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学习高手?——《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怎样成为学习高手?——《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昨天同事第三次考科目二,为了这次考试,她每天七点就到车场练车,比谁都努力。按道理来说,她已经考过两次了,练习的时间也不短,可还是挂了!别人考一次就成功,而她却连连失败!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很好掌握一个技能?或者说怎样才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高手呢?

一般的答案是,要努力去练习,时间长了自然就可以成为高手。

然而这是大错特错的!

《刻意练习》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要想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高手,或者说要想更好学习和掌握某一项技能,必须要刻意练习才可以!


如何做到刻意练习呢?


第一,要有目的的练习


我们很多的练习都是单纯的重复性练习,以为只要练习的够多够久,就可以成功。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做菜做了十几年的人很多,但是成为杰出的大厨的人很少;开车开了十几年的人很多,但是成为技术高超的车手的人很少~~


因为这都是单纯的无目的的练习,对于技术本身没有任何的提高。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


a定义明确的目标

b保持专注

c包含反馈

d 走出舒适区


作者和一个大学生史蒂夫做了一个记忆数字的训练,经过训练,史蒂夫由原先的只能记7个数字,到后来能够记82个数字,用的就是有目的练习。


史蒂夫先给自己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每一次记忆都要比上一次多记一个数字。


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专注,有时候会拍桌子来提升注意力。


训练中如果记忆错误,史蒂夫就会分析错误的原因关键点,并且改进自己的记忆方式。


如果史蒂夫记忆错误,作者就会减少两个数字,让史蒂夫记忆。如果记忆成功,作者就会再加一个数字,始终要让史蒂夫走出舒适区。


史蒂夫就是利用有目的的练习成功提升了自己的记忆力,并且达到了高手的水平!


有目的的练习是刻意练习的第一步。


第二,人的大脑可以被塑造


作者举了伦敦出租车司机作为例子。


因为伦敦的路况很复杂,导航系统用不了,只能靠司机用脑子记,这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


作者用这个例子表明,人的大脑是可以被重塑的。


a要重塑大脑,必须走出舒适区。人体本身就趋向稳定性,所以适当走出舒适区,给自己一些挑战,打破原来的平衡,人体会自己提升来保持稳定平衡,人的能力由此得到提升。但是挑战也不能太大。


b训练的结果也受到年龄的影响,年龄越轻效果越好。


c发展大脑某一部分,也得付出一点代价,另一部分就会表现得比较差


d 要持续练习才能保持成果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的大脑和能力是可以被塑造的,不要被自己先天的不足所限制,要勇于突破自己,塑造自己!


怎样成为学习高手?——《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第三 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要帮助我们建立心理表征,什么是心理表征呢?书中给出的定义是“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为了解释这个定义,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一说到蒙娜丽莎,脑子里就会浮现出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个就是心理表征。


换一个说法,比如一提到你的家,你的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你家的画面出来,这个就是家给你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有五个好处:


1 有助于寻找规律

2解释信息

3组织信息

4 制定计划

5高效学习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国际象棋大师阿廖欣,他可以不看棋盘,仅凭记忆跟别人下棋,也就是所谓的“盲棋”。还可以同时跟多个人下。


这个就是利用刻意练习建立了心理表征,他们不是靠记忆去记棋招,而是利用练习,使自己能够掌握棋子的规矩。只要一看棋子,就可以知道双方的优劣势。


这个就是心理表征的强大之处。


第四 黄金标准


这章正式讲到了刻意练习,什么是刻意练习呢?总结书中的意思,给出的定义是:在一些合理发展的领域或行业,需要有一位达到一定水平的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布置作业,使学生得到提升。这种练习就叫做刻意练习。


并且学生们还理解这些表现最杰出者在哪些方面表现卓越。因为刻意练习也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而且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去达到目标。

可以看出:

1刻意练习的最佳适用范围是得到合理发展的领域或行业。但并不是说没有合理发展的领域或行业就不可以用刻意练习,

在这些领域,刻意练习可以让你更好的得到进步。

2需要一位有相当成就的导师,可以帮学生制定计划作业。

3学生了解导师在哪方面的成就卓越。


4刻意练习也是有目的的练习。


刻意练习有七个特点:


1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一套成熟的技能,也就是有一套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训练方案由导师来制定,因为导师熟悉这个领域的杰出人物的能力,也知道如何最好的提升那种能力。


2 刻意练习必须走出舒适区,学生应当不断尝试刚好超出自己能力的事物。


3 刻意练习有明确的目标,导师会把大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小目标,并制定计划,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小目标,累积就得到大变化。学生也可以知道自己通过练习得到提高。


4 刻意练习必须保持专注,学生必须根据导师给出的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


5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并且做出应对改进。早期的反馈和应对由导师指出,后期学生必须自己做出反馈和应对。


6 刻意练习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也依靠心理表征,两者相辅相成。


7 刻意练习关注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并且针对性的提升这种技能的某些方面,这种改进和提升随着时间的积累将会有卓越的表现。


第五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原则呢?

首先,你要找到一位好导师,如何寻找呢?


1 好导师不需要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但是在领域内有所成就,他可以引导你达到他或者他的学生曾经到达的水平。如果你是初学者,那么导师只要具备熟练的技能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有一定的基础,那就需要更好的导师。


2 好的导师在领域内的教育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能够很好的教学。可以调查这位导师的学生,学生最好是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看看导师的教学成果如何。


3 可以在网上查看导师教学的评价,现在是知识付费时代,很多线上课程都有评价,但是要着重看那些描述学生是得到了什么进步收获,克服了哪些障碍的内容。


4 要查询导师训练的情况。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部分时间的练习都是自己在做的,所以导师应该在上课时不仅教导学生如何练习。还要教学生如何识别反馈,以便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


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找不到好的导师,那么这时怎么办呢?

可以给自己设计训练,这是要注意三个要点:专注,反馈,纠正。

把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自己一个一个去练习,纠正。


其次是要专注,只有专注的练习才是有效的。一开始可能没办法长时间专注,可以缩短专注的时间,适应之后慢慢延长。


还有就是遇到瓶颈期时,不要钻牛角尖,可以尝试用别的方法去突破。


因为一个技能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训练的成果不好可能是自己擅长其中一部分,而不擅长另一部分,只要提升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就可以突破瓶颈期。


最后就是要保持自己的训练动机,很多人只是三分钟热度。而要打破这个魔咒,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弱化停下来的理由,增加前进的倾向。

2 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控的小目标,每次只关注完成一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就给自己一点奖励。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我们眼中的天才,都是利用刻意练习原则训练出来的,比如书中所写的莫扎特。


所以,我们如果想成为某一个领域的大牛,请记住:盲目努力不可取,刻意练习是真理!


怎样成为学习高手?——《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