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轉債今日打新 券商年內發債融資超3000億元

外匯天眼APP訊 : 今日,年內首隻由券商發行的可轉債“華安轉債”正式發行,本次計劃發行28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券商通過發債方式已融資超過3000億元。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資本中介業務崛起,券商亟待補充資本抵禦風險增厚收益,“資本為王”已成券商共識。為此,券商“補血”熱情高漲。其中,發行短期融資券已成今年以來券商融資的主力形式,發行比例逐步提升。

华安转债今日打新 券商年内发债融资超3000亿元

華安證券“補血”助力四大業務

可轉債市場當前正值火熱,券商自然不會掉隊。實際上,可轉債市場在2019年就已火了一把,不僅發行規模創新高,中證轉債指數也收貨25.91%的漲幅,這也是近十年來第二大漲幅,此外,可轉債一級市場的打新收益也十分可觀。3月12日將發行的年內首隻券商發行的可轉債“華安轉債”計劃發行28億元。

對於募集資金用途,華安證券表示,本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募資總額28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營運資金,發展主營業務,在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轉股後補充資本金。其中,擬使用不超過10億元用於加大股權投資業務平臺建設;擬使用不超過10億元用於加快打造跨市場、多品種、多策略的自營業務體系;擬使用不超過5億元用於加快境外業務佈局;擬使用不超過3億元用於加快傳統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完善機構業務服務體系。

在此之前,金融信息資訊提供商東方財富曾在今年1月份發行73億元可轉債,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公司全資子公司東方財富證券的營運資金,支持其業務發展,增強其抗風險能力。

短融券融資額佔比升至63%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3月12日,券商年內共計發行證券公司債47只(包含次級債),規模為1098.5億元;發行短期融資券69只,規模為1945億元;發行可轉債28億元。今年以來,僅證券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可轉債三項,券商募資總額已達3071.5億元,同比增長126.85%。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債的佔比已降至35.76%,短期融資券的佔比提升至63.32%。

今年以來,中信證券以發行150億元公司債的融資額遙遙領先;緊隨其後的是中國銀河證券,完成發行100億元公司債;廣發證券位列第三,完成發行95億元公司債。發行規模較大的還有安信證券、申萬宏源,均已完成發行公司債80億元。

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證監會當日發佈的《關於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實施註冊制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公開發行公司債實行註冊制。發改委發佈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企業債券發行實施註冊制有關事項的通知》也規定,企業債發行實行註冊制。值得關注的是,相關政策刪除了公募債“累計債券餘額不超過公司淨資產百分之四十”的規定。對此,平安證券認為,政策的調整表明發改委和證監會已將債券發行的受理和審核權力下放給了更偏市場化的機構,簡化了發行流程,預計審核口徑將有所放鬆,審批效率會更高,有利於提高債券發行速度。另外,刪除對債券餘額的約束,有利於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降低融資成本。

相比公司債,券商年內更加熱衷發行短期融資券。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年內已有28家券商成功發行69只短期融資券,合計發行規模達1945億元,而去年同期券商發行的短期融資券規模僅為380億元,同比大增411.84%。

今年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券商已有7家。其中,招商證券的發行規模達到250億元,規模居首;中信證券緊隨其後,發行規模為210億元;華泰證券位列第三,發行規模為180億元。此外,中信建投、廣發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的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也超過100億元。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短期融資券具備發行門檻較低、週期短,能夠快速補充公司運營資金流動性等特點,是補充券商流動性的重要渠道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