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鳞片可抵挡虎豹攻击却奈何不了人类的猎奇和贪婪

坚硬鳞片可抵挡虎豹攻击却奈何不了人类的猎奇和贪婪

人类新发传染病大多与野生动物有关

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大地,让人们的视角再次聚焦野生动物,从2003年的"非典"到此次疫情爆发,过去十几年间,无数野生动物又悄悄走上人们的餐桌。一部分人对于野味的偏执追求,让更多人陷入了健康危机。于是人们频频呼吁"保护野生动物,拒绝野味,守护健康"。也再度把穿山甲带到了我们的视野中。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穿山甲中分离出的毒株,与新冠病毒毒株相似度达99%。研究人员先分析了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锁定穿山甲为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再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揭示穿山甲中β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70%;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结构;最后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发现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也就是说,穿山甲很可能就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宿主。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要尽量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冥冥之中,大自然似乎又给我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穿山甲,唯一长有鳞片的哺乳动物,虽然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超过4000万年,但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并不多。全世界一共有8种穿山甲,其中4种分布在亚洲,另外4种分布在非洲。现在只知道它们的习性很不一样,有些偏爱干燥的环境,有些擅长爬树。我们最熟悉的,是曾在国内广泛分布的中华穿山甲。穿山甲是夜行性动物,偏好在地上活动,但遇到危险时也会用爪和尾巴爬树。它全身布满鳞片,长得像只冷血动物,但穿山甲其实是唯一一种长有坚硬的、板状鳞片的哺乳动物。仔细了解它的话,你会发现穿山甲其实特别可爱。比如,为了保护脚掌,穿山甲行走时会收起爪子。"握拳行走",走起来路来就像一只匍匐前进的霸王龙,两只前爪一直处于悬空状态。穿山甲身上那天然的铠甲,就是它生存的依靠。只要有危险,穿山甲就会缩成一团,变成一只紧闭的球,身上的鳞片仿佛锁子甲一般牢牢保护着自己。大自然的捕食者几乎不可能弄穿这层硬壳,它甚至可以抵御狮子、老虎和豹子这些顶级猎手的牙齿。国内穿山甲研究指出,穿山甲的进化程度低,是哺乳动物中较为原始的一种,不会叫,也没有牙齿。尽管前足中趾爪尖尖的,也只是用来刨土打洞;就算试图逃跑,拖着重重的大尾巴速度也不快。一旦遇到危险,只会卷成一个球形静待原地,"它很弱,没有任何攻击能力,很容易被捕捉,所以容易濒危。"


坚硬鳞片可抵挡虎豹攻击却奈何不了人类的猎奇和贪婪

穿山甲被盗杀

虽有"铠甲",却难逃被盗猎的命运。一个沉重的数据:穿山甲是世界上被走私贩卖最多的哺乳动物。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估计,在过去10年中,一共有100万只穿山甲被捕杀贩卖,相当于每5分钟就有一只穿山甲被捕捉。带来杀身之祸的,正是它身上的铠甲和 莫须有的"养生",功效不明的"通乳",以及一时的口腹之欲。穿山甲的鳞片被当作珍贵的药物——即使后来的分析证明,穿山甲鳞片的成分并没有特别之处,主要成分为β-角蛋白,换句话说,跟人的指甲、头发并没有太大区别。其实,关于穿山甲的药用价值,中医里也都一直有争议。比如中医经典《药性论》里,就认为它"有大毒"。恐怕,真正让穿山甲陷入危机的,还是人们的猎奇、炫耀的心理和栖息地的破坏。法律禁止、价格昂贵,让穿山甲越是濒危,就越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从而越受非法市场的欢迎。不法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利用中医和营养学的噱头,强行编造出穿山甲肉、鳞、胎、血的保健作用。就在2个月前,2019年12月11日,杭州海关刚刚查处了一宗穿山甲鳞片走私案,涉案穿山甲鳞片共23.21吨,而这还是只是鳞片的重量。

穿山甲虽然可以抵御狮子老虎这样的自然顶级猎手,但面对盗猎者,只会蜷缩成一团的它们脆弱无比,很轻易就能被捡走,这也让它们的野外种群数量下降得格外的快。几十年前,中国还有大量的野生穿山甲种群。上世纪60年代,穿山甲曾广泛出现在中国南方的丘陵山地,有些地方的村民,走路时一不留神都会踩到它们。但现在,即使是最老练的穿山甲盗猎者,一年也只能发现1-2个新洞——这意味着它们的生境已经岌岌可危。据中国穿山甲的研究专家吴诗宝估计,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04年,中华穿山甲共减少了88%-94%,由常见动物变成了极危物种。因为国内穿山甲数目的急剧减少,盗猎者甚至把目光投向了非洲,连食性相似的食蚁兽也遭了殃。如今,在全部8种穿山甲中,分布于亚洲的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都被IUCN列为仅次于灭绝的极危级别,而印度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也属于濒危;它们远在非洲的亲戚,也都是处于受到威胁的易危状态。

现有研究显示,一只穿山甲一年就能吃近700万只蚂蚁,足以保护几十亩山林。它们的觅食洞穴往往较浅,穿山甲不会把一个蚁穴完全吃干净,而是会吃到剩下一半,剩下的蚂蚁种群仍能繁育下去。令人惊讶的是,穿山甲的食物范围甚至超过70种蚂蚁。也就是说,穿山甲是生态链中重要的"掠食者",甚至可以调控蚂蚁和白蚁族群,从而影响整个生态。不止如此,穿山甲使用后废弃的洞穴,往往会被陆龟、啮齿科动物、獾等小型兽类所占据,成为了它们的庇护所。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精妙而又平衡的所在吧。

讽刺的是,现在盗猎者是见过野生穿山甲最多的人——与之相比,在野外工作的生物学家和保护人员,很多都从来没有在野外见过活着的穿山甲。我们对于穿山甲的了解是如此之少,甚至都还不知道它们的野外寿命有多少。它们往往活不到老死,就被盗猎者捕杀了。或许,等不及我们完整了解它,这种温柔又神秘的生物,就真的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坚硬鳞片可抵挡虎豹攻击却奈何不了人类的猎奇和贪婪

穿山甲对整个生态作用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