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江西發展不起來,江西未來如何?

視聽印象傳媒


江西省從古代來說屬於江南魚米之鄉,明清時期隸屬兩江區域,經濟、人口、農業總體量位於全國中上游水平。然而,現今的江西早已不負曾經的輝煌,究其原因如下:

1.地緣因素



從我國整個國版圖來看,江西省處於長江中下游南岸,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心細的朋友觀察該地圖後很自然會發現,江西省被以上眾多省份包圍,而且這些省份在經濟、科技等各方面的發展都優於江西。自己大學就在南昌就學,課堂上老師說過一句話至今記憶尤深“江西省位於我國中部,但也正是這個尷尬的區位因素,造成了江西不東不西,不是東西”。可見江西省的區域因素,天然上影響著本身的發展。

2.地形地勢因素



江西省丘陵眾多,地形多山,西邊井岡山,東邊武夷山,南邊南嶺,北邊則是鄱陽湖。江西三面環山,中間則丘陵起伏,造成交通動脈上的基建難度和成本遠遠大於平原地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區域的發展。

3.觀念因素

其次,江西區域的本土居民因循守舊,傳統觀念性強,安於現狀,缺少東部沿海省份人群的開闊眼界和視野,沒有東部省份人群那種大膽、魄力及創新型人才,很多人從骨子裡缺乏闖勁。

江西未來的發展可以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旅遊業的同時,把省內基礎設施建設好,不斷運用優惠政策,積極引進各行業高端人才,辦好教育,讓更多的人在學校不斷接觸先進科學技術,開拓視野,那麼江西的未來仍舊是光明的


無名草藥


我首先聲明一句,我不是來黑江西的。我前後在江西南昌呆了兩年時間,我應該還是有點發言權的,說錯了,大家原諒,特別是想請江西老表原諒!

江西地理位置其實很好,與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發達省份相連,與湖南、湖北、安徽等內陸腹地接壤,自古就是江南勝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要資源有資源,要歷史有歷史,要市場有市場,從來都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域之一,那麼,為什麼現在的GDP只有18364.4億元,位居全國十幾二十的位次呢?就是跟中部六省的相比,也是僅僅高於資源枯竭的山西,位列第五名呢?江西的經濟基礎不好嗎?其實也不是,老話就說過,湖廣熟、天下足,江南好,天下飽,江西既是湖廣的連接點又是江南的始發地,江西的糧食作物特別是水稻曾經是皇城的貢米,現在都還在萬年保存著當年的始於南北朝皇城一直到萬隆博覽會和廬山會議首選的食米生產基地;然後,廬山雲霧茶、寧紅紅茶、婺源綠茶都是聞名中外的好茶葉;樟樹的四特酒是中國最好的特香型白酒,是歷史上最出色的的酒牌子之一了。可以說,江西的農業基礎好得是不要不要的了。然後,江西的工業其實也是基礎非常雄厚的,當年的三線工程,除了西南,國家安排得最多的區域,就是在江西了,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最近的區域,也只有江西了,江西的江銅是全國最大的有色工業基地;新餘鋼鐵也是內地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之一;還有洪都飛機,是一五時期國家156項重大項目之一;景德鎮的瓷器、萍鄉的煤礦、鷹潭的交通幾乎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代名詞;江鈴汽車也是中國中低端商務車最好的車企。

那麼,江西經濟為什麼起不來?

第一、江西人的思想還沒有開放,沒有直至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和敢闖、敢拼的市場經濟的精神。前面說的那些企業,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大型的國企,國企是樑柱、脊樑,但是活力不足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江西的民營經濟成分太低,南昌的幾家做得比較好的民企,大都也是集體企業改制而來,整個江西省,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民企只有5家,還不及沿海的一個地級市,萍鋼、豪泰、正邦、鴨鴨、煌上煌都是走出江西就不能跟沿海大的民企相抗衡或者抗衡能力稍弱的民企,擔當不起振興江西經濟的大梁,總的感覺,體制機制的問題,才是江西經濟振作不起來的主要的因素;

