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大清國力空前強大,為何最終卻無法打敗一個小小的緬甸?

孤舟一瓢飲


說是鎩羽而歸到也談不上,儘管清朝與緬甸的那場戰爭損失慘重,最後的結局不也是慘勝了嗎。

作為大清朝最自戀的皇帝,沒有之一,乾隆皇帝認為自己功在千秋,是一個十全皇帝,在位期間多次平定各類叛亂,擴充大清朝的版圖,實現了大清帝國強盛的巔峰。


所謂盛極必衰,清朝在乾隆年間達到最強盛的地步,乾隆以後,或者說乾隆晚年以後,大清就開始衰敗,只不過這種衰敗是不可能被史官記載到史書裡的。

十全老人的功績之一,平定緬甸,說是平定,實際上是人家單方面的投降了,不是真的打不過,相反,雖然大清派出的兵力是緬甸一方的數倍,但最終的結局居然只是頻頻失利,只能依靠優勢兵力緩慢推進,最終甚至僵持住了,再不走就要全軍覆沒的節奏,也幸好這時候緬甸方面也因為兩線作戰兵力見拙,終於還是與清庭議和,議和的結局就是緬甸把清庭當老大哥,至少表面上如此,而清庭每年又會給緬甸封賞,算是宗主國表示自己財大氣粗的一種方法。


一場丟盡了乾隆皇帝臉面的緬甸戰爭,是如何開始的?其實這場戰爭還真不怪大清朝,不像是某些地區的叛亂一樣,緬甸這邊清庭其實也沒怎麼針對他們,奈何緬甸那邊正處於貢榜王朝的上升期,一個勢力的上升期擁有無數可能,擁有開疆擴土的慾望,雖然大清地大物博,但緬甸卻一點也不擔心大清的強盛,派兵強行佔領雲貴地區某些土司,幹一些燒殺淫掠的勾當,這已經算是挑釁大清朝廷了。

於是乎,先是雲貴總督出兵討伐,後來鎩羽而歸,後來乾隆又要求綠營出兵緬甸,依舊鎩羽而歸,總算是知道緬甸不好收拾了,乾隆終於派出了八旗兵,八旗兵上場,乾隆也安心了許多,不過最終的結果也沒差,鎩羽而歸,主將兵敗自縊。

雖然乾隆已經正視了緬甸,但依舊失敗,這一次,乾隆終於派出大軍壓境,試圖一舉擊潰緬甸。

最後這一次的戰爭,結果也就是前文提到過的那般,沒取得什麼優勢不說,若非緬甸不想繼續拉鋸戰,這次進軍緬甸的結局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為什麼會有這種結局?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緬甸軍隊的戰鬥力了。

一個小小的緬甸,能有怎樣強橫的戰鬥力?這可就小看緬甸了,先不說貢榜王朝剛剛建立,緬甸還有更大的優勢,那就是西方已經暗中支持了緬甸,提供了先進的火器,依靠先進的火器,緬甸人數雖然少,卻可以做到以少勝多。

當然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大清軍隊人數眾多,但緬甸可不是大清朝,大清軍隊在進入緬甸境內以後,由於各類疾病橫行。

清軍中幾乎一半人都因為橫行的疾病失去了戰鬥力,甚至是主將也是因為染上了疾病,回京以後不就去世了。

大清對戰緬甸,即使是獲勝了也是慘勝,如此丟人的一場戰役最終都被乾隆當做功績之一,也算是丟人了。


魏青衣


清緬戰爭,又稱緬甸戰役,屬於乾隆晚年的所謂十全武功之一。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軍大舉進攻雲南,戰爭正式爆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緬甸主動求和,雙方簽訂《老官屯和約》,歷時四年的戰爭結束。范文瀾等人編著的《中國通史》裡,出於那個年代反封建的政治需要,把這場戰爭當做是乾隆好大喜功的對外征服,基本上持否定的評價。因此,這場戰爭在歷史上被刻意忽略。但是我們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緬甸戰役實際上應該是清朝的反擊戰,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中央帝國的朝貢宗藩體系。而當時緬甸雍笈牙王朝主動挑釁,是對天朝朝貢宗藩體系的破壞,對清王朝來說,是不可容忍的。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以及影響。

