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副總裁:成長,就是在自己破碎後不斷重建

阿里巴巴副總裁:成長,就是在自己破碎後不斷重建

奇葩說第四季最後一期節目,辯題是——我們都終將變成我們自己討厭的人,這是一件壞事嗎?

我們為什麼會變成自己討厭的人?馬薇薇說,因為我們要活著,所以不得不成長,不得不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我們原本是個天真單純的人,因為遭遇了欺騙和挫折,最後變成了一個會演戲的複雜者;索馬里戰區的小孩,原本是被侵害的人,最後卻自己拿起了槍支,開始上戰場殺人。如果可以選擇,我們寧願不成長,永遠做一個小孩。

阿里巴巴副總裁:成長,就是在自己破碎後不斷重建

羅胖羅振宇在最後結辯的時候說,成長就是主觀世界遇到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溝,你掉進去了叫挫折,爬出來了叫成長。

成長就是遇到一件事,你無法接納,然後你整個心理人格都碎掉了,整個自己碎掉了,然後把那個你原來討厭的東西與碎片重組,形成一個新的你。

我們每一次自己碎掉的時候,我們就面臨一個選擇,我們要不要把那個我不喜歡的東西放進來。第一種就是你碎掉,你覺得自己很可憐,向周圍所有人討要憐憫;第二種是當你碎掉了,你迅速把碎片撿起,加進你討厭的東西,迅速重建自我。

阿里巴巴副總裁:成長,就是在自己破碎後不斷重建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失敗是件羞恥的事情。然而失敗是成長的宿命。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民明說:“一個人在阿里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與系統、與客觀現實碰撞。在這個過程裡會不斷地碎掉,然後重建。在每一次重建裡,擴大自己的邊界,容納進來更多的真實的東西,就能掌控更多東西。

那一個人怎麼能有領導力——認知現實的能力呢?他說:就是會遇到事情,碎掉,然後再重建。

阿里巴巴副總裁:成長,就是在自己破碎後不斷重建

阿里人力有一個高頻詞是“聞味道”。王老師說,和一個人只需要談一談,就可以聞出味道。馬上做出判斷,這個人在阿里呆不了1年,能呆3年,還是大概能呆到5年以上。

一個帶有自己固有能力和認知的新人進入阿里的大系統,第一年,是給系統提供養分的。如果你能夠在阿里系統的衝撞裡,打開自己的邊界,與阿里的系統連接共生,3年後,你就可以從系統中得到養分。

阿里巴巴副總裁:成長,就是在自己破碎後不斷重建

破碎,才是成長的關隘。

當你疼痛的時候,應該意識到,疼痛是因為有不一樣的東西,在碰撞你。要把握疼痛的時刻,這時領悟到的東西才是深刻的。

萊安納德·科恩,曾說,萬物皆有裂縫,那又怎樣,裂縫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在你破碎的時候,告訴你,破碎是必然的。每一個能做大事的人,都經過無數次破碎,然後一次次的重建裡,自己的主觀世界與自己要征服的客觀世界漸漸融合,然後人劍合一。

碎掉,是上帝的饋贈。

阿里巴巴副總裁:成長,就是在自己破碎後不斷重建

From the flu just hot te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