第二、一些江西人的思想裡面,依然有我是紅色故都的人,為共和國是做出了巨大犧牲的,國家應該向江西進行政策傾斜甚至補助、扶貧,很多老少邊區的人依然還存在著等靠要的思維。像吉安那一帶,很多人感覺國家給他們電信免費、給他們的山區發救濟、給他們的企業輸血買單,是天經地義的,還有,江西出去的將軍多、江西是紅色故里、江西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江西是革命老區,那麼江西的政治資源就是最值得驕傲的東西了,打天下者就理所應當的應該坐天下,國家發展了,發達地區就應該來支援我們江西這樣的欠發達地區,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是毫無疑義的,由此,缺少了起碼的發展的動力;

第三、江西的政治生態出了一些問題,比如蘇榮在江西主政時期,開展了四大一小的瘋狂運動,就是在所有國道、省道邊都要種植樹木,原來的一顆大樹後面,要種上四棵小樹,通過權力的影響,讓江西的人造風景的絕大多數的樹苗都要從自己家裡進貨,用所謂的政治資本來大肆斂財,用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來為一己私利服務。然後,江西這些年的經濟發展模式過度依賴於土地財政,過度希望大興土木來給民眾帶來都市的幻像,過度把招商引資和行政干預來作為市場經濟的突破點,在營造商業環境上,打破不了行政干預的舊思維、舊思想;

第四、適齡勞動人口大量流失,江西省人口4500萬,其中近千萬人外出務工,在贛鄱大地的農村裡面,幾乎沒有了年輕人生活的痕跡,十村九空,外出務工的人數可能遠遠超過了官方的統計人數。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採取了人才回鄉創業就業和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措施,但並沒有化解人力市場缺乏的困境,本地的收入難以支撐大市場,更別說引進大型企業落戶江西的人才需求。在已經吸引了回鄉創業或者招商引資過來的企業的另一端,卻將面臨著辦事難、辦證難的困局。

各種政治與經濟糾結不僅流失了人才,更讓在本地的人才的能力得不到發揮,在客觀與主觀的困境交織下,江西省不僅沒有實現中部崛起,而且還一直在中部淪陷了。


坐看雲起於此時


1992年南巡時,在南昌滕王閣休息室,鄧小平對時任江西省委書記毛致用說:“我是個退休老頭子,耳朵也不好使,(彙報)你就免了吧。”

“不過,我倒可以作為一個老百姓跟你書記大人進點言:我離開江西二十年整了,這次來走走,好象這裡變化並不太大呦。你的南邊就是廣東,你看廣東就是熱氣騰騰的,發展很快,人家成天就是改革開放,你這裡我看是有點冷冷清清。你給你們省委一班人講,也可以給北京講,就說我說的,改革開放是大局、大方向,發展才是硬道理。不發展或者發展緩慢的空談,只能誤國。尤其是你這江西,底子很薄,資源不多,不努力改革開放行嗎? 你們什麼時候改革開放真有成績了,你們彙報我樂意聽,現在,還是那一套就免了吧。”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江西人。我也想說:“對了,書記大人,記住,發展才是硬道理!”

現在我們來看看江西的現狀:

表面上看,我們江西表面上看地理位置似乎很好,往東走就是長三角,往南走就是珠三角,東南就是臺灣海南,如果連通起來,優勢大大的呀!但是實際上呢,整個江西省都是丘陵,尤其是贛男那邊山地特別多,交通非常的不方便。雖然說,京九線跟浙贛線兩條鐵路在一定程度上面改善了我們這一情況,但是因為各種因素,我們比起西邊的鄰省,依然是毫無優勢的,就說南下吧,我住的這吉安要去一趟廣州起碼得花10+小時以上,而因為武廣高鐵,湖南那邊到廣州確只需要兩三個小時!!這種對比之下,南北的資本跟商貨溝通自然會選擇時間更快的線路了。東進到福建的高速幾年前才通,而鐵路依然在武夷群山裡彎彎繞繞,從南昌到廈門這麼短的距離,普快走鷹廈需要驚人的15-18h!!


