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宣佈,世衛組織經過疫情評估後認為新冠肺炎已構成“全球性流行病”(pandemic)。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新冠肺炎引發的疫情在國外正四處拉響警報。

國際最新消息:

3月9日

  • 意大利總理孔特宣佈,自3月10日起實施全國封鎖。

3月11日

  • 伊朗第一副總統賈漢吉里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 意大利總理孔特宣佈在全國關閉除食品店和藥店以外的所有商鋪,蘋果公司將無限期關閉其在意大利的17個零售店;
  • 美國首都華盛頓市長宣佈華盛頓正式進入緊急狀態和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自本週五凌晨起,美歐停航30天;
  • 美國影星湯姆·漢克斯(《阿甘正傳》主演)和其夫人確診;
  • NBA官方宣佈無限期停賽;
  • 西班牙(截至當地時間15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達到2124例,死亡49例。
  • 西班牙政府陸續採取了停課、限制千人活動、遠程辦公等措施。西班牙著名景點聖家堂也對參觀人數實行了限制;

3月12日

  •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將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菲律賓總統府關閉。

……

與此同時,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傳來最新好消息,2020年3月11日0—24時,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例令人不禁高呼:“個位數!”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李蘭娟院士的發言更為疫情控制注入曙光,3月11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武漢疫情防控進入決勝階段,有望3月底前清零。

疫情在國內的有效控制離不開國家的一級響應、市民的傾力配合、醫護人員等的全力以赴,還有操碎了心的村長們的花式“喇叭秀”。

與此同時,意大利近期終於開始“抄作業”。

3月9日,據意大利共和報報道,萊切省利扎內洛鎮近日通過廣播向居民們播報預防新冠肺炎的注意事項。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網友高呼“有我們內味了!”

除了早發現、早隔離、防聚集和各種“土辦法”之外,中國在疫情期間的技術加持更值得全球借鑑。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早發現,早隔離

AI紅外測溫


AI紅外測溫快速、有效、安全地測量體溫是防範疫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具有“直觀”、“非接觸”以及“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優勢,通過畫面上呈現出的不同顏色,可直接判斷“發熱點”。高德、曠視、澎思、深瞐、商湯等都是AI測溫市場的先頭兵。

此外,具有熱成像功能的無人機,也用於對進出小區人員遠程測量體溫。

這種“非接觸式”檢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接觸性傳染的概率,大程度地避免了人員交叉感染。

AI助力CT診斷

新冠狀病毒蔓延之下,醫生需要尋求快捷的診斷方式。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依圖AI助力醫生“又快又準”看CT。1月28日完成新冠肺炎智能評價系統的初版上線,並在24小時之內,將該系統部署到了疫情防控任務最為緊急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4家醫院並上線使用。

天壇醫院、解放軍總醫院、BioMind 聯合推出“新冠”AI定性診斷系統,是業內專門實現新冠肺炎的AI定性診斷系統,因為這套 “新冠”AI定性診斷系統不僅能夠實現“肺炎診斷”,還能實現新冠肺炎與其他肺炎(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等)的進一步鑑別診斷。該系統全程僅需十幾秒,且針對新冠肺炎的診斷結果與核酸檢測陽性結果符合率超過95.5%。

2月15日,阿里巴巴旗下達摩院和阿里雲宣佈研發出一套針對新冠狀病毒肺炎臨床人工智能診斷技術,可以在20秒內做出CT影像的判斷,分析結果正確率達到96%。

3月11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報道,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新冠肺炎智能閱片系統助力CT讀片,15秒識別新冠肺炎,已輔助合作醫療機構的影像科醫生為1.4萬多位疑似患者提供了閱片服務,累計閱片數達百餘萬張,準確度達到97%以上。

信息公開

從政府到企業,都將信息公開作為此次疫情防控的重點,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例如,上海對全市四千多家零售藥店應用“零售藥店發熱患者登記直報系統”,及時登記發熱購藥患者的信息,如果一旦符合條件,就將被納入到重點人群管理。

