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油畫藝術作品會讓人心潮澎湃?

影影圈圈


初次接觸到冷軍超寫實油畫時,深深的被其超級寫實的畫面所震撼,站在他的作品面前,心靈得到安靜,每次在欣賞冷軍的作品時,畫面使人平靜,畫面深處又讓人心潮澎湃。本文通過研究冷軍的作品,來探求冷軍作品深層的震撼,體會冷軍繪畫的心境。

一、冷軍畫面——超然的真實

(一)冷軍印象

冷軍,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最具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及領軍人物,他的《馬燈的故事》這幅作品在全國美展上第一次獲獎之後,連續五六年在國家級各類美展上獲獎。站在冷軍的油畫作品面前,就算你對油畫一無所知,也能感覺到一種神魂震驚的力量。通過一層一層的油畫色彩,讓我們感受到的是肅靜、冷峭、深切——“幹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杜甫在詩中寫到,一件優秀的作品要具備風骨,要表現出作品的精神!冷軍借用手中普通的畫筆,將油彩與思想完美結合,揮灑豪放地在畫布上表達出他對繪畫的感悟。在冷軍的手中,將畫筆賦予靈魂,給人們展現出一幅有風骨的完美作品。人們無不被畫面那細而不膩、惟妙惟肖的形象與技巧所折服。冷軍將其創作的意境與當代現狀的完美結合,讓觀看者在精神上形成全面的張力,讓心靈受到強烈的震動!站在冷軍油畫面前,都會心生謙卑,進而平靜和祥和。如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站在其面前,任何人都會感到生命的靜謐與沉著,冷軍的油畫畫面給人以非常冷靜、冷峻的感覺,如同這幅畫沒有作者的影子一樣,像是獨立存在的一個靈魂。

(二)超越現象的冷靜與真實

冷軍作品問世以來引起了畫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其中主要集中於油畫技法方面。冷軍在剛開始學習繪畫的時候,他在畫素描作品時時常會畫得非常細,非常生動寫實,在不經意間將絲毫的細節在畫面上都要表現得很生動很逼真,逐漸的越畫越充分,越畫越細膩,是很自然的很本性化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並在細節的深入中體會繪畫的樂趣。照相機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從技術這個層面說,照相機並沒有帶來滯後的效果,反而讓藝術家錦上添花。2007年,全國第四屆全國畫院展,《肖像之相——小羅》展出,從這幅油畫作品中我們看到一位神色憂鬱,恬靜優雅的女子,在觀看者面前靜靜的站著,畫面氣氛冷靜自然,似乎都可以感受到畫中女子的呼吸,純淨質樸的眼神讓人心生憐愛之感,像西方教堂裡的童女那樣純潔,在冷靜中又有一種莊嚴肅穆之感。近看她的膚色透著光澤,又帶有溫潤之感,面容微笑,嘴角微微翹起,眼睛晶瑩純淨,眼神望著遠方,平靜中又帶有安祥與嚴肅,若有所思,欲語又休,細緻到讓人驚歎的髮絲,渾然天成,與真人無二,衣服的肌理之感讓觀者如同可以觸摸到一般,令人歎服。冷軍手持畫筆,像是一個造物主一般,讓整個畫面毫無做作之感,將畫面展現得那麼自然。站在畫面旁,如站在真人前一樣,與現實世界渾然一體,這種幾乎看不到任何筆觸的寫實程度,是一般的照片都難以達到的。這幅畫的問世還帶來了一個戲劇性的小故事,這幅作品在第四屆全國畫院展獲得了畫院獎,當時評委竟然不能確定這幅畫是畫出來的,最後竟然是將畫拆下來觀看,結果竟然依舊說是彩噴的,幸虧冷軍保留了作畫的步驟,才平息了這場鬧劇,這從側面更加反映了冷軍畫作之冷峻,技法之高超。

冷軍的肖像作品《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給人一種平穩寧靜的感覺。冷軍去掉了《蒙娜麗莎》原有的風景背景,卻帶給觀者更加平淡幽靜的想象,更加貼近的現實,多了一分平民化的親切,在藝術上已經賦予了描繪對象新的生命。培根就說過:藝術,就是自然與人。冷軍做到了,將自然與人做到了完美的統一。

二、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熱情”