我們江西一直都是山清水秀的,被定位為中國的農業大省,工業方面就顯得比較薄弱,大型的全國知名企業數不出來幾個,也沒有出名的大學落座,所以在吸引人才和投資方面一直都有困難。不過現在倡導環鄱生態經濟圈,搞環保新產業,發揮省份自己的特色,算是找對了方向。

本地居民性格里不少因循守舊,傳統觀念強,勤勞刻苦的多,具有開闊的眼界和視野卻少,大膽有魄力的創新型人才更是嚴重不足,很多人從骨子裡安於現狀,缺乏闖勁。 總而言之,大體可以概括為:

地理交通不便、工業基礎薄弱、人心傳統保守,也許再加上一定程度上政策傾斜的因素,最終導致了這一結果

不過,對江西的未來發展,我依然比較樂觀,現在江西各市都在建設高鐵,吉安的高鐵也說19年年底就會開通了。隨著現代社會發展,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只是遲早而已。


妞妞姐說信用卡


我是江蘇的,因工作原因在江西待了2年,到過江西所有的市和70多個縣。我剛到江西時,哇,美麗極了,廬山,龍虎山,三清山,武功山,明月山,井岡山,大覺山等,各山有各山的秀麗,各山有各山的特點。鄱陽湖,仙女湖的美麗令人神往。贛江,撫河,信江,修河,饒河等是那麼奔流。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江西。江西經濟不行,確實有很多原因,革命老區交通條件差,山多地少,工廠實體缺乏,主要以礦藏和農業為主,所以經濟落後了一點。但我覺得江西有發展的資本,有富裕的潛力。江西山清水秀是旅遊佳地,現在全國人民到處旅遊,江西應抓住這一契機,保護環境,大力發展旅遊業,農家樂,向浙江山區學習,可以帶動一大批服務業和飲食業的發展。江西應大力發展農業的深加工,如彌猴桃,南豐密桔,贛南橙子等等。江西應提出自己的清淅的戰略規劃,九江靠長江,贛州靠廣東,景德鎮靠安徽,離江浙兩省又近,上饒靠近浙江,如果能利用江西的旅遊優勢大力宣傳,我想一定能是另一番新局面。當然江西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江西自古是人才倍出,但我到過很多縣,看到很多年輕人在打麻將,感到很痛心。許多江西青年喜歡考公務員,這一點與我江蘇青年有區別。青年人應出去奮鬥,進入大公司,進入大企業,或利用即有的資源自己開拓。江西要放遠眼光,搞好旅遊,不要殺雞取卵,要向杭州學習,杭州西湖的門票大部分是免票的。只有客人來了,賓館,飯店,禮品業,各種服務業才能興旺起來,人民的就業和收入就解決了一部分。江西要大力培養和引進人才,規劃好自己的城市發展,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再來江西一定能給我驚喜,我喜歡江西,愛江西的山水。


用戶95592574411


首先,小編是江西撫州的,在浙江寧波上的大學,畢業之後也繼續留在浙江發展!

個人愚見,分析江西發展不起來的幾大原因,如有說的不對,還望大家指正。

宋朝中期—元末明初,是江西的鼎盛時期,當時江西全省人口是1425萬,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從人口分佈可見當時的江西發達到什麼地步。(而且在江西很多地方都能看見尚書、宰相的墓)

江西是從清末晚期開始走向衰敗的,清末民國初年,江西人口為3000萬,之後局勢一直不明朗,很多外省的人慢慢開始回遷。

之後爆發太平天國運動,又相繼經歷了疾病瘟疫、兩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1949年江西全省人口1300萬,相比清末,減少1700萬。

1.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是由農民起義所組成的組織,37歲的廣東人洪秀全在偏僻的廣西金田村揭竿而起,自封天王,號稱“太平天國”,來對待清朝統治,最後卻是失敗了,同時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太平天國之後的江西,“數百里不聞雞犬聲,惟見餓民僵斃於道”。

2.抗日戰爭時期

日本鬼子侵華,在江西和湖南受到了最激烈的抗爭,因為這兩個省份大部分當兵的都是自願為國家赴難。

據臺灣方面統計,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江西屠殺百姓31萬,傷19萬,給國家貢獻壯丁103萬,相對戰前減少了二百多萬,犧牲的烈士佔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

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都是東北抗聯、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戰。而真正全民抗日,正面激烈在跟日本人剛的江西戰場、湖南戰場卻無人宣傳。(湖南至少大家還知道湘軍抗戰)

這些恐怕連大部分江西人都不知道,人口的銳減,你讓江西如何發展?(為革命犧牲的太多了,導致如今江西很多縣都建有人民英雄紀念塔。)

3.重農輕商的傳統思維

自古以來,江西都有重農輕商的思路,在文化方面也導向中庸保守或隱居低調,符合道家學派的思維,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