一、緬甸雍笈牙王朝的崛起與擴張

緬甸的民族特別多,有一百多個,其中緬族占主導地位,但人數也不到七成。緬甸東北部散佈著很多其他民族,歷史上長期受到緬族的壓迫。乾隆五年(1740年),緬甸東北部的桂家部落土司宮裡雁不堪忍受東籲王朝的橫徵暴斂,聯合孟族發動起義,起義很快席捲全國。乾隆十七年(1752年),起義軍北上圍攻東籲王朝的都城阿瓦,俘獲了緬王,東籲王朝滅亡。孟族由於受壓迫最深,對緬族展開了報復,到處燒殺劫掠,又引起了廣大緬族的不滿,紛紛組織起來反抗孟族。在這種形勢下,緬族領袖雍笈牙打出了復國興族的旗號,獲得了緬族的廣泛支持。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雍笈牙大軍攻破孟族都城白古,再次征服孟族,重新統一了緬甸,建立起了雍笈牙王朝。緬甸歷史上稱之為貢榜王朝,西方稱其為阿朗帕耶王朝。雍笈牙實施了一系列改革,緩和以前的矛盾。改革之後,緬甸國力大增,走上擴張之路。先滅了西邊的曼尼坡,然後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對暹羅和老撾發起了攻擊,同時對割據緬甸東北部的桂家等部落發起了攻擊。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桂家部落戰敗逃入雲南。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緬王孟駁在位期間,緬軍攻破暹羅國都阿瑜陀耶城,阿瑜陀耶王朝滅亡。而老撾早已分裂,地方勢力臣服於緬甸。緬甸成為東南亞的霸主。東南亞其他小國原本跟清王朝有朝貢關係,紛紛向清王朝尋求保護,清緬衝突在所難免。而桂家部落問題更是直接引起了雙方的衝突。

二、清王朝對緬甸的態度

1750年左右的東南亞人口稀少,主要是因為農業時代,東南亞適合耕種的平原不多。經過孟族起義的戰亂,緬甸的人口大為減少。雍笈牙王朝的對外擴張,主要是掠奪人口及物資。比如曼尼坡被滅後,緬軍中專門組成了一個曼尼坡軍團。而緬軍攻破暹羅阿瑜陀耶城後,將城中剩餘的三萬人也全部掠走。與這些小國相比,跟緬甸接壤的雲南可就富裕得多了。因此,緬甸就把目光放到了雲南。

在歷史上,由於東南亞的落後和人煙稀少,中央王朝的態度基本上就是採取羈縻控制的方式,在明朝表現得尤為突出。明朝設立了六個宣慰使司,來控制雲南周邊的那些土司。宣慰使司當然也是由當地土司擔任。這就是所謂的“眾建分治”策略。中原王朝歷來的防備重心都在北方,對於南方的這些小國,往往採用招撫的方式,只要他們不主動挑釁,一般不會過問。明朝時也往往只派官員去當仲裁人,輕易不用兵。不過東籲王朝統一緬甸後,逐步蠶食了這六個宣慰使司,並且一度攻入雲南,爆發了明緬戰爭。

清朝前期,對明朝的政策有所調整,雍正時期,曾經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將原本的羈縻政策改為直接管理。不過改土歸流是有界限的,對於中緬邊界,那些中方一邊早已歸附的土司實施改土歸流,派兵駐守邊關,而界限以外的就不管了。不過在對東南亞小國的政策上,清朝延續了過去朝代的政策,以安撫為主,即希望他們主動來朝貢。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東亞特有的朝貢宗藩體系。跟現代國家的概念不同,東亞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一種家天下的國際關係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中國是家長,周邊的國家都是藩屬。不過藩屬也是分遠近的,比如朝鮮、安南、琉球屬於親兒子,而日本、暹羅關係就要遠一些了,姑且算是表親一類的吧。另外一類,就像緬甸這種,就屬於遠方親戚了,是死是活其實不太過問了。

這種朝貢體系延續了兩千多年,中國一直是家長,這種觀念影響非常深,總有一些人想體驗一下當家長的感覺。爭奪中原沒指望的時候,就在自己家周邊搞一搞。比如說雍笈牙王朝就有這種想法,把周圍小國都打服,也自稱天朝。

緬甸發生的一切清王朝並非不知道,只是延續以往的策略,無論誰當國王,只要來朝貢,然後中原王朝給個冊封就完事。東籲王朝還在的時候,曾經朝貢過一次。現在東籲王朝亡了,清王朝就等著雍笈牙王朝過來朝貢就行了。但是沒想到等來的卻是緬甸的入侵。

三、戰爭過程

前面說過,緬甸北部的桂家部落戰敗逃到雲南邊界,結果跟當地土司發生衝突,宮裡雁被斬首。雲南地方官以息事寧人的態度,將桂家部落遣返緬甸。緬王因此產生了錯覺,認為清王朝軟弱可欺,以為這時候的清王朝就跟明末一樣。於是,緬軍不斷入境騷擾,劫掠人口和物資。

