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解讀,中國式教育扼殺"成長"的搖籃

狗十三在海報上的寫法都是狗13,諷刺效果一目瞭然。

《狗十三》解讀,中國式教育扼殺

從名字看,我還把它誤解為和忠犬八公類似的電影,電影最後屏幕中的一行字是:本片抵制所有虐狗行為,致敬所有愛狗人士。

你以為它是講狗,當然沒那麼簡單狗是引題,十三是成長,狗十三是偽善的成人世界。這是屬於一個時代的殘酷青春,其中的親切感和孤獨感似曾相識。, 因為它的真實性,所以覺得字字誅心,每一幀都是把生活赤裸裸地放在你面前,血淋淋。

少女李玩,父母離異,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父親再娶,繼母又生一子。父親為了討好李玩,特意送了他一條狗,李玩給狗取名為"愛因斯坦"。(這不僅只是個"洋名字"而已,什麼樣的13歲女孩,會給自己的小狗取名愛因斯坦呢?實際上,正是這位偉大科學家提出的相對論,才是支撐平行宇宙觀點的重要基礎。而平行宇宙,也正是李玩思夜想的。除了平行宇宙的涵義,"愛因斯坦"這一名字也包含了李玩面對成長,面對諸多細微事物的不解。當她找不到出路,只有尋求更宏觀的陪伴,這也是她的孤獨所在。)但看下來,李玩的親人們幾乎只給了她物質上的幫助,李玩在想什麼,他們從來不在意。從一開始爺爺嘴裡的"李玩是個女子,所以名字隨意,但男孩子就要認真起名字"的諷刺。

《狗十三》解讀,中國式教育扼殺

父親強迫李玩報她不愛的英語補習班。到父親和奶奶從來不知道她不能喝牛奶。因為爺爺弄丟了狗,李玩開始發瘋般的找狗,家人為了讓這個事情儘早的結束,又買了一條新狗來騙李玩這是愛因斯坦,但李玩很清楚,這壓根不是愛因斯坦,她仍然繼續找狗。為了找狗,爺爺被她推倒傷到腳踝,奶奶半夜出去找她差點走丟,她當著父親的面挑釁式的喝酒。

找愛因斯坦的事情被父親以一頓暴打併且強迫給爺爺奶奶道歉結束。這頓暴打,幾乎讓李玩開始了與父親真正的隔閡。(攝影師跟女兒一起"捱打"影片的第一個高潮來自父親對女兒的對待很多觀眾在看到這場戲時或落淚,或不忍。實際上這場戲原本攝影指導羅攀是用肩扛移動鏡頭一鏡到底的,但後期被導演曹保平進行了再度剪輯。回憶起那場父親果靖霖情緒爆發的戲份,羅攀表示:"那場戲我是第一個見證者,扛著攝影機我都害怕,拍攝時還被踢了一腳。"連攝影師都"不放過",可見對於這場戲的詮釋,演員們有多投入。)待李玩洗完澡,父親也冷靜下來,他讓李玩坐在他腿上,輕聲安慰並向她道歉。典型的"打一個巴掌再給個甜棗吃"。(

父親向女兒道歉父親對女兒行為過後進行主動"和解",然後落淚道歉,讓很多觀眾驚訝,甚至高呼:"這個世界太瘋狂!""在中國,一個父親怎麼會對13歲的女兒道歉呢?"實際上,這一幕也是曹保平導演特意為之的,在他看來,是"現實又具有詩意的"。再多想一些,李玩老是念叨平行宇宙,暢想另一個空間的自己。誰又能確認,這一幕父女和解是真實發生的?難道不是平行宇宙裡,女兒內心的美好向往呢?

《狗十三》解讀,中國式教育扼殺

李玩知道,小孩子說的話,在大人眼中從來都不重要,又或者說,她作為女孩子來講,在家人眼中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她學不來像她表姐那樣,學會察言觀色的幫助家人一起騙她新買的狗就是愛因斯坦。李玩幾乎和家人都成了敵人,她的反抗也不過是關上門開著大音量的搖滾罷了。她偏執,任性,傷害到了身邊的人,這看似荒唐的做法只是為了尋找到愛因斯坦,因為在她一個人痛苦的度過這百無聊賴的日子的時候,只有一條狗來伴其左右,她也想不明白為何家人不幫她一起去找狗,反而用一個一個的謊言去糊弄她。待到李玩逐漸開始接受了新狗的時候,她也是逐漸接受了要學會虛假的過程,她貌似明白了有些事,不一定非要找到真像,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與家人對待李玩無所謂的態度相比,可以看到,他們對弟弟的溺愛用肉眼可見,弟弟過生日,所有人聚到一起給弟弟唱生日快樂歌,任把李玩拋到一邊,弟弟拿著棍子去打破奶奶的頭,打爸爸媽媽,去打新買的狗,得到的只是家人的寬容和原諒。

《狗十三》解讀,中國式教育扼殺

而新的狗也沒留住,在傷到弟弟後,繼母大發雷霆的要求李玩父親把狗送到狗肉火鍋店,這時的李玩還是哭著求父親,不管這條狗是不是愛因斯坦,對李玩來說都是一種陪伴的救贖,但狗還是被送走了,只不過送到了流浪狗收容站。連續兩條狗的離開讓李玩心中的壓抑始終得不到爆發,她與父親少有的溫馨畫面是她得了獎父親承諾要帶她去天文展覽時候,卻因為一個父親上司飯局被拒絕,當她在飯局上被父親要求著給上司敬一杯酒時,我們可以看到多麼的諷刺,她獨自一人喝酒時被父親辱罵,卻為了討好上司而巴不得女兒喝酒。

《狗十三》解讀,中國式教育扼殺

電影接近片尾時,她和表姐在街上散步看見了一條長得很像愛因斯坦的狗,表姐迫不及待的拉著她要去認狗,她卻只是淡淡的說認錯了,不找了,李玩心裡明白,那可能就是愛因斯坦,但她也明白,找回來又如何?重新回到她的家庭裡,愛因斯坦是不會被善待的,就像奶奶的那句"人住的地方怎麼能住畜生?"在她被保送了重點高中後,父親等人為她慶祝,一位長輩給她點了紅燒狗肉,所有人都在看著她,以為她會爆發不會吃,但她還是擠出了笑容艱難嚥下,她咀嚼著狗肉,也咀嚼下了單純和天真。

倘若有一天,長大成人的李玩在街上再次碰到衰老的愛因斯坦,狗還是那條狗,人卻不是原先那個人了,李玩也會不會想起,在以前的某個深夜裡,孤獨又無助的她被父權碾壓了天性,只能靠痛哭流涕的死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