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看透功利教育的正反面

近來我品讀了魯迅先生創作於1925年的一首散文詩《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聯繫時下所見所聞,很受觸動。

文章立意分明,批判了舊社會秩序的守護者“聰明人”,遭受舊社會之害卻又不能擺脫甚至維護舊社會的“奴才”,讚賞推崇要掙脫推翻舊社會的另類“傻子”。

文章短小,讀來卻發人深省,放在現今的社會也有很強的現實寓意。

我用教育者的視野觀看,對當下社會的功利教育感慨良多。文章的諷喻像極了當今社會功利教育下的新的“聰明人、傻子和奴才”。

讀懂《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看透功利教育的正反面

功利教育的父母是使孩子內心累積不幸福的“聰明人”

  1. 過早的功利教育剝奪了孩子天性的自由發展,孩子成長之路不一定幸福

一個朗朗的成功,催生出了很多“聰明”的虎爸虎媽。

許多父母自身沒有實現的理想開始遷移至孩子身上,他們過早地限定孩子的作息自由,讓孩子朝著“天才(成才)”目標日復一日地穩定前行,當別家的孩子在學習之餘享受童年的樂趣,而自家的孩子卻機械地按照父母的意志被“澆灌”著。

同時期學琴成才的郎朗只有一個,無數被逼迫著、鞭策著成學的長大之後丟失了幸福感的孩子是一堆堆。

有人這樣說過: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讀懂《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看透功利教育的正反面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


美國的“悲劇天才”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從小在父母嚴苛限定的成才之路上一路開掛,2歲時就開始自學拉丁文,9歲就在哈佛大學做四維空間的講座,傳說他的智商超過300。

有人斷定,他未來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數學家,可是威廉沒有做到。

威廉在23歲以後過上了獨立的生活,他竭力避免接觸數學,也和父母疏離,就算是寫作,也都用的是化名,大多時候幹一些賣力氣的工作,生活清貧。

究其原因:他不幸福,父母從他嬰兒時期就開始實施的嚴苛的培養之路,令他窒息,他童年的天性沒有得到釋放,缺失的快樂讓他感到抑鬱。

讀懂《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看透功利教育的正反面


2.教育中少一些功利,嚴苛下多一些尊重人性發展的親情關懷,父母學會做做“糊塗人”

“先生!”他悲哀地說,眼淚聯成一線,就從眼角上直流下來。“你知道的。我所過的簡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這一餐又不過是高粱皮,連豬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魯迅先生筆下的奴才是悲慘的,他用悲天憫人的情懷刻畫出一個受盡壓迫、悽慘潦倒的舊社會被剝削者,奴才還能從“聰明人”的話語中得到一絲慰藉。

我們的孩童呢?也許父母也早就察覺並感受到孩童的“悲慼情形”,卻無動於衷,一心想著——

我這是為了他的將來,於是更加冷漠、無情、苛責孩子,丈量著孩子的每一次前進,稍有不如意,就是一番“暴風驟雨”。

孩子其實更需要的是親情關懷,重視他們的情緒需求,因勢利導,用愛去澆灌,這樣的“糊塗”父母,往往能夠培養出更有正能量、力量滿滿的優秀孩子。

讀懂《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看透功利教育的正反面


嚴苛與威逼教育下造就的身心扭曲的“奴才”,早就在內心種植了“反抗”的種子

  1. 孩子的眼淚和不願意是不良情緒的抗議

筆者老家鄰居的孩子跟母親獨過,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與母親離婚了。母親將全部人生的理想寄託在這個小男孩身上。

從孩子上幼兒園起,整個樓棟就隔三差五地想起母親望子成龍的咆哮聲,在母親一張張令人無法喘息的成才計劃表下,我們不斷地聽到孩子的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抗議聲。

母親對孩子拒絕和痛苦的情緒吶喊熟視無睹,孩子的情緒反應換來的是成人世界的威嚴,於是孩子聲嘶力竭的哭喊聲慢慢變成了壓抑的嗚咽聲……

母親的威逼教育下,孩子每學期都品學兼優,三好生、區希望之星……,母親的內心也得到了滿足,這同時也更加佐證了母親行之有效的嚴格教育方式。

後來,讀高中期間,孩子得了抑鬱症,聽說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在高一下學期的期末考試中,發揮不太好,退步了十幾名,孩子崩潰了。

長期壓抑淤積的心理情緒得不到釋放,在校無法正常學習,不能夠融入班級集體,學校勸退了……

其實在母親的嚴苛與威逼教育下,孩子從小就成了學習的“奴才”,一路高壓,一路成長的情緒壓抑得不到釋放,孩子早就在內心種植了“反抗”的種子。

我大抵上是贊成嚴厲教育的,嚴格能引導養成孩子的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和完成目標的高效性。