起初,緬軍都是小股部隊的襲擾,清朝地方官以為只是地方部落的土匪,於是上報朝廷。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劉藻被任命為雲貴總督。乾隆下令劉藻前去剿匪。劉藻是一個書生,完全不懂軍事,乾隆讓他剿匪,就說明乾隆一直被地方官誤導,並不知道對手是緬甸新王朝,還以為是某個邊境部落。乾隆三十年(1765年),一支600人的綠營兵在雲南境內遭遇緬軍,綠營兵一觸即潰。當時這支綠營兵戰鬥力很差,如果真的是剿匪還行,但是面對裝備了西洋火器的緬軍,一觸即潰,而且幾乎沒有傷亡,後來都回到了軍營。但劉藻謊報軍情,說將領戰死,只活了一百人。他的奏報被乾隆發現可疑之處,加上後來清軍接連遭到攻擊。於是乾隆將劉藻調任湖北巡撫,後來又將他革職查辦,劉藻自己覺得受辱,自殺了。

接替劉藻的是楊應琚,楊應琚本來是陝甘總督,他到任後立即整頓綠營,並採取一些移風易俗的辦法,來區分匪和民。他查清了“匪穴”,經過反擊之後,緬軍被驅逐出了雲南,基本上穩定了局勢,邊境內外的土司也紛紛歸附。楊應琚後來發現所謂的匪居然是緬甸軍隊,這事性質就不同了。只不過這時候緬軍主力去攻打暹羅了,在北方劫掠的不是主力。楊應琚決定將附近的兩個大部落收過來,削弱緬甸的實力,而這兩個大部落其實早已歸附雍笈牙王朝。緬王得知清軍進駐,立即派兵攻打,清軍戰敗,戰爭就這樣擴大了。歷史的爭議也就在這裡,有人認為這是妄圖征服別國,認為是乾隆好大喜功的表現。但如果我們立足於朝貢體系來說,楊應琚的做法其實無可厚非,當時人觀念就是那樣,我們不能以現代人觀念去強求古人。從他的做法來說,這算是一種積極防禦政策,僅僅把匪驅逐出國門是不夠的,因為對方喘息過來還會打。

楊應琚沒有把兵敗的事情上報,當時緬軍雖然擊敗清軍,但是依然求和,因為緬軍主力在暹羅,無力繼續作戰,於是主動求和。楊應琚於是把求和當做勝仗上報,說殺敵數萬、緬王乞降之類。但乾隆發覺不對,因為如果是緬王乞降,應當有國書上表。於是乾隆派了一個調查團去核實情況,結果發現楊應琚謊報軍情。楊應琚被捉拿,後來被賜死。暹羅被圍攻的消息也傳到了北京,乾隆此時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緬甸絕不是什麼匪,而是要挑戰朝貢體系,這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忍的。乾隆任命明瑞為大將,調集精銳攻入緬甸。從這時起,應該算正式的徵緬,此前不過是剿匪而已。

明瑞率25000大軍直插緬甸都城阿瓦,一路勢如破竹,但遭遇了糧食危機。經過連年戰爭,在緬甸境內徵集不到糧食,而負責後勤供應的卻遲遲未能支援。導致明瑞被迫撤軍,在撤軍途中與緬軍主力遭遇,明瑞受重傷自盡,遠征失敗。明瑞的死讓乾隆異常震驚,再次調集兵馬糧草。這次由傅恆為主將,準備了充足的糧草,直逼阿瓦。但是跟上次一樣,這次軍隊主力大多是北方人,對緬甸的水土不服,將領們包括傅恆在內都病了,士兵減員嚴重。清軍不得不停下來,和緬軍在老官屯對峙,形勢對清軍很不利。此時緬甸的境況也好不到哪兒去。連年戰爭,農民負擔沉重,紛紛揭竿而起,而暹羅也開始了反擊。緬甸主帥主動求和,雙方經過談判,簽訂了《老官屯和約》,緬甸承諾按照古禮納貢,永不犯邊境,放還俘虜,獲取的條件是開通邊境貿易。於是清軍撤退,歷時四年的戰爭結束。

四、戰爭影響

這場戰爭中,緬軍所用的西洋武器比清軍先進,清軍損失數萬,耗費了一千萬兩白銀的軍費,不過對這個時期的清朝來說,銀子不是問題。清朝在戰術層面沒有獲得勝利,但是在戰略上獲得了勝利,對清王朝的影響很大。

首先,戰爭的結果當然是維護了西南邊境的安寧與和平,打擊了緬甸的野心。

其次,維護了東亞的朝貢體系,通過打擊緬甸,震懾了周邊小國,將緬甸重新拉回了朝貢體系,再次塑造了中央王朝的權威。清軍的進攻,在戰略上配合了暹羅的反擊,造成了暹羅的崛起,從此東南亞出現緬甸和暹羅二強的局面,不再是緬甸一家獨大。