三清山也是道教名山。

4.地理位置

江西獨特的地域環境,造成交通運輸不發達,大山小山連綿起伏,修路的成本太高,改革開放後導致勞動力長期供養浙江廣東,人才留北上廣,時不時的還出些

大貪官,還真是讓人蠻絕望的。

5.不重視人才

江西的學生學習能力都很強,好的苗子基本都考出外省,沒有好的經商環境,再加上政令不通暢,體制運轉的不高效,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導致很多學子畢業之後都留在發達地區發展。

最後小編想說,不要對家鄉失去信心,現在每年回家都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速也慢慢的打通,火車、高鐵網都在鋪設。發展有個過程,少年強則江西強,少年弱則江西弱,江西的未來可期!


靈感穿搭


我小學時就隨父母去了江西,一直到上大學才離開江西,在江西讀過書、種過田、做過工,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江西人,自認為對這個問題能說上幾句。
不管在什麼地方,也不管操什麼方言甚至語言,我經常能很快辨別出江西老鄉。當然鄉音悅耳,但還有別的方面使我能辨認出江西人。一般來說,江西人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比較差一些。同一個辦公室裡面,和別人搞不好關係的大多是江西人。不要說江西人和其他地方人,就是江西人之間也是這樣,或者還要更厲害一些。原來插隊的時候,和上海知青沒打過架,但南昌知青和九江知青到了一起三句沒說完就拳頭滴乾活。南昌人見到了九江人非要罵一聲“九剝皮”,同樣景德鎮人看到了都昌人不說上一句“都巴佬”就不解恨。都說江蘇是大內鬥省,人家那還是蘇南和蘇北,江西則是不是一個村子都是仇敵,真正的大內鬥省。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江西出不了什麼大人物,你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就在江西,江西是中央蘇區,出了那麼多將軍,但沒有一位元帥和大將,連57位開國上將中也就只有肖華、賴傳珠、陳奇涵三位是江西人,江西人大多是中將少將,比如林彪集團裡的三中將,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這是不是不科學?江西人就是爬不上去。
不僅是政治軍事,到了現在江西似乎在任何領域都出不了頂尖人物。比如原來李寧和童非在一塊玩體操,被稱為“雙子星座”,但童非每次在團體賽結束之後就精疲力盡,單項金牌幾乎沒有,到了現在幾乎沒人還記得童非了。
是不是江西人笨呢?絕不是。我們來盤點一下江西出過些哪些名人: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晏殊、黃庭堅、文天祥、湯顯祖、蔣士銓、朱耷、宋應星、陳寅恪、傅抱石,還真不能算少。但是如果仔細看一下似乎有一個挺共同的特點:脾氣都不太好,恃才傲物。自己檢討一下,包括自己在內的江西人多少都有點這種恃才傲物的毛病,看問題偏執或者偏激,不願意妥協,起碼相比起其他地方人來表現得更突出一些,這就是我一開始所說的“江西老鄉好辨認”的理由,因為自己就有這些臭毛病。
這種毛病就使得江西人之間也更容易不服氣,更容易發生內鬥,人際關係越發難處。記得當年讀研究生的時候,省委書記派人到學校裡來,把江西籍的研究生找到一起開個茶話會(那時沒有請客一說),那還是研究生招生人數只是本科生畢業生的1%的時候,研究生特值錢,來人說省委歡迎我們回江西,地方任選,單位任挑。但所有同學都是一句話:不回江西,怕江西,已經傷了心了,好不容易出來了幹嘛還回去?江西人的窩裡鬥就有這麼厲害。
江西人的這種窩裡鬥精神妨礙了江西的發展,但是這種古怪的窩裡鬥精神來自何處呢?
其實不難理解。江西大部分地區是魚米之鄉,歷史上就沒有發生過什麼大的自然災害 。原來的所謂災害也就是長江鄱陽湖會隔個幾年發一次大水,但那是大自然生命週期的一部分,沒什麼大問題,江西農諺說:“水淹一次三年不用施肥了”,到現在漲大水才算了一回事。對於江西人來說,自己就可以單獨過日子,只要種好了自己的那一塊田,天王老子都不在乎,誰都可以懟一下,這就是江西人倔脾氣的根源。就像日本人之所以團隊精神強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日本的天災多,不團結起來就無法度過難關,而江西人沒這種必要,自己就能過日子。
而且魚米之鄉,從來沒有過飢寒交迫的經驗又使得江西人不貪婪,小富即安,不會去追求一個很大的目標。中國最積極,最富有進取心的大概是從浙江溫州沿海下來經過福建一直到廣東汕頭這一帶,而這一帶的自然條件真的很差,窮則思變使得生活在這一帶的人們必須比江西人更努力。
這些問題在農業社會都不是問題,但工業化社會的大規模生產要求的是合作和協作,而江西人在這方面比別人差一些,發展速度也就慢了一些。

