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疫情期出行投訴航空居首,旅遊退訂扣費高

中國消費者協會3月15日公佈報告顯示,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涉疫情消費者投訴180972件。

其中,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出行受到較大影響,出行投訴中航空居首。同時,消費者遭遇旅遊、住宿服務退訂難,有酒店甚至以昂貴价格變相拒絕消費者續住,還有旅遊商家拒絕退款或扣高額費用。

空公司和售票平臺相互推諉,出行投訴航空居首

疫情期間,消費者出行受到較大影響。由於鐵路部門退票政策及時、合理,鐵路退票糾紛相對較少。出行服務主要集中於航空退票方面。

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有關民航部門客票退改政策落地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比如退票審核週期長、退款到賬時間長、航空公司和售票平臺相互推諉、客服難以接通、退改申請遭遇無法辦理等;

二是航空客票退改政策不明晰導致的相關投訴,如因疫情防控交通封鎖無法乘機的退票問題、航班變更無法及時提供後續服務引發的退改問題、國外航段及境外航空公司機票退改收費問題、有關國家出入境臨時管制措施導致的機票退改收費問題等;

三是航空客票退改政策間隔期內消費者機票退改收費問題,比如消費者於1月24日0點之前退訂機票的,或者在1月24日至1月28日之間購票並退改的,學生在1月28日至2月11日之間購票並退改的,學生2月11日後購票,因疫情影響學校再次推遲開學而退改的,航空公司收取退改手續費等。

住宿服務退訂難,有酒店以漲價變相拒絕消費者續住

春節期間,也是消費者出行的旺季,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改變出行計劃,只得取消酒店預訂。

相關消費糾紛主要有:一是不同地區疫情防控措施有時間差,已經啟動疫情管控措施地區的消費者無法出行,未啟動管控措施地區的酒店不理解,拒退定金或預付款;二是在國家出臺管控措施的情況下,部分民宿平臺或民宿經營者仍拒不退定金或預付款;三是消費者已經入住酒店,疫情期間酒店漲價,或以昂貴价格變相拒絕消費者續住。

例如,江蘇省消費者田女士通過某網絡平臺預定了2020年1月25日至29日入住福建省福州市某酒店的客房,因受新冠疫情影響,田女士與網絡平臺協商退房事宜,被告知酒店方面拒絕退訂,多次協商無果後,田女士向福州市消委會尋求幫助。疫情期間,消費者主張取消行程安排,解除酒店住宿合同的行為具有合理性和正當性。經消委會工作人員協調處理,經營者最終同意為消費者辦理客房退訂手續。

旅遊退訂商家拒絕退款或扣高額費用

疫情期間,消費者旅遊安排調整較大。

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受疫情影響退訂集中,旅行社、平臺等售後服務跟不上;二是部分平臺、旅行社承諾退款後退款不及時,或以代金券代替退款,引發消費爭議;三是旅遊經營者拒絕退款或者要扣除高額費用等,消費者無法接受;四是消費者不認可旅行社延長履行期限的解決方案;五是部分景點臨時關閉等,導致消費者行程無法完成或不滿而投訴;六是境外國家和地區陸續對中國遊客提出入境、入住限制後導致的投訴。

例如,2020年1月23日,消費者郭女士向廣東省佛山市消委會反映,因疫情嚴峻,決定取消"1月27日北京6人6日團"的旅行計劃,涉及金額23294元,但佛山某旅行社堅持按合同約定只退還消費者9000元左右。如消費者不同意退款,繼續出行,旅行過程中如發生疫情問題,旅行社又不承擔責任。經多次交涉無果後,郭小姐向市消委會投訴請求退款。佛山市消委會接到投訴後,與該旅行社多次溝通,最終旅行社同意將全額款項退回給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