第三,此後清軍加強了在雲南的防務,緬甸落入英國之手後,這些防禦措施對英國入侵雲南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四,清軍的損失,導致短期內戰鬥力下降。隨後爆發的大小金川叛亂中,清軍平叛很不順利,應該跟徵緬的戰鬥損失有關。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雖然簽訂了和約,但是緬王孟駁對這份合約非常不滿,因此一直沒有派人朝貢。因為這個原因,清王朝也沒有同意開通邊境貿易。一直到20年之後,孟駁死了,緬甸又發生了政變。新國王派出了上百人的使團朝貢,這種朝貢關係才恢復正常,貿易也得以恢復。

總得來說,這場戰爭只是清王朝維護中央帝國朝貢體系的一次努力,對試圖破壞這種體系的緬甸實施的一次懲罰,從歷史發展來說,並沒有新的東西。由於雙方實力相差太大,清王朝沒有意識到緬甸軍隊使用的西洋火器的先進性,沒能總結戰場教訓,仍然停留在天國上朝的自我陶醉中。


埋首故紙堆


乾隆皇帝是中國封建後時代一位有名的帝王,乾隆在位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時間段的最高峰,很多功績可謂是在中國封建時代後期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乾隆皇帝的壽命在各代皇帝中是獨一無二的;乾隆時期人口數量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乾隆年間文化產業在封建社會是獨一無二的。

首先戰爭期間,從乾隆皇帝到統軍的將領都有一種輕敵的姿態,還盲目的認為緬甸還是明朝初期那個南方小邦。戰爭開始時,乾隆皇帝還計劃將緬甸劃入大清的版圖,甚至已經開始思考在緬甸任職的中高級官員的人選。

其次清朝在情報和外交上嚴重匱乏,在對緬作戰中,清軍多次在不熟悉地形、並且沒有嚮導的情況下,深入敵境,結果在緬甸的偷襲和阻擊下損失慘重。在進攻緬甸的過程中,清廷最後放下架子,要求暹羅助攻夾擊。可清廷哪裡知道,暹羅已經被緬甸摧毀了,就連這個消息還是聽南洋回來的商人講的,清廷自己壓根就不知道。

最後當時的裝備上,清軍也不如緬軍。在戰爭中發現緬甸軍隊的野戰能力很差,雖然清軍經過了百年也已經墮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清軍的戰鬥力仍然還比緬甸軍隊高一點。尤其是騎兵,緬甸由於本身不產馬,很畏懼與清朝的清兵作戰。但是緬甸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火槍。緬甸裝備的火槍都是通過印度的英國人買進,屬於世界最先進的水平,這一點清軍遠遠達不到。在這個戰爭中,緬甸軍隊依靠火槍使清軍士兵吃了大虧。戰後清軍多位將領一致要求乾隆皇帝改善火器的配置,但乾隆皇帝以“騎射乃建州之本”的理由斷然拒絕。

從清緬戰爭可以看出,雖然清軍一直以少打多,正值金川叛亂,但是偌大清帝國竟然支撐不了數萬軍隊,進入熱帶作戰無法抵禦病魔。而在戰爭中其武器也比緬甸落後。同時戰爭中乾隆和將領的輕敵態度也導致戰事的不利。而戰後乾隆又拒絕軍事西化要求,錯過了增強軍力的大好時機。這裡,可以看到大清帝國已然步入暮年,而不思進取和盲目排外最終導致數十年後的全面衰退。

清王朝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國思想造成了驕兵必敗的結局,閉關鎖國的政策不能夠引進國外先進的武器技術,乾隆時期,清王朝承平已久,八旗軍隊戰力急劇下降,遠遠不如開創王朝初期的氣勢風貌,加之清王朝軍隊勞師以遠,糧草後勤不足於應對大規模的滅國戰爭。緬甸在當時已經進入相對吉盛時期,多年來多次在東南亞諸國中展開軍事行動,軍隊常年出於戰爭狀態,能夠存活下來的一般都是精銳,加之,在自己國土內以逸待勞,士氣高漲。兩廂比較,清王朝不能夠輕易打敗一個小小的緬甸也就毋庸諱言了。


可愛的小豫


乾隆年間的“中緬之戰”,總結起來,應該是:狂妄誤聽,錯攻緬甸;無備遠征,敗而後和。

事情的起因,是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緬甸國王孟駁為討妻子囊佔歡心,強攻九龍江,雲貴總督劉藻為之所敗,自殺。乾隆遣大學士楊應琚任雲貴總督,攻緬甸。

雲貴總督劉藻,早年中舉,授觀城教諭,二十二年擢雲南巡撫,二十九年升雲貴總督。劉藻長於文學,為官也還廉潔,但乃一怯懦書生,不諳用兵,“不識事體”,調度無方。

劉藻畏敵如虎,集兵七千餘,卻“託言瘴癘”,不敢進攻。因禦敵無方,安邊乏策,連遭帝斥,問罪革職,無計可想,於三月初三日夜間自刎,隨員搶救無效,數日後死亡。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乾隆帝聽信楊應琚的錯誤奏報,下了一道十分錯誤、危害很大的諭旨。

