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冠病人死亡率偏低,原因何在?

3月9日,德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破千,且首次出现死亡病例两例,打破了德国长时间以来零死亡率的“奇迹”。


虽然医学工作者大声疾呼疫情来势凶猛、人们不可以掉以轻心,但目前很多德国人自己不觉得事情有那么严重。的确,同邻国意大利、法国比起来,德国感染人数虽然不低,但目前死亡病例仍较少。


截至3月11日,德国确诊病例达到1908例,死亡3例。而意大利确诊人数已超过12,400, 死亡827例,法国确诊1,784例,死亡33例。


针对为什么德国死亡人数少的问题,周二的新闻会上,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病毒专家德罗思腾(Christian Drosten)向记者解释说有几点需要知道:


首先,德国的情况也将发生变化,他说"因为我们不会构成例外,我们这里的局势也会发展。"


德国新冠病人死亡率偏低,原因何在?

德国分散式实验室制度水平和效率都很高


病毒检测走在前面


这位德国的病毒学权威人士说,德国很早就辨认出这个新病毒。早在今年1月,德国各地的实验室就得到了进行此项病毒检测的信息和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时间,德国也将自己的病毒检测方法提供给了其他国家。他说,因为这项科研成就,德国在新冠病毒检测方面一开始就取得了领先的水平。


此外,德国的实验室均匀地遍布各地,整体具有很高水平,工作有效率。在检测病毒的过程中,德国有着一套分散式实验室制度,有执照的实验室都有进行病毒检测的资质,所有实验室地位平等。而其他集中管理卫生事业的国家,在病毒测试方面速度就慢多了。德罗思腾判断说,集中管理实验室的国家可能因此损失了一个多月的宝贵时间。德国的实验室体系,首当其冲是大学的实验室,从一开始就积极行动起来,同时帮助附近的执业实验室推进病毒检测。


还有,德国医疗系统很早就将实验室的此项病毒检测纳入付费制度,今年1月末时,执业医生联邦协会为这项病毒检测专门立项,规定了专门的序号,进行此项检查的实验室都可以为检测化验工作直接向保险公司报账收费。


德罗思腾总结说,以上几点综合起来,让德国在判断和确诊新冠病疫方面占据了十分主动的地位。这也是德国目前确诊的约1000个病例中,死亡病例很小的原因之一。


在其他一些国家,不是先由检测诊断出感染病例,而是在病人死亡之后,在发觉有病情散播后,才开始实验室测试。由此可以看出制度间的区别。


德国新冠病人死亡率偏低,原因何在?


德国80%的新冠病人病情不严重


德国没有全国中央性质的卫生部门。除非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即便是联邦卫生部长最多也只能提出建议。德国联邦卫生部长施潘(Jens Spahn)最新提出了取消千人以上大型活动的"建议"。至于有没有地方采纳他的建议,是各州自己的事情。


根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数据,目前就比例看,德国每5个新冠病例中,有4个病情不严重。它同时意味着,每5个病例中就有一例将是较重症,需要住院治疗。而受到威胁最大的人群是老年人、有基础慢性病的人。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维勒(Lothar H.Wieler)在新闻会上说,国家有义务尽全力保护这组人。他提出,应设法让疫情发展的速度放慢,争取让重症病例不同时出现,医院不超负荷运转。途径是隔离病人,追踪病人的接触史,近距离接触人进行家居隔离。

他说,"所有措施必须用到最高限度,而且要在病疫在某地大面积爆发之前,否则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研究所只能发布权威建议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是联邦卫生部下属的专业机构,只能行使咨询和建议的权力。至于各地采取怎样的措施,对此下达指令的权力机构是各州的卫生部门。维勒说,"只有它们知道当地的实际状况,只有它们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不过,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做出的建议具有很高的专业权威。维勒周一在新闻会做建议时使用了多次"必须":"病疫走向如何,关键取决于医疗卫生体系是否有能力对此做出反应。医生、诊所、医院以及养老院,从现在起必须能够诊治和面对新冠病人。准备工作现在必须就绪。大家必须做好有大批新冠病人出现、救治重症病人、动用人工呼吸机的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