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集中隔離點接收重點國家入境人員近5000人!浦東這個“閉環”如何做到又嚴又暖

18個集中隔離點接收重點國家入境人員近5000人!浦東這個“閉環”如何做到又嚴又暖

18個集中隔離點接收重點國家入境人員近5000人!浦東這個“閉環”如何做到又嚴又暖

“120馬上就到!”3月13日下午,兩輛急救車把6名入境人員送到了浦東第五集中隔離點。這些人員在入關時查出輕微症狀,經定點醫院留觀初篩後,集中送來進行14天隔離觀察。

兩次體溫檢測、身份確認、簽署承諾書、信息登記――經過一連串嚴格的措施,所有人員隨即入住。觀察點的領隊侯坤告訴記者,面對境外重點地區的增加,隔離點已經做好了充分的預案,50人以內的集中入住登記流程,基本可以在10分鐘內完成。

最近有上海市民會問,新公佈的輸入型病例,怎麼不公佈軌跡了?原因在於,從下飛機前嚴密的“閉環”管理就已開啟,盡最大可能實現確診病例的“0軌跡”。根據上海確定的涉外疫情防控和入境人員健康管理措施,所有中外人員,凡在進入上海之日前14天內,有過重點國家或地區旅居史的,一律實施居家隔離健康觀察或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截至3月13日上午7時,浦東新區已投用18個集中隔離點,共接收機場轉送重點國家入境人員4961人,各部門緊密協作,確保機場、隔離點、社區間形成嚴密無縫的“閉環”。

18个集中隔离点接收重点国家入境人员近5000人!浦东这个“闭环”如何做到又严又暖

心理安撫,為隔離人員減壓

當兩輛急救車開進隔離點門口的圍廊,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早已待命。乘客下車前,需要進行測溫,然後再下車進行全方位的消毒,最後走過廊道進入。第一位進入的女士顯然有些煩躁:“我的行李不見了,機場的醫務人員說找隔離點的醫務人員解決。”

“好的,我記錄下,待會聯繫機場那邊。”

“這個你們要幫我解決的啊,機場裡的醫生說你們會負責的……”

“好的,我們馬上和對方聯繫,你不要著急。”安撫好女士的情緒,工作人員繼續完成相關的信息登記、事項告知等流程,最後派專人將女士送到安排好的房間。

“一開始有點情緒很正常,”來自周家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潘紅芬說,“將心比心,他們一下飛機面對的就是長時間的等待,要完成相關調查登記,再集中前往“未知”的隔離觀察點,大家長途跋涉,肯定都很累。我們會特別關注這些入住人員的心理情緒,及時安撫。”

潘紅芬回憶道,之前有名女士從韓國濟州島回來,狀態很不好。“她正在孕期。我看得出來,她很緊張。”於是潘紅芬給她送上了一瓶洗手液,安慰說,“這是特別送給你的。如果你感到緊張,可以塗一點消消毒。從今天開始,我是你的專屬醫生,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聯繫我。”在潘醫生的多次關心下,這名女士漸漸緩解了壓力。

工作臺一角,隔離觀察人員寫下的寄語格外醒目:萬分感謝,中國加油!侯坤還向記者展示了一段隔離觀察人員上傳在社交媒體的Vlog,“入住後,大部人還是非常理解這樣的措施的,還有人為工作人員叫了外賣,我們都非常感動”。

18个集中隔离点接收重点国家入境人员近5000人!浦东这个“闭环”如何做到又严又暖

悉心服務,生活需求儘量滿足

隔離點的一樓前臺總是電話不斷,擔任“服務生”的是檢驗科醫生陳曉旦。他拿出一張表格,上面按樓層寫滿了隔離人員的需求,“一下午已經接到29個電話,我們會盡量去滿足。”

“6樓xx房需要送一個快遞!”剛剛接到前臺發出的指令,來自聯明保安公司的“快遞小哥”張亞輝立馬行動起來,推著滿滿一推車的快遞上了電梯。

張亞輝告訴記者,快遞送到隔離點後,會進行消毒,然後由專人分揀後,按樓層發送至房間門口,“基本上每天都有兩三百件快遞。”因為穿著防護服、戴著兩層手套,“快遞小哥”的工作難度相比正常的快遞小哥難了很多倍,一趟下來,裡面的衣服是“溼了又幹,幹了又溼”,就連看快遞信息也因為戴了護目鏡而難上百倍。

這個隔離點還住著39名外籍人士,很大一部分不會說中文。與外籍人士溝通的“重任”則交給了潘紅芬,“其實我也只會一些簡單的對話,很多時候還需要比劃。”

到了體溫監測時間,潘紅芬敲開了一名意大利男士的房門,用英語送上了問候。“我挺好的,”男士戴著口罩回答,他在上海一家造船長擔任工程經理,隔離結束就準備去上班。

潘紅芬注意到,門口小桌子上的午餐沒有動過,“你怎麼不吃飯,不好吃嗎?”男士笑著搖了搖頭,“我有一個意大利胃!謝謝你們的關心,我自己有吃的。”她連忙又問,“你胃還舒服嗎?還需要茶包嗎?待會我帶點過來。”“我還有的。謝謝你!我的胃好多了。”

主動留下,“很累也很值得”

“人員信息收到了嗎?”“房間安排有什麼問題?”……接收隔離人員前,一位工作人員急匆匆地在各個工作人員間來回交代工作。“我是組長。”楊佳偉是一名“90後”,他是老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技人員。

“我很早就報名了,不過到2月26日到這個集中隔離點來。”楊佳偉的妻子是一名護士,每天三班倒工作,家裡還有一個兩歲的孩子,“好巧不巧,我爸爸最近也去外地出差了,現在我媽媽和外婆兩個人照料家裡的事情。”

儘管如此,第一輪14天結束後,楊佳偉卻選擇主動留了下來,“很累,也很值得。”他怕家人擔心,沒有打電話,分別給妻子和媽媽發送了簡短的告知短信。妻子則回覆這樣一句:家裡一切都好,你不要擔心。

走過汙染區、半汙染區,就是工作人員住的清潔區。記者看到,每個工作人員的房門邊,都貼著漫畫家專門創作的漫畫,門口則擺著一瓶紫色的風信子,代表的花語是:只要點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豐盛人生。

攝影:鄭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