其一,以攻代防,方針大變。欲圖發兵攻打緬甸、征服緬甸。

其二,偏信狂言,草率決策。向兩千多公里外的緬甸輕率遠征。

楊應琚如果有自知之明,如果對緬甸的國情(軍力、人心、地勢等)有比較正確的瞭解,就應該抓住這個極為難得的有利時機,鞏固邊防,撤兵退駐邊境,與緬保持和平友好關係,不要去攻打緬屬土司,更不要妄想建樹奇功,率軍攻緬,欲圖征服緬甸。但是楊應琚卻錯誤估計了形勢,認為緬人“易於摧殄”,而利令智昏,聽從了個別屬員的慫恿,走上了誤國誤民也誤己的絕路。

正當楊應琚滿以為大功即將告成之時,緬王遣派的數萬軍隊,大舉來攻。楊應琚偽報戰功,但他心裡也很清楚,緬軍勢強,難以征服,不早想良策,恐其長據內附土司地區,事態擴大,無法掩人耳目,將被皇上察覺,招致重懲。

因此,他想以“允降”來結局,但是,此時的乾隆帝,已陶醉於執政三十一年的“文治武功”之中。在此時楊應琚認輸允降欲補其過時,乾隆堅持錯誤,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

就這樣,英明的乾隆皇帝由於驕傲輕敵,盲目地好大喜功,一錯再錯,受到了更大的挫折,敗得更慘。

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緬甸四路伏兵齊出,大敗楊應琚。乾隆怒,逮楊應琚回京,親自刑之,楊應琚自殺。

乾隆十全武功中的中緬之戰,實在有值得人省思的地方。戰爭歷時四年,征討前後四次,動員幾十萬官兵,花費白銀一千三百多萬兩,而死傷的官兵為數驚人,最後卻是毫無成果地收場。若非金川亂事再起,乾隆可能還不肯罷兵,中緬兩國的民間災難也可能還會更為深重。

中緬之間的衝突,起因並不複雜,不過是雙方土司之間爭鬥,即乾隆帝所說之“蠻觸”,當時清無滅緬之心,緬亦未存攻清之意,最多不過是緬甸要索取耿馬等土司的貢賦,並且這也不是它的首倡,而是沿襲前緬王莽達拉的舊例。

雙方本可以通過耐心談判,消除誤會,解決問題,而建立起正常的和平關係,不需訴諸武力。

乾隆帝完全可以停兵議和,允緬入貢。可是,他仗恃“大清國全盛之勢”,硬要一錯到底,堅不允降,而且竟有意要滅掉緬甸。這個行為蠻橫無理,欺人太甚。

困獸猶鬥,何況新緬王懵駁,繼承開國之君甕藉牙的寶貴遺產,擁有大批猛將和剽悍士兵,久經征戰,他又善用計策,當然會動員緬甸人民武裝反抗,打一場保家衛國的全面戰爭,擺脫亡國亡族的危險。乾隆帝這次徵緬的不正義的性質,從根本上決定了他不能取勝,必將失敗。

另外,說一點清政府與緬甸的歷史淵源。

清政府跟緬甸的關係,從明亡清興以來,中緬之間中斷了一百年的朝貢關係,由一位被清朝大學士蔑稱為“無籍細民”的吳尚賢努力斡旋,而得到了第一次的恢復。

吳尚賢原系雲南石屏州貧民,因欲謀生,於乾隆十年前往卡瓦(佤拉)部落的茂隆銀廠採礦。

吳尚賢精明能幹,善於開採經營,礦砂大旺,獲銀鉅萬,成為茂隆廠主,僱有工人數萬。他又慷慨施財,長於交際,深得卡瓦部長蚌築信任。吳尚賢胸懷大志,利用銀廠資財,欲為國家建功立業,垂名史冊,因此力勸蚌築,獻廠納課,歸順於清。

吳尚賢促使卡瓦內屬獻廠納課以後,被滇督張允隨委派為茂隆廠課長。他乘勢交結官紳,捐納通判,並在原籍購買土地,一度成為貲財數十萬、田連阡陌、官居正六品的達官貴人和富翁。

正當春風得意之時,吳尚賢又開始實行說緬入貢的計劃,竟然成功了。中緬再次建立了正常的朝貢關係,是一件大好事。

如果緬王莽達拉能夠控制國內局勢,言出令行,他就不會讓屬下土司率兵侵擾內附清政府的土司,可惜的是,緬國內亂興起,莽達拉為得楞部酋長俘獲,沉江而死,使吳尚賢、莽達拉與乾隆帝剛剛建立起來的中緬朝貢關係,被迫中斷,令人遺憾的中緬戰爭終於不可避免了。

