孩子3歲前,嘗試激發孩子的各種潛能,比如說讓他學習感興趣的事情,或者給孩子買一些陶冶情操的繪本、書籍等,滿足孩子對新事物的渴求和好奇的天性。

6歲前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有這4個“壞毛病”,家長要及時糾正

等到3歲之後,孩子已經具有了初步的判斷是非意識,這時候他們幾乎沒有什麼要求了,因為孩子的一些要求和想法已經得到了超前滿足。

2、建立明確的規矩

家長們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建立一條規矩和底線,明確地告誡他們不能觸犯這條底線,若是犯錯了就會受到懲罰,沒有迴旋的餘地。

比如說“吃飯時不許看電視、睡覺前不允許吃零食”等規矩,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形成好習慣,防止孩子形成驕縱的性格。

6歲前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有這4個“壞毛病”,家長要及時糾正

其實每一位孩子出生時都是一片白紙,至於未來會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指導和教育。在3-6歲這段時間,是孩子形成性格的最關鍵時期,家長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時間段,幫助孩子培養一個好性格、好品質,為孩子的未來鋪墊厚實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