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博物馆网上云游“专题介绍”第四期 ▏请注意,穿越千年的红包雨来了

相信每年的除夕大家除了期待和家人的团聚,就是围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等待马云大叔为大家准备的红包雨了。红包雨其实在中国的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它不是通过手机而是通过一颗神树———摇钱树。顾名思义,摇钱树就是用力一摇便会有钱落下来,就像是漫天的红包雨。

大家相像中的摇钱树也许是这样

芦山县博物馆网上云游“专题介绍”第四期 ▏请注意,穿越千年的红包雨来了

或是这样

芦山县博物馆网上云游“专题介绍”第四期 ▏请注意,穿越千年的红包雨来了

汉代摇钱树的组成

其实,我们汉代人的摇钱树比这些网络图要有“气质”和“内涵”多了。今天我们就通过一支芦山出土的摇钱树枝(残枝)来探究其丰富的内涵。

汉代摇钱树长什么样呢?摇钱树一般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座、树干、树枝。

芦山县博物馆网上云游“专题介绍”第四期 ▏请注意,穿越千年的红包雨来了

摇钱树介绍

摇钱树是汉代、三国、魏晋时期西南地区墓葬中特有的随葬品,在四川、重庆比较常见。一般为青铜树枝,陶制或石制底座,树枝上挂满了铜钱,似乎只要摇动树干铜钱就会纷纷落下来,所以就被名为摇钱树。树枝上除了挂铜钱外,有些还挂有西王母的形象,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摇钱树上还挂有佛教的形象,摇钱树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了一种神物,它将人们心目中的美好愿望寄托在上面。摇钱树也是展现古代人对金钱的崇拜、对财富的占有与向往的产物。其实也就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一个吉祥物,它担当着人死后对金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工具,由于摇钱树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和流通价值,盗墓贼也不感兴趣,所以也减少了盗墓的风险。

透过芦山出土的摇钱树残枝,我们可以看到摇钱树除了是无尽财富的象征,它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汉代人心目中的理想国。

芦山出土摇钱树残枝

芦山的摇钱树枝,出土于1981年仁加乡(现芦阳街道办),树枝残长27cm,宽11cm。因墓葬早期被盗,摇钱树严重破坏,仅存一枚较完整的残枝,虽然年代已久,锈蚀严重,但图象造型却清晰可辨,上铸方孔圆钱、瑶池宫阙、西王母跨骑龙虎坐、三青鸟、玉兔、蟾蜍等等,俨然呈现出一派仙家气象。

芦山县博物馆网上云游“专题介绍”第四期 ▏请注意,穿越千年的红包雨来了

芦山出土摇钱树残片

关于摇钱树的说法和故事,民间也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个懒汉到处寻找摇钱树。一个农夫告诉他:“摇钱树,两枝杈,两枝杈上十个芽;摇一摇,开金花,创造幸福全靠它。”原来,农夫说的摇钱树就是人的双手,这是中国农民对摇钱树十分形象和纯粹的认识,即钱财来自辛勤劳动。每年过年大家在集五福的时候敬业福总是比较难集,或许这正是马云爸爸想告诉大家的道理,只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辛勤工作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芦山县博物馆网上云游“专题介绍”第四期 ▏请注意,穿越千年的红包雨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