後來,乾隆誤判局勢,把吳尚賢定罪,還下諭,反覆強調不用吳之黨羽,不許新課長長期盤踞,以免又出一吳尚賢,其傾向性已很明確,那就是要對吳嚴加懲處。乾隆帝所說“辦理”一詞,在涉及到部落和人時,基本上是表示要進行征剿或誅殺之意。

乾隆帝此舉,十分謬誤。他本想清除隱患,防止吳尚賢勢力過大,據地稱雄,危及雲南安寧,因而將其迫害至死。不料,事與願違,吳尚賢含冤去世,數萬願意為清效勞的強大武裝,卻因此削弱而解體,嚴重危害了即將進行的阻止緬兵入掠的正當防衛戰爭,也對乾隆帝三次攻緬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真是弄巧成拙,貽誤軍機。

惟一令人欣慰的事,是一位英國史家所說的:“由於乾隆皇帝外交政策的成功,緬甸十年一貢,結果使得英國在兼併緬甸的過程中,遭遇了極大的障礙。”


Genswell


小編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我認為要從幾個方面考慮。第一是緬甸的地形條件。兩國邊境多山區地形。

不是說有多少人就可以打贏的。也不是說武器多麼精良就可以。相信大家對越南戰爭有所瞭解。為什麼美軍會陷入30年的越南戰爭。甚至1970年到1980年,被稱為美國失去的十年。這十年裡美國基本上沒幹什麼大事,都陷在越南戰爭裡面。美國當時的經濟實力是世界第一。為什麼還打不過一個小小的越南呢?最後不得不撤兵呢

。其實美國當時的困局跟乾隆皇帝時期是一模一樣的。緬甸採取的是游擊戰術。當時沒有這麼先進的叫法,但也和現在的沒什麼區別。而且緬甸當時佔據天時地利。

他們對地形極其熟悉。他們會利用大象作戰。而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當時的清朝國力已經開始下降。雖然經濟實力還是世界第一。但是軍事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八旗兵缺乏訓練。戰鬥力低下。而越南人民也幫助他們的士兵一起作戰。畢竟緬甸屬於邊遠地區。戰鬥物資的供應也有點跟不上。士氣較為低下。小編認為最關鍵的一個原因是乾隆皇帝當時只是想教訓一下緬甸。也沒有下達死命令。

大清的將士們也確實沒法這件事放在心上。而當時的緬甸國力確實還挺強盛的。所以才會狂妄的敢和大清國翻臉。這場戰爭也很清楚的看出了清朝當時的國力。戰鬥力都出現了問題。也為後面的鴉片戰爭,清朝為什麼會失敗埋下的伏筆。以上都是小編的看法,希望大家多點贊關注評論。謝謝大家的觀看。


最強大的我們


乾隆在位年間,緬甸時常騷擾我國邊境,清朝於是開始派兵征討緬甸,先後四次征討。

前倆次對戰時候,正值大金川造反,乾隆只命雲南綠鷹應對緬甸,雲南綠營總兵力2萬倆次都是孤軍深入,緬甸總兵力數萬,利用游擊隊戰術在森林裡打局部圍殲戰,清軍完全不熟悉緬甸環境,孤軍深入又補給不足,後來被森林裡面被重創。

第三次征討緬甸,是因為乾隆震怒,小小的緬甸盡然攻打不下,於是派朝廷大將明瑞點滿洲兵3000,外加四川和貴州綠營18000,合計2萬人進攻緬甸,開始較為順利,緬甸節節敗退,傷亡數千人,後來明瑞輕敵導致自己1萬人馬遭到緬甸數萬人包圍,幾乎全軍覆沒,明瑞戰死。

乾隆大怒,又組織了第四次征討緬甸計劃,也是四次中最大規模,點滿洲兵1萬四千,貴州綠營1萬,外加福建水師2000人喝地方軍合計三萬人馬伐緬。最後福建水師被緬甸大炮擊退,陸軍受天氣影響病情嚴重,三萬人僅有一萬人可以繼續作戰,數名將領病死。緬甸方面也是國力嚴重受挫,無力再戰,於是雙方議和,緬甸對清朝稱臣,不在侵犯清朝邊境。

第四次清緬戰爭有倆位將領後期主張撤軍,因為當時糧草供給嚴重不足和軍中無力對抗熱帶疾病,被革職查辦。

其實當時清朝對緬甸情況毫不知情,甚至不知道當時緬甸剛剛完成大擴張,兵鋒強勁。(與後來道光皇帝不知道英吉利為何國及其相似),當時緬甸軍已經開始使用從英國進口的火槍。戰後清軍將領向乾隆建議,改善火器技術,僱傭西方人,採用新式訓練法,但乾隆以“騎射乃建州之本”為由拒絕了。

總之

  • 從清緬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清軍一直以少打多,正值金川叛亂,但是偌大的清帝國竟然支撐不了數萬軍隊的供給問題。

  • 無法解決進入熱帶作戰患熱帶疾病的問題。
  • 對緬戰爭武器比緬甸落後太多。
  • 戰爭中乾隆和將領的輕敵態度也是導致戰事不利的重要因素。
戰後乾隆拒絕軍事西化的要求,錯過了增強軍力的大好時機,由此可以看出大清帝國已然步入暮年,不思進取和盲目排外也導致數十年後的全面衰退,

暴雪長空


先來對比一個的例子,越南戰爭,美國那麼強大為什麼就征服不了小小的越南?

