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週歲半左右,只會叫媽媽,到明年上幼兒園怎麼辦?

用戶7930360878745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獨一無二的,有的孩子無論在吃飯,走路,長牙等生活的每個方面都發育的挺早,成長的快。但有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可能發育的就比較晚,這個情況是有的,第一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孩子是不是缺少某一種營養,這樣我們可以在飲食方面多注意。

第二就是以後多和孩子說說話,或者跟他講故事,並多帶他和小朋友玩,讓他在這個過程中多看,多觀察別人的動作話語。

第三孩子年齡到了,上幼兒園是沒有問題的,可以多和老師溝通,多交代一下孩子的基本情況,讓老師多多瞭解我們的孩子,並給予他及時的關注。並且我們作為家長不要太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和自理情況,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遠在我們想象之上的,在家我們家長了解自己孩子,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我們就知道他要幹什麼,有些事情就替他做了。但是在幼兒園不一樣,幼兒園就相當於孩子邁入社會的第1步,是適應集體生活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孩子的各方面都是迅猛發展的,那舉個例子,比如有一個小朋友想吃蘋果,就會和老師說我想吃蘋果,那我們的孩子看到這種情況其實在他心裡就記下了,噢,原來吃東西也可以這樣,因為在家吃東西都是大人給他放到面前或者遞到手裡,他沒有任何的語言,而且在幼兒園裡有那麼多小朋友,孩子和孩子之間的語言,我們大人是不理解的,他們有他們溝通的模式,所以大可不必擔心。


老爸種地


孩子3週歲半,只會叫媽媽,打算明年上幼兒園。首先,我覺得孩子的健康問題,一定要引起家長的注意。

孩子的健康最重要

1歲多開始進入語言敏感期,大多數的孩子就開始學說話了。我家老大說話就比較晚,在他還沒會說話前,奶奶還偷偷的帶孩子去醫院做過檢查,怕是孩子有什麼問題,提早發現。醫生說沒問題,1歲半開始說話了,奶奶心裡的石頭才徹底落地。所以,我也建議先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下,有病治病,沒病最好。

孩子需要媽媽陪同上學

幼兒園、早教班都是提供語言刺激的好地方,有很多的孩子還能和老師一起做遊戲,唱歌。孩子的模仿天性是很強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或許就能刺激孩子的語言發育。但是畢竟孩子只能說媽媽,無法跟老師進行交流,這就導致老師不知道孩子想要幹什麼。如果是上幼兒園的話,在家長的陪同下能更好些。
家庭環境也要提供多的語言刺激,爸爸媽媽和孩子多說話,唱兒歌、說話,都能刺激孩子的語言發育。
多刺激孩子也就能早開口了,家長保持充足的耐心吧,急不得!
我是有兩個娃娃的歡豆媽媽,一起分享育兒路上的那些事,關注我吧!

歡豆媽媽育兒


我覺的不怕,只要寶寶會發音都不怕。因為我兒子就是一個例子。二歲八個月,只會叫爸爸和BB,那時我們急的不得了去了廣州許多家大醫院看了,他們都說沒事,後來有個醫生建議我們早點去上幼兒園接觸小朋友。一個月時間什麼都會說了。轉眼十一年了,現在他說話聲音響亮的不得了。[捂臉][捂臉][捂臉]


niky成長記


你孩子說話太晚了,這種情況其實越早去幼兒園越好,我女兒兩歲多時也是隻會說爸爸媽媽,兩歲四個月時帶她的阿姨辭職,我們只好送她去幼托班,早送晚接那種,和幼兒園一樣的,結果她過了幾個月集體生活,語言水平突飛猛進,兩個月後已經會說很多話了,到三歲已經是小話癆,什麼都會說了。你要讓孩子融入那個環境,自己就會適應並學習吸收的


超愛翡翠


3歲半了,只會叫媽媽,平時是誰在帶孩子?我兒子兩歲就會說很多簡單的句子。現在2歲八個月,什麼都會說了。一直是我和老公兩個人在帶他,平時我常常給他讀繪本。跟他一般大的孩子好多都沒他能說會道。很多都是老人在帶。其實孩子的語言需要越早開發越好,儘量多給孩子聽兒歌,多和他進行簡單的交流。表達能力才會越來越好。我建議你可以找找原因,然後再慢慢引導。


麗琴101172151


侄女3歲時只會說媽媽抱 奶奶好 這種三個字的組合!見到陌生人,大家教她說爺爺好!她會把前面的說字帶上:說爺爺好!很少笑,感覺她的世界上缺少什麼!然後被定位自閉症,婆婆因為這事差點病死了!在北京上各種學校,花費很多錢!現在已經上二年級了!可愛笑了!學習超級好!感覺真的是發育晚於同齡孩子好幾歲!還是去看看吧!有問題早點引導!


