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學習高手?——《刻意練習》讀書筆記


怎樣成為學習高手?——《刻意練習》讀書筆記


昨天同事第三次考科目二,為了這次考試,她每天七點就到車場練車,比誰都努力。按道理來說,她已經考過兩次了,練習的時間也不短,可還是掛了!別人考一次就成功,而她卻連連失敗!

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很好掌握一個技能?或者說怎樣才能成為某一個領域的高手呢?

一般的答案是,要努力去練習,時間長了自然就可以成為高手。

然而這是大錯特錯的!

《刻意練習》這本書給出了一個正確的答案,要想成為某一個領域的高手,或者說要想更好學習和掌握某一項技能,必須要刻意練習才可以!


如何做到刻意練習呢?


第一,要有目的的練習


我們很多的練習都是單純的重複性練習,以為只要練習的夠多夠久,就可以成功。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做菜做了十幾年的人很多,但是成為傑出的大廚的人很少;開車開了十幾年的人很多,但是成為技術高超的車手的人很少~~


因為這都是單純的無目的的練習,對於技術本身沒有任何的提高。

有目的的練習包含:


a定義明確的目標

b保持專注

c包含反饋

d 走出舒適區


作者和一個大學生史蒂夫做了一個記憶數字的訓練,經過訓練,史蒂夫由原先的只能記7個數字,到後來能夠記82個數字,用的就是有目的練習。


史蒂夫先給自己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每一次記憶都要比上一次多記一個數字。


在練習的過程中,他始終保持專注,有時候會拍桌子來提升注意力。


訓練中如果記憶錯誤,史蒂夫就會分析錯誤的原因關鍵點,並且改進自己的記憶方式。


如果史蒂夫記憶錯誤,作者就會減少兩個數字,讓史蒂夫記憶。如果記憶成功,作者就會再加一個數字,始終要讓史蒂夫走出舒適區。


史蒂夫就是利用有目的的練習成功提升了自己的記憶力,並且達到了高手的水平!


有目的的練習是刻意練習的第一步。


第二,人的大腦可以被塑造


作者舉了倫敦出租車司機作為例子。


因為倫敦的路況很複雜,導航系統用不了,只能靠司機用腦子記,這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


作者用這個例子表明,人的大腦是可以被重塑的。


a要重塑大腦,必須走出舒適區。人體本身就趨向穩定性,所以適當走出舒適區,給自己一些挑戰,打破原來的平衡,人體會自己提升來保持穩定平衡,人的能力由此得到提升。但是挑戰也不能太大。


b訓練的結果也受到年齡的影響,年齡越輕效果越好。


c發展大腦某一部分,也得付出一點代價,另一部分就會表現得比較差


d 要持續練習才能保持成果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人的大腦和能力是可以被塑造的,不要被自己先天的不足所限制,要勇於突破自己,塑造自己!


怎樣成為學習高手?——《刻意練習》讀書筆記


第三 心理表徵


刻意練習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要幫助我們建立心理表徵,什麼是心理表徵呢?書中給出的定義是“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


為了解釋這個定義,作者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我們一說到蒙娜麗莎,腦子裡就會浮現出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個就是心理表徵。


換一個說法,比如一提到你的家,你的腦海裡立即會浮現出你家的畫面出來,這個就是家給你的心理表徵。


心理表徵有五個好處:


1 有助於尋找規律

2解釋信息

3組織信息

4 制定計劃

5高效學習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國際象棋大師阿廖欣,他可以不看棋盤,僅憑記憶跟別人下棋,也就是所謂的“盲棋”。還可以同時跟多個人下。


這個就是利用刻意練習建立了心理表徵,他們不是靠記憶去記棋招,而是利用練習,使自己能夠掌握棋子的規矩。只要一看棋子,就可以知道雙方的優劣勢。


這個就是心理表徵的強大之處。


第四 黃金標準


這章正式講到了刻意練習,什麼是刻意練習呢?總結書中的意思,給出的定義是:在一些合理發展的領域或行業,需要有一位達到一定水平的導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佈置作業,使學生得到提升。這種練習就叫做刻意練習。


