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于非常之时感受宁静


读《瓦尔登湖》,于非常之时感受宁静

2020的春节,本该是游人如织,与家人朋友一起出游的开心假期;本该是旅游酒店一年中难得的黄金季节,却因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变得异常冷清。心情急转直下,糟糕透顶,我和很多朋友一样,成了名副其实的宅家老猫,当下“宅”无疑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也是对阻止疫情蔓延最大的贡献。

打开喜马拉雅电台,《瓦尔登湖》跳入眼帘,主播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我,简直太棒了,不是朗读,而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在聊天、讲述、回忆,非常迷人,我忍不住竟听了两遍。先进的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让读书也变得这么有趣味。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讲述了梭罗在两年多时间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作者详尽描述了森林中自然环境和他的生活经历。

他在书中写下如何建筑木屋,种豆,锄草松土,讨价还价的买种子,播种,收获,制作面包,阅读或者在雨后穿过荒凉的旷野和沼泽,以及黄昏时分在门前的徘徊,在坚定地等待根本不会来的客人,还有很多篇幅是对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梭罗在这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观察鸟类、动物、花草和树木的变化。开始听时,我理解有偏差,觉得这不过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自然,再听,大自然宁静之美便在心底深处漾起波澜。

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亘古不变,风中山毛榉的香甜,白杨树的摇曳生姿,他亲手播种的豆子在阳光下柔美吟唱,还有康科德的钟声,远山的黛蓝,菲次堡铁路上呼啸而过的汽笛,以及梭罗一天中不同时间流连的湖边……这些看似婆婆妈妈稀松平常的记录,是梭罗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给我们展现出生动活泼的自然画卷。

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多,他仅用很少的时间凭借自己的双手劳动来维持生计,而用大部分时间来接近自然、探索自然,使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一百多年前,梭罗就用朴素的文字,描绘出瓦尔登湖自然之美的无穷魅力,他与孤独为伴却不消沉,简单而快乐,他是自然之子,随风生长,大道至简,他以孩童的纯真拥抱自然,呵护自然,尊重自然,这与我国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是一致的。

梭罗的瓦尔登湖穿越百年时空,散发着永久的魅力,它是现代人的心灵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尽管我们不能够做到和梭罗一样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内心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这一泓清澈涤荡着我们的心灵,卸下疲惫,归于平淡,哪怕片刻。

回归现实,面对所求多一份理性的思考,多一份恬淡与洒脱,少一份浮躁与欲望,不贪念,不苛求,不偏激,回归初心,热爱自然,简单生活快乐工作,劳动创造价值,是这本传世名著告诉我们的深远意义。

当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很多企业关门停产开不了工,企业主着急,员工也无法工作,心情焦躁不安。更有很多医护人员不惧个人安危,坚守在医疗第一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可歌可泣。处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偶读《瓦尔登湖》,确有现实意义,梭罗笔下鸟儿自由飞鸣,湖水碧波荡漾,山林沉寂,旷野宁静,花草枯荣,风霜雨雪,季节轮回,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宁静美好,读它,心情平静了很多。

期待早日走出阴霾,早日见到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早日卸下口罩,早日看见每个生动的笑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