(一)感動人心的“細微”表達

冷軍在一幅超寫實油畫的創作過程中將繪畫規律做了很好的詮釋。冷軍的創作《世紀風景》系列,是冷軍根據自己的一個夢境突發的靈感,他根據當代社會中工業的發展和工業的生活化,用世界地圖作為主題,將工業生活化在畫面中展現出來。冷軍先生敏銳通過油畫的語言探索了當代工業的發展與我們的生活和環境之間的關係,讓我們從工業、機器、技術得到反思。《突變——有刺的湯匙》這幅作品,已經超出了簡單的藝術層面,是一種精神上的昇華。仔細觀看這張作品,冷峻的背景,物品真實客觀,湯匙被電焊高溫處理,使作品增加了濃厚的觀念色彩,讓平時毫不起眼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伴有重要地位的工業產品在觀者眼中重新聚焦,時刻警覺著人與人造物的關係。看似冷靜平淡的一張創作,卻深藏著冷軍對於當代現實的看法與觀點,這已經不單單是一幅藝術品,更像一個藝術家的靈魂展現。

冷軍的油作品是深得者其深,淺得者其淺的藝術,他並不僅僅給觀者帶來他技法上的視覺極致,帶來的更是在客觀繪畫表層之下源自作品深層的震撼,是一種藝術而並非單純的技術。冷軍的《荷塘》系列,在荷花池觀察的暮色中,冷軍喜歡舉起手中的畫筆描繪日落的每一片荷葉,每一根狀莖,每一片反射,每一絲水線的短暫變化,畫由心生,清脆的線性,一根根苦澀的曲線,那線的韻味還源於他的心境。冷軍用率真的筆觸,繁雜的光線,傾訴著自己的心情,他肯定是忘記了自己在畫荷。有一些人會問,冷軍的畫畫得這麼細,他的生活會很無聊麼?冷軍的夫人羅敏評價他的畫:他的畫雖然很細,可是不靜的。冷軍的每一幅創作都帶有他對於生命激情的影子。不禁想起了王維《山水訣》裡的經典詩句: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冷軍的朋友朱曉果感嘆冷軍的作品:作品中充滿了憂鬱感覺,總叫人感覺到這是一個將靈魂自我放逐於人類精神廢墟之園的冥想者。

(二)冷軍的貢獻——開創了中國當代油畫表達的新路徑

改革開放以後,許多藝術家開始了繪畫的新探索。冷軍就是其中之一。冷軍的轉折應該是法國畫家克勞德·伊維爾來到中國的講學開始的,冷軍借其“武器”開闢了新的繪畫路徑。在法國,有一位超寫實主義的畫家,他就是影響中國一大批寫實油畫藝術家的克勞德伊維爾,他不僅僅技藝精湛,而且對西方17世紀至19世紀的歐洲古典繪畫技巧及材料具有及其深入的研究。當中國藝術界剛剛接觸到超寫實油畫的時候,對於當時的中國藝術家產生了極大的震撼,震撼的不僅僅是超寫實那及其精細、寫實的畫面,還有對於超寫實油畫如何處理出來的表示出了極大的好奇。此時,克勞德伊維爾來到中國講學開課,給一大批藝術家學習超寫實畫法解開了心中的疑惑,冷軍就受到了來自克勞德伊維爾的影響,而且在此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的風格,創造了中國寫實油畫的一條新路徑,冷軍稱之為超限繪畫。

冷軍說:“我想給予當今快節奏的社會詬病一些解藥,可能這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我想利用經典展開一些思索,讓人爭論、更正一些觀念。藝術要在聖壇有一席之地,人往往要多一點敬畏之心,不要太過驕傲,太主宰,不要失去謙稱之心。”冷軍的繪畫,並不是單純的照相寫實主義,照相寫實,講究的是去除思想,讓作品不含有主觀感情,用相機來觀察和反映,表示出固有顏色。照相寫實作品冷峻,是將照片或印刷品放大然後描繪在畫布上的作品,拋棄了主觀和繪畫性,像單純的一個畫匠,機械的、完全的將照片或印刷品還原,而冷軍帶給我們的則是要做生命的締造者,是將對象在畫面中“生長”出來,並不是刻意的去摳所畫對象的細節,而是一種自然的、不經意的在畫面中“長出來的痕跡”。尋找好運是自然的生活,自我心靈的展示。讓自己的作品有一種隱藏在畫中的靈魂,讓作品說話,冷軍並不說自己是超級寫實主義者,而更喜歡說自己是超限油畫創作者,他將油畫的表現做到極致,還要融入自己的精神,避免簡單的攝影複製,不能簡單的複製照片,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讓作品擁有繪畫性,畫面精細的同時更要注重背後的精神,冷軍用自己的作品來構建自己對美的感悟和解讀。在自然的高度制約之下,還須要有審美的改造、表達以及組織自然的優美秩序,冷軍做到了,做得從容自由,不露痕跡。

三、結語

冷軍的油畫不是一般的超寫實,不論畫面形體顏色還是畫面背後的靈魂都滲透著高貴的貴族氣息,是一位靈魂的締造者,在藝術上是一位可遇不可求的藝術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