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美国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曾经指出,每个人一天,平均最少讲25次谎话,而且有些谎话,连说谎者自己也信以为真了。

研究者还发现,擅长说谎的人往往朋友更多,而且更有可能成为群体中的领袖人物。

适当的谎言,也是我们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


然而,人类不仅仅是一种善于欺骗他人的动物,同样的也擅长欺骗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自我欺骗的谎言,以下的几种,可能你也不会陌生。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谎言一:他肯定看不起我

  • 征状:沮丧、回避
  • 在很多人的心里,似乎都埋着一个“我不如人”的种子。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强势的人时,很容易便会点燃自己内心这个自卑的种子。
  • 事实上,我们很难直接改变他人看待自己的目光,就算我们告诉别人,你不要看不起我,对方也不一定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
  • 而我们能做的,反而是去看看自己内心这个谎言的种子。很多外界的看法,其实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投射。每个人的世界其实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每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也都是复合的,当我们内心无法承认自己时,便会倾向于去注意他人对于自己的蔑视。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谎言二:不会有人爱我的

  • 征状:抑郁、孤立自己
  • 在结束了一段糟糕的恋情之后,我们的内心常常会浮现这样一种想法:这次恋爱这么糟糕,以后也不会有人爱我了吧。
  • 然而这种想法通常是分手后负面情绪的一种泛化而产生的非理性思维。
  • 当我们处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之中时,大脑便会倾向于为这些感受编织出一个个的谎言,从而将这些感受进一步的合理化。
  • 在经历了重大的分离事件之后,我们往往需要经历一段情绪的整合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负面想法。我们需要去留意这些负面的念头,识别它们,在调节情绪的同时,采用一些认知调节的方式去帮助自己度过这一个“自我欺骗”的阶段。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谎言三:我怎么这么可怜

  • 征状:自怜、悲观
  • 有些时候,我们会给自己画一个圈圈,将自己困在这个圈圈里,不愿走出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甚至放弃了一些可能改善现状的方法。
  •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应该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动物,可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想法来自我约束呢?个体心理学的解释是,这种不思进取的想法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动机。我们不愿意踏出这个“自怜”的圈圈,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承担这个圈圈外可能存在的更多失望的风险。
  • 要走出这个自我约束的“谎言”,需要提高自己对于“负面情绪”的接纳能力。我们给情绪贴上了正面和负面的标签,但每一种情绪在生活中都有着自己的作用。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谎言四:我一辈子就没遇过一件好事

  • 征状:沮丧、悲观
  •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重大的挫折时,便会产生自己的人生似乎从来就没有顺遂过的想法。甚至去否认自己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一些美好。
  • 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但如果你觉得生活里充满了黑暗,那可能是你戴了一副墨镜。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谎言五:我不够好

  • 征状:不自信、焦虑
  • 我们总说,要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就好像电视里的广告里描述的那样,拥有了某件产品,我们就能够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但我们似乎很少对现在的自己感到满意。
  • 接纳当下的自己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事实上不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让自己变得更好。
  • 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超级英雄,那应该就是能够拯救“我”的自己。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谎言六:我很好

  • 征状:孤独感、忧郁
  • 我很好。我没事。
  • 这常常是我们拒绝向外界求助的声音。即使情况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负荷范围,依然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脆弱。
  • 这是一种“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
  • 虽然防御机制能够帮助我们应对一部分的生活问题,但它常常也会导致新的问题的产生。
  • 通过“否认”而暂缓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它们会一点点的在内心积攒,直到有一天倾泻而出。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谎言七:我不能这样想

  • 征状:焦虑
  • 不要想一头白熊。
  • 白熊实验中,每一名收到这个指令的参与者,都在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一头白熊的形象。
  • 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很多强迫性的思维,事实上,会因为压抑而得到加强。越告诉自己不要去想,那么这个念头就会更加强烈。
  • 终止强迫性的思维,压抑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策略,相反,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好好的去思索,让这些念头得到释放,反而会减少这些想法对生活造成的困扰。




很多的自我欺骗,是我们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所形成的一种惯性的应对策略。

它们可能能够在短时间内暂缓我们的焦虑和抑郁,但对于个人的成长,可能反而是一种阻碍。

心理学告诉我们,善于反思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能力。

不时的去审视自己的内心,观照自己的成长经历,可能就会发现,很多生活上的困扰,也是自我编制的一种谎言。


自己也会骗自己?是的!谈7种常见的自我欺骗谎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