但嚴厲之外,不應該過分苛責,犧牲孩子過多能自主支配的遊戲和放鬆時光,一味的高壓是不遵從孩子天性發展的,勢必在培植孩子“反抗”的種子,最後結出悲劇的果實。

讀懂《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看透功利教育的正反面


2.鼓勵孩子,充滿熱情地熱愛事物,培養學習興趣

功利性教育的反面是遵從人性發展的教育,從這個角度看,或許我們換個施教方式,對孩子多一些讚賞,激發孩子的熱情,推動孩子形成孜孜學習探索的內因,孩子在展現出巨大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會一直穩固上升。

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並在求知、探索和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

生物學家達爾文從小就對大自然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激發了他去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極大熱情。

中學畢業後,達爾文聽從父親要求先後學習了醫學和神學,但他仍然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閱讀生物學書籍和採集動植物標本上。

“沒有一項工作比收集甲蟲使我更為熱心,更感興趣了。”這是達爾文在自傳中的獨白,儘管父親對達爾文的人生規劃有自己的期許,但父親沒有過分干涉,遵從達爾文內心的意願。

後來,這種對生物學的強烈興趣驅使他在1831年登上“貝格爾”號軍艦,開始了為期5年的科學考察,最終出版了鉅著《物種起源》。

熱愛生成了興趣,興趣會使一個人源源不斷產生探索學習的內因,這樣的遵從人性的教育,將達爾文推向了名留史冊的生物學家高度。

3.成才有道:遵從幸福的理念引導孩子成人後再成才

前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過:“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裡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夠幸福地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恆久性、終極性價值。”這種以人的幸福感為目的的教育就是幸福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就曾經大量實踐並驗證過,人追求幸福是終其一生的,而教育追求的永恆價值和信念當以幸福為導向。

社會上成才的人很多,缺失幸福感的人也很多,不幸福的人何其相似,幸福內心的修煉離不開父母的啟蒙教育。

作為父母,有時間捫心自問,我們感到幸福嗎?能夠陪同孩子一起在幸福成長的道路上共同守望嗎?

孩子的一生是光環與榮譽重要,還是內心的祥和與寧靜更重要,這關乎孩子幸福感的具備。

撇開具備幸福感的孩子一生成才與否,至少他有獲得幸福的力量,這是何等重要。

讀懂《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看透功利教育的正反面


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的“傻子”或是素質教育的積極踐行者和開拓者

  1. “聰明人”要多聽一聽“傻子”的聲音,多一些包容和不同視野下的理解

《極限挑戰》一期節目是走進大山深處,節目組帶領男人幫到桂林龍勝東昇村進行支教,“極挑團”成員與該村6位小朋友在村裡一塊學習和生活,一起完成一系列艱難的任務挑戰。

透過節目包裝後的痕跡,我們還是看到了不同視野和環境下孩子們的淳樸和熱情,物質生活的匱乏,教育資源的不足,沒能夠掩蓋孩子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

他們熱情而樂觀地擁抱生活,快樂和責任相互交織,極限男人幫成員也卸下了沉重的包袱用愛和孩子們互動著。

此刻,你會發現最前沿的幸福教育,最貼近內心的感受是站在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環境下能夠理解和感受到的,多一些尊重和傾聽,父母會獲得不一樣的教育認同和理解。

2.讓“奴才”走近“傻子”,也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成才火花

著名經濟學家何帆在《變量》一書中寫到了四川廣元的范家小學,告訴我們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大的社會環境之一是有同齡人組成的社群。

他在這裡看到了中國最前沿的素質教育,斷言這片土地是中國素質教育真正得以踐行的地方。

范家小學的孩子們給何帆最直觀的感受是他們的內心覺醒力的強大,封閉、落後並沒有讓孩子們就此消沉。

相反,這裡的孩子質樸、善良、對美有著非凡的認知力,學校師生因地制宜,開創出的豐富多彩的課程讓孩子們得到非凡的成長。

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的師生也許正是推動素質教育踐行變革的“傻子”,我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讀懂《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看透功利教育的正反面


結語

“一顆沙中看出一個世界

一朵花中開出一座天堂

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把永恆在一剎那間收藏”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

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時代,我們的教育系統繼承了西方教育體系的工具和理性,這樣的環境下也湧現了許多先知先覺的“傻子們”在教育的道途中努力開闢出一條條更新更闊的路。

願天真無邪的孩子不唯功利讀書,願有一天孩子們不再是“聰明人”人眼中的棋子,願教育清明的盛世早日到來,有一天這片熱土會迎接真正的百花齊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