並且學生們還理解這些表現最傑出者在哪些方面表現卓越。因為刻意練習也是一種有目的的練習,而且知道該朝什麼方向發展,以及如何去達到目標。

可以看出:

1刻意練習的最佳適用範圍是得到合理發展的領域或行業。但並不是說沒有合理發展的領域或行業就不可以用刻意練習,

在這些領域,刻意練習可以讓你更好的得到進步。

2需要一位有相當成就的導師,可以幫學生制定計劃作業。

3學生了解導師在哪方面的成就卓越。


4刻意練習也是有目的的練習。


刻意練習有七個特點:


1 刻意練習發展的技能,是一套成熟的技能,也就是有一套有效的訓練方法的技能。訓練方案由導師來制定,因為導師熟悉這個領域的傑出人物的能力,也知道如何最好的提升那種能力。


2 刻意練習必須走出舒適區,學生應當不斷嘗試剛好超出自己能力的事物。


3 刻意練習有明確的目標,導師會把大目標分解成一系列的小目標,並制定計劃,學生通過完成一系列的小目標,累積就得到大變化。學生也可以知道自己通過練習得到提高。


4 刻意練習必須保持專注,學生必須根據導師給出的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


5 刻意練習包含反饋,並且做出應對改進。早期的反饋和應對由導師指出,後期學生必須自己做出反饋和應對。


6 刻意練習產生有效的心理表徵,也依靠心理表徵,兩者相輔相成。


7 刻意練習關注過去已經獲取的技能,並且針對性的提升這種技能的某些方面,這種改進和提升隨著時間的積累將會有卓越的表現。


第五 在生活中運用刻意練習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運用刻意練習原則呢?

首先,你要找到一位好導師,如何尋找呢?


1 好導師不需要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但是在領域內有所成就,他可以引導你達到他或者他的學生曾經到達的水平。如果你是初學者,那麼導師只要具備熟練的技能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有一定的基礎,那就需要更好的導師。


2 好的導師在領域內的教育有足夠的經驗和技能,能夠很好的教學。可以調查這位導師的學生,學生最好是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的,看看導師的教學成果如何。


3 可以在網上查看導師教學的評價,現在是知識付費時代,很多線上課程都有評價,但是要著重看那些描述學生是得到了什麼進步收穫,克服了哪些障礙的內容。


4 要查詢導師訓練的情況。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部分時間的練習都是自己在做的,所以導師應該在上課時不僅教導學生如何練習。還要教學生如何識別反饋,以便產生有效的心理表徵。


現實中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找不到好的導師,那麼這時怎麼辦呢?

可以給自己設計訓練,這是要注意三個要點:專注,反饋,糾正。

把技能分解成一些組成部分,以便自己一個一個去練習,糾正。


其次是要專注,只有專注的練習才是有效的。一開始可能沒辦法長時間專注,可以縮短專注的時間,適應之後慢慢延長。


還有就是遇到瓶頸期時,不要鑽牛角尖,可以嘗試用別的方法去突破。


因為一個技能是由很多方面組成的,訓練的成果不好可能是自己擅長其中一部分,而不擅長另一部分,只要提升自己不擅長的部分就可以突破瓶頸期。


最後就是要保持自己的訓練動機,很多人只是三分鐘熱度。而要打破這個魔咒,就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


1 弱化停下來的理由,增加前進的傾向。

2 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可控的小目標,每次只關注完成一個小目標,每完成一個,就給自己一點獎勵。


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我們眼中的天才,都是利用刻意練習原則訓練出來的,比如書中所寫的莫扎特。


所以,我們如果想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大牛,請記住:盲目努力不可取,刻意練習是真理!


怎樣成為學習高手?——《刻意練習》讀書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