但是雖然江西的發展速度可能慢一些,但江西不窮,一點也不窮,比如說網上那些很煽情的照片沒有一張和江西有關。江西人可以很自豪地說,在別人還很窮的時候,大江西就不窮,雖然現在有些地方富了一點,但大江西還是不窮,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但大江西還是照樣不會窮。

對於“富”的理解有各種各樣,富裕是“富”,富庶也是富。

互聯網+的發展,會生長出很多新的,過去無法想象的經濟模式,對面對面的人際關係的要求也在減弱,江西如果能找到這樣的經濟模式,實現錦上添花也有可能。


冰冷雨天


我們暫且不分析江西的經濟,先來說說江西人,說說我眼中的江西人。

我是一個外地嫁到江西的,嫂子是雲南嫁到江西。嫂子還沒嫁過來的時候,就被這裡的人嫌棄雲南窮哦,外地人都窮哦,被各種鄙視,給人的感覺就像上海本地的人一樣排外,一聽說雲貴川,就說那邊的人好窮好窮,配不上江西人,我真覺得搞笑,人家吃你的用你的了,說出一些這麼井底之蛙孤陋寡聞的話語,再者,這裡的人老是跟我說這裡的人有多富裕,然而,在我看來,只是這邊的人喜歡存錢罷了,彩禮要的高,當然,他們認為娶外地的是不需要彩禮的,因為外地人配不上。從大的一方面說,這裡的縣城,規劃太差,主幹路路上有一排行道樹,就算是不錯的綠化了,而在城中大多都是城中村,沒有一點點綠化,就算是本地新修的樓盤,樹木也是少得可憐,甚至是沒有,更別說是花花草草了,這裡的人民更是把錢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連一點花花草草都捨不得栽種,可想而知,能有一點錢也算是正常的,南昌,雖然是省會城市,我去過幾次,城市規劃自然不好,綠化真的是太差了,這裡的政府和人民都不注重環境,把錢拿出來建設美麗的家鄉,不知道這裡的人還有沒有這麼有錢,真的與成都相比真是差遠了,還有杭州,特別是成都,人家政府捨得花錢規劃城市,人民捨得在院子裡屋頂上種花花草草,生活的環境都不好,把錢揣腰包裡有什麼意思。好了,這是我作為一個園林專業學生的一點點見解,希望有遇到共鳴之人


卿花藝


江西確實發展狀況不如人意。環江西一週的省份經濟都比江西發達。廣東、福建、浙江自不必說,湖南、湖北的經濟總量也遠高於江西,甚至經濟水平與江西差不多的安徽也逐漸拉開身段。因此,針對江西的經濟塌陷有一個說法,叫做環江西經濟帶。

從上圖可以看出,江西周邊省份中,經濟總量最小的安徽也達到了2.7萬億元,比江西高出30%。高者,如廣東、浙江已經數倍於江西。從這個方面來說,江西的地位確實很尷尬,就好像一批座位近鄰學生中,其他人成績都很好,唯獨你成績很一般,顯得很突兀。

應該說,交通位置的不利是江西落後最重要因素。廣東、福建、浙江,緊鄰大海,交通便利自不用說。京廣鐵路串聯湖南湖北,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與京廣鐵路相比,途經江西的京九鐵路,無論從客運、貨運等方面都相對落後,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更小,並且通車的時間晚得多,發揮作用的時間並不太長。

江西除了南昌之外,有兩個地方的地理位置相對優越,但卻沒有發揮出該有的經濟實力。

一是九江。九江自古繁華,很早就是中國的四大米市之一。九江本來應該充分利用緊鄰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天然優勢,把經濟做大,搞外向型經濟。直到今天,九江市的經濟總量都並不是太大,才2000多億。