美國一個先進的工業國,固然軍事、科技上全球領先,然而越南那麼落後的農業國家為何能堅持抗戰下去,直至美軍撤兵?


國力比較

乾隆時期,中國的疆域達到了歷史最大時期。他在位期間,為了中國疆域的穩定和鞏固做出了極大貢獻。清緬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此時清朝經過康雍乾三代人的努力剛剛平定準格爾、大小和卓叛亂,收復西域,國庫空虛。

另一方面,貢榜王朝,第二代王雍籍牙在位時,為緬甸的復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法治,下令編著各種緬文法典,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國立進入昌盛時期(相當於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時期),並繼續向前發展,勢頭兇猛,故而時常侵擾周邊國家(暹羅),甚至敢侵犯自己的宗主國——清朝。

因此從國力對比上,高下立判。

軍事比較

清朝軍隊,經過平地天山南北的叛亂,精銳軍隊損失很多。我們知道,清朝軍隊分為八旗軍(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和綠營軍,戰鬥力按前後順序排列。清緬戰爭主要是雲南一帶的綠營軍作戰,由雲貴總督楊應琚指導,但軍隊戰鬥力不強,並在山區作戰非常容易遭受緬軍的埋伏,故而損失慘重。後來又調前伊犁將軍明瑞(在平定西域中,立過不少軍功,是名悍將)率滿洲兵三千,四川綠旗兵八千,貴州綠旗兵一萬對緬作戰,但是因為戰略失誤、掉以輕心,遂大敗,損失慘重。

而緬甸軍隊本土作戰,藉助有利的地形和正確的戰略,在戰爭中表現不凡。另外,緬甸軍隊的槍炮等軍火還有英國暗地裡支持。

因此,從軍事上而言,加上將領戰略上的失誤,清軍並不佔優勢。

最後,兩國實在不想這樣消耗下去,於是就和談了。


瀚海淘沙


乾隆在位時大清國力雖強,但不等於軍事裝備優良,更談不上部隊戰鬥力強。史載,第4次徵緬清軍總兵力4萬多人,其中滿洲八旗就佔了3成左右。


然而,號稱清軍“精銳”的八旗兵,單兵武器不過是老式的弓箭、刀矛、鳥槍。清軍配備的火炮性能也不佳,連緬軍臨時搭建的木柵欄都無法摧毀。

相比之下,緬軍武器卻普遍優於清軍。當時,緬甸正值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巔峰時期,國力蒸蒸日上,堪稱東南亞“小霸”。

通過購買、搶掠(當時緬甸海盜在東南亞海域十分猖獗)等方式,緬軍從西方殖民者手中搞到不少洋槍洋炮。1766年9月下旬,3000緬軍水陸夾攻軍事要地新街並大敗清軍,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發揮了西洋火炮的威力。

不利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也大大抵消了清軍的國力優勢。徵緬戰場山川縱橫、植被茂密,清軍的騎射本領難得施展,還經常遭到熟悉地形的緬軍偷襲。而且,由於交通不便,勞師遠征的清軍後勤難題一直無法破解。

另外,清軍還飽受“煙瘴”(以瘧疾為主的熱帶疾病)肆虐之苦。1769年,清廷第4次征討緬甸。但由於瘴氣感染、作戰傷亡,徵緬戰爭打響不到3個月,4萬清軍就銳減至1.3萬人,減員達70%以上。

只是因為連年戰爭,緬甸消耗也很大,遂主動提出議和,總算給了乾隆一個休兵罷戰的臺階。


網言軍事


乾隆時期,英國曾送給乾隆兩門大炮作為禮物,但是卻被自詡天朝上國的清王朝給忽視了。可見,那個時候的清王朝是多麼的閉目塞聽,在很多方面實際上已經非常落後了。漸漸地,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落後於人,思想上和技術上,武器上,策略上均落後世界列強一個時代,整個社會一盤散沙,周邊小國都敢挑釁了。這也最終導致清王朝後期喪權辱國、被動挨打終至被推翻。




