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羅傑是個懂得戰鬥的藝術家,而拉法是個懂得藝術的鬥士。

——皮埃爾·帕格尼尼(費德勒體能師)


在昨天的文章裡,我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天才之擊》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昨天,我從藝術性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從故事性和人物塑造兩方面來回答第二個問題,與球友們聊一聊這部電影到底述說了什麼樣的故事?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這部電影講述了兩個偉大對手的故事。一個人的曲高和寡,不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對於費德勒和納達爾來說,如果沒有對方,另一個將一騎絕塵,拿到更多的冠軍。然而,沒有對手,便沒有進步;沒有偉大的對手,便很難成就偉大的自己。從一定意義上說,一個人的格局和高度是由他的對手決定的。對手能逼著你成長,逼著你變得更加強大。為了適應和壓制納達爾恐怖的正手上旋,費德勒甚至專門找了個左撇子球員作為練球搭檔。為了擊敗費德勒,納達爾發明了很多新的打法。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兩位球員都在不斷嘗試改變,從沒有停下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沒有放棄臻於至善的夢想。這世間總得有一個人,你打過去的球他都能接得住,你潛心給對手製造出的麻煩,他也總能找出應對之策,這樣的人生才顯得更有意義。如果站在上帝的視角來俯瞰的話,可能是費德勒太過強大,所以上帝才造出了納達爾前來擊敗他。在冥冥之中,費納二人之間就是彼此制約彼此成就的宿命關係,這是網球之幸、球迷之幸,兩位偉大的對手讓這項運動散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這部電影記敘了一場經典的戰役。生、死、愛,這是文學和藝術的三大永恆主題,而爭鬥則是將三者連接起來的紐帶。在和平時代,體育比賽事實上已經成了戰爭的替代品,我們在記敘比賽時也喜歡用戰爭方面的字眼,比如將球員之間的競爭說成是“戰鬥”,將精彩紛呈的比賽描述為“慘烈”,將一邊倒的比賽形容為“屠殺”。《天才之擊》這部電影記載的就是一場經典的網球戰役。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在這場戰役打響之前,費德勒已經在溫網豪取了5連冠,正在向恐怖的6連冠衝擊,試圖繼續捍衛自己的榮譽和地盤。而納達爾正如日中天,在法網豪取了4連冠,且連續兩年殺入溫網決賽最終負於老對手費德勒,可以說納達爾這次是攜雷霆萬鈞之勢,欲來溫網開闢新的疆域。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這場戰役的經典之處還在於,明明我們已經知道了結果,在回看時依然很緊張。就好比已經笑過一次的相聲段子,如果我們再聽時依然被逗得捧腹,那就說明這是一個經典的好段子。這場比賽的結果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盡人皆知,可我們在觀看過程中仍緊張得不行。此外,兩次下雨中止比賽、費德勒絕境逆轉進第五盤、納達爾勝利後爬過牆頭進入球員包廂與團隊成員擁抱慶祝,這些都已經成了網壇歷史上的經典。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對絕代雙驕。費德勒是散發藝術氣息的草地王子,他球風華麗,動作如行雲流水,讓人誤以為他做什麼都毫不費力。納達爾是鬥志高昂的紅土猛士,他孜孜以求,為了每一分拼盡全力,讓人忽視了他的低調謙遜。與很多領域一樣,體壇也總是存在雙雄,兩人勢均力敵,兩人惺惺相惜,兩人亦敵亦友。如果有一方退役或發生傷病暫時離開賽場,那另一方沒有了敵手的壓迫和追趕,反倒可能出現競技狀態和水平的下滑,而這對於廣大球迷,甚至這項運動本身來說,也是比較大的損失。費德勒與納達爾,好比網壇上一代的桑普拉斯和阿加西,也好比羽毛球界的林丹和李宗偉。絕代雙驕們的經典比賽,已經無關勝負,只事關個人的榮譽。而對於觀眾來說,無論哪一方贏都是可以接受的,他們只要能看到一場經典的對決就可以了。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就電影本身來說,沒有任何演員能飾演費德勒和納達爾這樣的絕代雙驕,唯有讓他們出演自己。想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陳可辛拍的《李娜》,這部電影據說已經殺青,計劃在今年上映。片中的青少年李娜由美籍華裔女子網球運動員張欣兒出演,胡歌飾演李娜的丈夫姜山,而成年李娜扮演者至今沒有正式官宣。如果李娜不能在片中飾演自己的話,電影的效果和反響就很難比得上《天才之擊》。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這是一部承上啟下的網球電影。如果你看網球的時間足夠早的話,那你欣賞《天才之擊》這部紀錄片時就會自然想到另外一場關於網球的電影,那就是《博格對戰麥肯羅》。這部電影於2017年上映,講述的是從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初期男子網壇的麥肯羅和博格之間的多場經典比賽。這二人也堪稱為那個時代的“絕代雙驕”,麥肯羅球風犀利,經常與裁判、對手、甚至現場觀眾發生爭吵,被稱為“壞小子”,以脾氣性格火爆聞名。而出生於北歐瑞典的比約·博格卻剛好相反,他沉著冷靜,素有“冰人”的稱號。這一對“冰與火”在溫布爾頓進行一場大決戰。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這部電影上映一年後,《天才之擊》才開始上映。似乎溫網從來都不缺白衣白衫的絕代雙驕,也總能上演一場又一場史詩般的經典對決。1980年的麥肯羅和博格的對決,被拍成了一部電影;2008年的費德勒和納達爾的對決,也被拍成了一部電影。照著這個思路想下去,2019年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的對決,也是5盤大戰,也是一場史詩般的對決,不知道會有哪個導演來拍這場經典呢?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每一部經典的電影,都會留下一些經典的臺詞。接下來我將摘錄一些《天才之擊》裡的經典臺詞。這些從網壇大咖嘴裡說出來的話,或許是對這部電影最精彩的評價。


“一場優秀的對抗的關鍵就在於差異,這是你能看到的差異最大的兩個人了!” ——克里斯·埃弗特


“我們會討論納達爾的強度、緊張感,但我們不會和羅傑談論這些,他太放鬆了。但是在擊球的時候,那種強度是一摸一樣的。” ——瑪蒂娜·納芙拉蒂諾娃


“羅傑是個懂得戰鬥的藝術家,而拉法是個懂得藝術的鬥士。”——皮埃爾·帕格尼尼


“我覺得我們激發了最好的彼此,我們總是拿出百分之百的表現!“——比約·博格


天才之擊丨所有網球迷都不應該錯過的一部紀錄片(續)


最後,我再回答一下球友在留言區的提問。《天才之擊》這部電影可以在“哇哈體育”論壇下載,很多的網球比賽視頻都可以在這個網站下載,這個網站片源清晰度很高,更新速度也非常快。《網:阿加西自傳》這本書在噹噹、京東、淘寶等網站都可以買到。(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