二是贛州。地處閩南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後院,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在這一輪沿海地區產業轉移中,應該吸納大量的產業轉移,擴大經濟總量。而且贛州享受西部大開發的經濟政策,尤其是稅收優惠。可以利用該優勢,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2017年,贛州市的經濟總量和九江差不多也是2000億多點。

一個是江西的北大門,一個江西的南大門都沒有做大做強,這一點很可惜。

下一步怎麼走?有人說應該多多利用江西山清水秀的環境,多發展旅遊業。這個提法沒有錯,但是旅遊業畢竟總量就這麼大,吸收的就業人口就這麼多,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並不是特別明顯。江西可以把旅遊業作為一個特色產業來發展,但不能把它當作未來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戰略必須建立在工業發展上。工業才是一個地區,尤其是面積廣人口眾多的地區強大、富裕的必經之路。

因此,江西依然,必須戰略放在工業化之上。江西除了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工業,比如,製藥業、採礦業,更大的方向是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福建廣東的沿海地區,已經在向產業鏈上端轉移,因此其會把利潤相對微薄的下游產業轉移到,勞動力充足,價格低廉的省份。比如,著名的富士康,就已經開始從沿海地區逐步往中西部搬遷。僅僅依靠本土的企業很難做強做大,應該充分利用原海產業轉移,以帶動當地產業鏈發展。

比如,一個富士康轉移到鄭州,帶過去一大批的手機配套產業,給當地貢獻了很多的就業和稅收。江西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如果錯過了,下一個機會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後。

或許有人會反駁說,承接這些低端的產業,會汙染當地生態,並且提升不了江西的經濟影響力。要知道,提升經濟影響力的前提是把經濟總量做大。今天的深圳擁有華為、大疆創新、中興、騰訊等一大批世界級企業。他是一步到位做到的嗎?深圳也經歷了低端產業發展時期。香港的製衣廠製鞋廠,在改革開放初期搬到深圳。之後深圳抓住機遇,一步一步產業升級換代,才有今天的智能製造、互聯網科技等尖端製造業。珠江三角洲的佛山、中山等製造基地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承接產業轉移,既省時又省力,對缺乏資金的江西來說,是一條捷徑。


紅谷新視界


去江西的次數不多,從我所見所聞,分享個真人真事。

我一親戚,找了個南昌郊區農村女朋友,兩人談了六七年戀愛。到了談婚論嫁時候了,前年臘月,他去未來老丈人家拜年,順便說說婚事。 結果,未來老丈人開出條件,十萬現金就給戶口本,否則免談,口氣很堅決。

剛開始,我親戚沒當回事,以為就是說說,因為按我們那的風俗,沒有第一次見面,就要現金的理,就沒回復。 到了第三天,情況不對了,他未來老丈人怕她女兒偷跑,把他女兒反鎖到房間,手機沒收。

我親戚發現狀況不對,人也不讓見,就打算先回老家,再見機行事。 收拾完行禮,在路上走時,結果還被未來老丈人追出來,打了一頓。理由是,太吝嗇,不配他女兒,這麼多年禍害了他女兒。後來,兩人就這麼掰了。後來也沒了聯繫。

半年以後(也就是去年十一),他們都結婚了,有次QQ聊天,她這位前任女朋友說了句話很有深意的話,“當時都怪我,去之前沒跟你講我們那的風俗,我們那裡女兒嫁到外地,男方第一次上門是要給幾萬塊錢的,相當於買人的錢,我當時也知道你家沒錢,也沒好意思說……”

說實話,我們家裡人都挺喜歡他這個女朋友,人很能幹,很會說話,招人喜歡,但又不是那種小巧伊人的類型,又有自己的主見。每回過年只要她在,就歡聲笑語……說到這,好像有點王熙鳳的味道,這應該是南昌女人的特色。

講這段事,就是想說明江西真是有出色的人,但是還是要有能讓人幹事的環境,就像那個村子一樣,思想要是解放了,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主,不就好了。說不定就別有一番天地……


嘿哈老貓


江西發展不起來,跟政府關係很大,跟江西人民沒關係,從深圳到廣東,到福建,到浙江各經濟強市縣,杭嘉湖平原,再到上海,江蘇,每個地方,甚至小到鄉鎮,人家政府都想方設法搞區塊經濟,特色經濟,龍頭產業,是實體的不是虛的,許多勤奮的江西人民參與其中,所以從經濟總量上落後,但江西人民並不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