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永遠都忘不了尹瑞娟聽著收音機,伴隨著《是否》這首音樂,獨自一人翩翩起舞時的樣子,在這落寞的舞蹈中,是第二天干脆利落的穿著警服子承父業,騎著自行車上班的決定。她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我們又何嘗不是在某一瞬間,做出這樣人生巨大的決定,雖然萬般無奈也只有這樣了。青春就這樣悄然逝去,理想,等待的心沒有回應。

《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站臺》是賈樟柯導演《故鄉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2000年拍攝,地點同樣是賈導的老家山西汾陽。故事講述了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縣文工團一群年輕人在改革開放這個突然的時代洪流中,前後所經歷的迷茫頹廢,選擇與內心掙扎。

《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故事一開始就是縣文工團的慰問演出,演出完,在伴隨著一群年輕人模仿汽笛聲的轟隆轟隆的聲音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群年輕人蓬勃的朝氣,躁動的青春。緊接著隨著故事的開展,我們就看到青春裡的煩惱與抉擇。

故事主要圍繞著幾個主角展開,崔明亮,尹瑞娟,鍾萍,張軍。他們都是縣文工團的演員。這裡有兩條感情線,一是崔明亮與尹瑞娟感情沒有確定的線,一是鍾萍與張軍確定戀愛關係的線。改革開放之前,他們屬於公職人員,每個月按時發工資,就像劇裡崔明亮開玩笑對他媽說的,“你不養我,還有共產黨養我呢”。他們現在還沒有太大的煩惱,每天不去演出的時候就是在文化館排練,偶爾受下領導的思想教育。閒暇時間在縣城裡逛蕩,約看電影,或者聚在有電視人家看電視。

《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最大的煩惱是感情問題。崔明亮追尹瑞娟,尹瑞娟的父親並不同意。尹瑞娟生活在單身家庭,是父親一手帶大的,深知父親的不容易。而且我們從鍾萍後來的話說:“尹瑞娟這個人,其實心氣挺高的,她還偷偷報過省歌劇院呢。”我們能感受到她迫於各方面一直是猶豫不定的心情。崔明亮最為苦惱。

《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鍾萍張軍這一對,就比較開放新潮了,不管是穿著還是行為。一開始就是感情非常好,每天拌嘴玩鬧。最大的煩惱是意外懷孕,在那個年代是天大的事,這也是第一次他們的感情面臨的巨大挑戰,也是後來兩人感情問題導火索之一。


《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就這樣在每天這些煩惱下,改革開放的大潮悄然來臨了,等待每個人的是新的命運,新的抉擇。縣文工團跟隨當下政策,改個人承包制了。誰有錢就可以承包,員工願意跟就跟,不跟就要自謀發展了。文工團由一個本先在團裡搞電工的人承包,他們要下鄉去有人願意花錢的地方演出賺錢。沒有人發工資了,要靠自己了。本先是如此體面的工作,不用太發愁,現在等待他們的是未知,是不安,也有新的憧憬。尹瑞娟沒有去,她要照顧她的父親。

電影的高潮是被承包的文工團出門在外謀生演出的路上,卡車壞在了半路上,伴隨著《站臺》這首歌,“孤獨的站臺,寂寞的等待......”,他們聽到了真正的火車轟隆聲,鍾萍、張軍、崔明亮等人飛快地奔跑去追趕火車。每次看到這點都深深感動,我第一次看見火車也是那樣激動,火車代表著希望,給自己好像哪都能去的錯覺。

《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外出演出賺錢並沒有那麼容易,一開始還算容易些,雖然要看人臉色,有時遇到當地的地痞流氓,但還是有人看的。等每年每年,新的潮流越來越多,看的人越來越少。尤其還有電視的新起,謀生並沒有那麼容易。忘不了在路邊搭的高臺子,那兩個女孩邊跳邊唱的《路燈下的小女孩》,下面是呼嘯的車和路人,沒有人看。屬於他們的文工團那個自由自在的時代結束了。他們要開始新的謀生了。

《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情節,鍾萍張軍在外面演出住旅館時,有次被警察拷問,兩人的感情再一次受考驗,最終鍾萍不辭而別,遠走他鄉不見了。有的人感覺註定要在一起的反而沒有走到最後,成長就是如此無奈。故事的最後是尹瑞娟抱著孩子逗孩子玩,一旁是曬著太陽打盹的崔明亮,這時隨著開水壺的響聲,我們好像聽到了火車的汽笛聲。有人說,沒了青春的人,總愛飯後打個盹。

《站臺》成長的痛你經歷過嗎?

“是否這次我將離開你,是否這次我將不再哭,是否這次我將一去不回頭,走向那條慢慢無止境的路”,每次聽這首歌,都能想到開頭那個場景。想起自己的青春抉擇,想起那時自己不安的等待的心。誰又能避免這種成長的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