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燒”,今年燒秸稈新通知下發,農民還能不能燒?

在很多人眼裡,農村是綠水青山,空氣質量高,水質清新幹淨,其實這也只是相對城市來說的。隨著農村的工業化生產,如今很多農村的環境不如以前好了,有的河水都變髒了,甚至成了臭水溝黑水塘,農民也是很無奈,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在這一時刻,國家率先出手了,展開了人居環境改造工程,對那些汙染的企業和養殖場,則是進行科學化的引導,讓它們及時的改進生產經營模式,引進無害化的處理設施,一日不解決這個問題,那就一日不生產。國家還聘請了環衛工人,讓他們上門收購垃圾,杜絕農民朝水塘裡丟垃圾、病死貓狗等習慣。

“全面禁燒”,今年燒秸稈新通知下發,農民還能不能燒?


這些政策是實實在在的為農民著想,大家鼓掌歡迎,但為了進一步優化環境工程,國家也提出了“秸稈禁燃”的通知,在最初時農民對此並不認可,很多人還是偷偷地放火,無奈政府派出了督察員,在每個村莊看護,但一些農民又將放火時間轉向了黑夜,督察員又執行了24小時輪崗制,一旦發現有人私自燃放的情況,那就會罰款甚至拘留。時間長了,農民也只好放棄燃燒秸稈的念頭。

“全面禁燒”,今年燒秸稈新通知下發,農民還能不能燒?


很多人都關心2020年是否還執行秸稈禁燃的政策,正在遲疑之時,黑龍江省就已經傳達了最新通知,保證全省各地:“不冒一處煙,不放一把火”!確保“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這可以說是最嚴的燒秸稈通知了。

“全面禁燒”,今年燒秸稈新通知下發,農民還能不能燒?


就拿雙鴨山市就表示,管控力度依舊不能降低,對露天焚燒的情況將進行嚴查,並採取網格化的管理,落實到每個地方,並加大巡查的力度。而在這種高頻次的督查之下,百姓們就算是偷偷放活火,也會在第一時間內被撲滅,其目的就是為了環境考慮。而高強度的督查,也是讓農民知道秸稈禁燃沒有窗口期。

當然這只是黑龍江雙鴨山的通知,其他地區的還需要等通知出來,農民切不可混淆哦。

一、秸稈禁燃好處

禁燃的出發點是好的,可以減少農民的汙染問題,讓當地的環境變得更清新幹淨。而秸稈在燃燒時,則會釋放大量的濃煙,影響了村民的出行,也對原本就脆弱的環境帶來了重創,同時火種還可能會蔓延到其他地方,造成不必要的火災。

“全面禁燒”,今年燒秸稈新通知下發,農民還能不能燒?


按照村廣播宣傳的那樣,秸稈的還田,可以起到養護農田的作用,畢竟秸稈深埋之後就會進行腐熟,從而釋放出養分,這樣就可以讓莊稼地的養分充足,可減少化肥的使用,讓農田的產量增加。

二、秸稈還田弊端

國家為了能讓農民養成秸稈還田的習慣,給出了還田補貼,每畝地可領取25元左右,不過很多農民卻發現,還田了幾年後,弊端也在增加。

“全面禁燒”,今年燒秸稈新通知下發,農民還能不能燒?


首先因還田造成土壤的空隙增加,不少良種沒能和土壤密切的接觸,以至於出苗率降低,很多農民還需要重新購買種子,增加了生產成本,還錯過了最佳生長期。

還田後,草籽、病蟲卵就可以留在農田裡越冬,等到了第二年時雜草增加,病蟲害增多,防治的成本增加,農作物的品質降低。

不過有的地區也並不是完全限制燒秸稈,比如吉林延邊的通知中指出,劃分禁燒區和限燒區,組織農民統一進行焚燒。

不過為了環保問題,大家還是要積極的響應秸稈還田,注意好深耕,減少還田的弊端。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