1月29日,京東雲與AI推出“應急資源信息發佈平臺”。京東作為商品主要交易通道,匯聚了眾多衛生供應鏈資源,適時推出“應急資源信息發佈平臺”,致力於幫助政府和醫療機構實現物資供求信息的精準對接,快速聯動供應鏈各環節,提升整體供應鏈效率,緩解疫情壓力。

百度地圖、雲天勵飛、淵亭科技、觸景無限、力維智聯、以薩、高新興等科技企業推出不同方案的知識圖譜系統,在追蹤患者軌跡、發現密切接觸者、篩查潛在感染人群中發揮重要作用。

1月3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相同行程查詢工具”正式上線。用戶只要輸入日期、車次和地區等信息,即可查詢到自己所乘的飛機、火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是否有確診新型肺炎病例同行。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百度地圖在武漢封城初期,根據大數據分析出封城前武漢人員流動去向報告,為疫區防控工作提供及時的信息支撐。百度地圖上線的“肺炎疫情期出行管控消息速報”頁面結合大數據信息和技術,提供涉及居民出行、遷徙地圖、發熱門診查詢、湖北籍遊客定點酒店、全國路況平臺等多種功能的服務。

雲天勵飛針對疫情上線“深目”系統,針對目標人員(確診和疑似人群)的出行軌跡進行精確篩查,從而能對這些區域進行重點觀察和消毒處理。


智能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被廣泛應用,無人配送、巡邏、護理、消毒、測溫等用途,在特殊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海鈦米向武漢輸送10臺消毒機器人,助力醫院內部感染控制。消毒機器人針對環境物表和空氣進行自主移動式多點消毒,可實現99.9999%病毒殺滅效果。

智能消毒機器人系統集成超幹霧化過氧化氫、紫外線消毒等離子空氣過濾等消毒方式,可以滿足疫情需要,做好環境物表、流動空氣的六個對數以上的殺滅效果。此外,消毒機器人擁有自主導航技術,能識別環境內的物品,達到自主避障;配備消毒管理軟件,自動根據空間面積計算消毒時間,並自主圍繞消毒目標進行360°無死角消毒,消毒過程量化管理;機器人全程智能操作,人機分離,保障人員安全。

1月30日,達闥科技攜手中國移動將首批捐贈的5G雲端醫護助理機器人、5G雲端消毒清潔機器人、5G雲端送藥服務機器人和5G測溫巡查機器人緊急發往武漢同濟天佑醫院和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承擔遠程看護、測量體溫、消毒、清潔和送藥等工作,有效減少人員交叉感染、提升病區隔離管控水平。

廣州黃埔落地“行走”機器人,可自動全景無死角巡邏,並藉助移動式紅外測溫篩查、循環播報提醒等功能,實現遠程可視化指揮。

它是一種綜合運用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集成環境感知、動態決策、行為控制和報警裝置,具備自主感知、自主行走、自主保護、互動交流等能力,可幫助人類完成基礎性、重複性、危險性的安保工作,推動安保服務升級,降低安保運營成本的多功能綜合智能裝備。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個實時在線,晝夜無休且工作異常高效的機器安保員。

機器人“執勤”,既節約了人力,更有助於避免人員交叉感染。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防聚集

為防控疫情,科技讓人們的線下生活轉移到了線上:雲問診、雲辦公、學生上網課、市民線上訂貨、快遞無接觸配送……

“雲問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好大夫在線、平安好醫生、丁香醫生、京東健康等“互聯網+醫療”平臺紛紛推出在線問診、義診、線上購藥等服務,緩解了實體醫療機構醫療資源不足的壓力,又及時滿足了人們“不能出門、但要看病”的需求。

1月24日晚,支付寶聯合阿里健康上線了在線義診服務。只要打開支付寶,搜索“問專家”,即可就一些日常疾病,免費得到來自在全國各地醫療機構的醫生專業意見。

1月27日,浙江省“浙裡辦”APP上線新型肺炎公共服務與管理平臺,由阿里巴巴達摩院最新研發的“智能疫情機器人”提供服務。上線第一天,浙裡辦的網上智能問診服務對用戶諮詢的解決率超過92%。