愛拉喔油我的國


兒童的語言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3週歲半左右,只會叫媽媽,說明孩子的語言發展嚴重落後,這就要家長引起足夠的重視,看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儘早解決。

孩子說話晚主要有哪些原因:

1、生理方面的原因:

家長最好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一下,是否有身體疾病引起的,或者是發育遲緩。如果是就需要遵醫囑處理。孩子說話晚還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據相關報道指出,遲說話現象也有家庭史。

2、家庭語言環境影響:

排除生理方面的原因。孩子說話晚就是因為孩子成長的環境中,缺少必要的語言刺激。豐富的語言刺激是保證孩子語言中樞正常發育的重要條件。1歲之前是孩子語音發展的主要時期,1-2歲是詞彙發展的主要時期,在這些重要時期,如果父母家人忽視與孩子的交流,很少與之說話,那麼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語言刺激,便無法形成很強的語音意識,就會導致說話延遲。

還有一個原因是家庭成員使用多種方言跟孩子說話,這也有可能會增加孩子形成一致的語音意識的難度,使孩子產生混淆和困惑,造成說話延遲的現象。

孩子說話的早晚,是孩子語言發展存在著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受生理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如果家長排除了孩子是生理疾病方面的問題,那麼在平常就要注意加強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刺激,促進孩子早日開口說話。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幫助孩子早日說話:

1、平常與孩子講話時,儘量使用標準的普通話。不要使用多種方言,適當減緩語速,注意發音和用詞的準確性。

2、平時注意增加與孩子的對話交流。與孩子交流時,最好與孩子面對面平視。在孩子還不能或較少開口說話時,允許孩子通過手勢或眼神等進行交流。

3、當孩子慢慢有說話的跡象或意願時,家長要多鼓勵孩子使用語言表達。要有耐心,不能因為孩子講話較慢而著急替孩子說出來,或者孩子還沒說完就直接打斷,滿足寶寶的願望。要給孩子學習說話的機會。

4、從多方面促進孩子說話的機會,多練習。孩子一般都喜歡有韻律感的東西,家長可以給孩子聽簡短的、節奏感較強的兒歌,鼓勵孩子跟著唱,家長也跟著孩子一起唱,帶動孩子的積極性。利用親子繪本或有圖畫的故事書,注意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多次重複講述,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就能慢慢講出來。

孩子3周半左右,只會叫媽媽,表明孩子的語言發展情況相對落後,這時家長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平時在家多與孩子交流,給孩子豐富的語言刺激,才能促進孩子更快地學會說話。這樣孩子進入幼兒園以後,才能更好的與老師或小朋友們交流,表達自己的需求想法,才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楚媽育兒


這位媽媽,看到你這個標題我就很揪心,三歲半了只會叫媽媽,從嬰幼兒發育標準來看,是有問題的,這樣說,請你不要生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能引起重視。

嬰幼兒的語言爆發期是兩歲左右,如果兩歲了都還只是叫媽媽其他啥都不說,就應該重視了。

請儘快帶到醫院聽醫生的分析,進行專業的人工干預。你強行把他送到幼兒園,他無法融入周圍小朋友的交流圈子,會導致他更孤獨,更不願意開口說話。


Ayan生活領域


我認為客觀的看待問題,每個孩子有說話早有說話晚的情況,他會有自己的適應能力和應對辦法,如果要是老操心,那是永遠操心不完的,現在操心孩子只會叫媽媽,以後操心孩子學習,說誰家孩子學習如何如何,這樣永遠比來比去,是到不了盡頭的!!不管孩子怎麼樣,儘量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因為他在出生到現在一直是媽媽陪的時間多些,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總會自己去面對一些事情,自己去學習和承擔!作為父母只是給他提些建議和意見,剩下的路需要他自己去走!父母幫不了孩子一輩子,只要他開心快樂,三觀正,那就好!因為咱們只是他父母,有一定義務撫養到成人,但是沒有權利去讓他做父母沒有做過的事!所以一切一切就是適當學會放開,教的戲唱不得!也許你不知道孩子趁著父母沒在的時候,會做一些讓大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每個孩子都很聰明滴哦!


月嫂的小生活


孩子三歲半了還只會喊媽媽,說明孩子的整個前期語言發展可以說是沒有發展!白白浪費了孩子前期的語言敏感期,如果排除孩子身體健康問題,做家長的應該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育兒能力及作為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陪伴以及科學帶養是完全不夠的。

建議先帶小朋友去醫院檢查排除一下先天問題,如果排除了可以考慮給孩子報個早教班,增加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多給孩子增加認知水平,比如日常生活物品要反覆告訴孩子名稱,顏色,形狀,用途等等,不能再玩任何電子產品,電子產品沒有交流,對孩子語言發展不利,培養讀繪本的習慣。給足孩子愛與安全感,儘量不要讓兒童產生我不如別人的想法,保障心理健康發展!要說的太多,父母親真的要多用心多努力,不要只顧自己工作娛樂。有很多家長是自己玩手機,孩子也玩手機。錯失了相互語言交流以及親子情感的有效鏈接!希望可以幫到你,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