百舸爭流莫等閒


所謂盛世,無非就是天下大治,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對於百姓來說,無非就是能吃飽飯不捱餓。乾隆三十年(1765年),中國可耕種的土地面積擴大到了700餘萬頃,大量的水利工程為糧食產量連年創新高創造了條件,江南商業及手工業的發達程度遠遠高於同時期世界的任何一個地區,在不斷降低徵稅標準的情況下政府財政收入仍保持連年激增,人口恢復並超過了明朝及之前統治中原的歷代中央王朝時的水平。

然而就在這個時期,清朝對緬甸發起了一場戰爭。令人驚訝的是,清軍直到最後都沒能降服緬甸,最後換來的也不過是緬甸名義上的臣服。

  明朝末年,緬甸貢榜王朝崛起,兵力日漸強盛,開始騷擾中緬邊境一帶。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緬甸意圖征服東南亞,頻繁入侵清朝西南,雲南當地的土司屢次請求清廷予以援助,但是當時清朝正忙於與準格爾的戰爭,無暇顧及西南。

  乾隆當時針對緬甸問題說:“緬夷雖僻在南荒,其在明季,尚入隸版圖,亦非不可臣服之境。但其地究屬遼遠,事須斟酌而行,如將來辦理,或可相機調發,剋期奏功,不至大需兵力,自不妨乘時及事;倘必勞師籌銅,或致舉動張惶,轉非慎重邊檄之道”。

  在平定新疆後,乾隆將目光轉向了西南。在貢榜王朝連續多年持續騷擾西南邊境後,對於緬甸當時的內部局勢、兵力情況和與暹羅交戰,清朝朝野上下一無所知,認為只憑借雲南地方的萬餘綠營兵即可征服緬甸。

  乾隆三十年,清緬戰爭正式開始。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貢榜王朝一無所知的清軍自然輸掉了第一次戰爭。得知此事的乾隆大怒,遂派出其器重的邊疆大吏楊應琚。

由陝甘總督移任雲貴總督的楊應琚對雲貴本不瞭解,又因小勝加深了緬甸不足為懼的認識,認為“發兵五十萬,大炮千樽”便可震懾緬甸,招撫緬屬土司。

  熟料清朝雲南地方綠營兵久未參戰,火器又不如緬軍裝備的遂發槍,戰力薄弱。加之將領能力不強,不懂地勢。清軍在與緬軍的對戰中屢戰屢敗,只得層層瞞報,謊稱大捷。乾隆在獲知真正戰況後,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卻無法挽回清軍的敗勢,第二次戰爭依然以失敗告終。

  乾隆三十二年,乾隆任命平定回亂的名將明瑞總領徵緬戰事,統領雲貴軍隊。

  這次乾隆打算徹底解決緬甸問題,他降下諭旨,稱“此次我兵聲勢甚盛,克敵制勝,自可立奏膚功。“緬匪”此時或懾我軍威詭稱服罪輸款,明瑞切不可稍存姑息,輕許納降。不“盡殲醜類”不足以申國威,攻克其城即當戮其逆酋。攻下後“並就其地界,酌量分置土司”,“以永靖蠻服”。

  結果明瑞至滇後,兩次失敗都沒能讓他正視現狀,依舊輕視緬軍。在緬軍北路堅守要隘,南路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略下,明瑞如敵人所願率軍一路深入,不但遭遇了軍事上的失利,明瑞本人也戰死沙場。

  在第三次大規模交戰後,清軍用血的代價使乾隆帝重新認識了緬甸的國力、軍力。將其納入版圖的話不再提了,但在戰敗失地的情況下,乾隆為了“天朝上國”的面子,堅決不允緬甸的議和,認為緬王既有悔罪乞降之意,必須“束身歸命,或專遣大臣前來。”

  緬王自然不肯,於是乾隆三十四年二月,不甘心失敗的乾隆親自在太和殿向傅恆授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給富察·傅恆。在乾隆心中,傅恆是一張可以踏平緬甸的王牌。

  傅恆帶著乾隆皇帝的殷殷期盼,深入猛拱、猛養二千餘里兵不血刃,如入無人之境。然而沒有人能想到,清兵在老官屯遇到了釘子,久攻不下。傅恆調集清軍主力猛攻二十餘日,炮擊、火攻、挖地道爆破,各種戰法都用上,就是無法拔掉這顆釘子。在疫病的助攻下,清軍水陸軍3萬餘人僅剩1萬餘人,連傅顯、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副都統永瑞、提督五福、葉相德等重要將領均被惡性傳染病奪去生命,主帥傅恆也染病不起。

  面對這樣的局勢,清軍出現厭戰情緒。至於緬軍,早在第四次戰事未起之時便要求停戰。於是雙方前線將領都在未取得最高統治者同意的情況下,自行決定議和停戰。幾經交涉後,雙方於十一月十六日正式議和,緬軍14名將領與清軍12名將領為雙方代表,談判定議畫押,互贈禮物,正式停戰。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回到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