1月27日,百度APP開通“問醫生”服務免費通道,聯合了平安好醫生、微醫、春雨醫生、妙手醫生等合作伙伴,共同提供線上諮詢服務。

企業雲辦公,學生上網課


疫情期間,浪潮HCM Cloud、北森、Moka、海納等多家企業推出“無接觸”招聘產品。其中浪潮HCM Cloud的智慧招聘雲系統具備職位一鍵發佈、簡歷智能篩選、智能面試安排等多功能。目前包括華為、騰訊、百度、阿里、浪潮、字節跳動、美的、蘇寧、網易、OPPO、中鐵十四局、雄安集團、廣州塔、魯南製藥等多領域的多家企業都已採用“無接觸”式招聘,將招聘工作全面轉移至線上。

騰訊面向社會開放線上協作能力,為遠程辦公和會議創造有利條件。而通過騰訊教育、騰訊課堂、企鵝輔導、騰訊英語君等產品能力,騰訊面向湖北地區免費開放部分教育產品,鼓勵學生和線下輔導機構在線上開展教學。

訊飛聽見AI+辦公平臺也為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以遠程視頻會議系統(L1/M1)和辦公助手軟件等遠程辦公服務。針對因疫情而耽誤學習進展的學生群體,科大訊飛教育業務為湖北省等區域提供智慧空中課堂(線上直播教學系統)服務,保障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

2 月 17 日,教育部推出的面向全國近1. 8 億中小學生、 1 千萬老師居家學習的“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正式開通。

小度平臺聯合在線教育生態合作伙伴,免費提供超過1億元的兒童教育課程資源。

線上訂貨、線下“無接觸配送”


疫情期間,不少線下商店的大門“久閉不開”,即使開門,去超市或店鋪購物也會增加疫情擴散的危險。各大企業紛紛上線線上下單平臺,避開了人員聚集。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同時,美團外賣於2020年1月26日在國內率先推出“無接觸配送”,之後,京東到家、天貓超市、美團閃購、餓了麼等線上商家紛紛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統計稱有19萬家商戶也開通了無接觸安心送服務。騎手只需將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臺、家門口,通過減少面對面接觸,保障了用戶和騎手在收餐環節的安全。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身懷絕技的無人機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此次無人機發揮了其“十八般技藝”:宣傳喊話、巡查監督、送藥、消毒,在全國多個地區成為防疫工作的好幫手。

上海在無人機上安裝車牌掃描功能,地毯式排查篩選進出小區的車輛。

2月5日,為了讓防疫宣傳“空中地上”全覆蓋,廣東省興寧市公安局無人機宣傳小分隊專門組織6名無人機飛手每天輪流在市區人流密集的地方進行空中巡查“喊話”,把勸導、警戒、提醒等疫情防控話語錄制在對講機裡反覆播放。

“無人機每天工作15分鐘,這相當於四、五個工作人員兩個小時的活。”2月1號,上海江蘇路街道華山居民區使用農業植保無人機在小區出入口、空地、健身設施、垃圾箱房周邊等開展每次15分鐘的高空消毒作業。

在巡邏中,無人機如果發現有未戴口罩或閒逛的居民,便緩慢靠近後用遠程揚聲器進行提醒,對居民宣傳自我防護。

世衛宣佈新冠為“大流行病”,中國哪些技術值得國外借鑑?


結語:期待疫情在全球得到控制

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的消息縱然令人欣喜,但國外疫情的越發緊張局勢依舊警醒我們不能放鬆警惕。從去年12月首個新冠肺炎感染者確診至今,中國在抗擊疫情上作出的努力肯定能給國外重要的借鑑。

檢測診斷、藥物和臨床救治、疫苗研發的努力之外,中國從AI測溫、患者軌跡追蹤、疫情態勢研判、信息共享、“雲問診”,再到通過遠程辦公、線上教育支持復工復產需求等一系列科技手段結合疫情特點,落地不同場景,為高效防控、精準治理和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這些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全民齊心。

在此,期待疫情在國內外都儘快得到控制!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