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风险避险资产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2020年3月12日,全球恐慌情绪再次抬头,风险资产大跌:截至北京时间24点,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泰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菲律宾、印尼等多个国家股指触发熔断,美股三大指数均跌逾8%;德国DAX、法国CAC40指数均跌超12%;VIX盘中逼近70,创2008年危机以来的历史高点。但是与前期“风险资产跌、避险资产涨”的模式不同的是,避险资产也遭到抛售:日内黄金跌逾6%,比特币跌逾20%。


市场似乎正从单纯担心美股,开始转向担心流动性问题和债务违约风险。从次贷危机时期历史经验看,资产表现往往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市场恐慌情绪占据主导,风险资产下跌,资金进入黄金等资产避险;但随着风险资产持续下挫,市场开始出现流动性担忧,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齐跌——在上轮金融危机中,2008年3-11月也出现过金价与美股同跌的走势。流动性紧张可能冲击一级市场发行,进而可能引发美国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在美国当前企业整体杠杆率已高的背景下,低油价和高波动也加剧了金融市场脆弱性。北美CDX指数(包含125种CDS资产)大幅跳升,接近2011年的历史高点;美国高收益债利差也从3月初的4.9快速上升至6.5,接近2016年初高峰,也体现了这种担忧。而需要注意的是,3月12日标普500再次触发熔断。美股的熔断机制,可能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流动性恐慌。


本轮风险节点在买方机构,联储面临比2008年更复杂的流动性问题。回顾次贷危机时期,央行将投资银行改为商业银行并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是市场流动性恐慌情绪缓解的重要原因。然而,联储在本轮市场动荡过程中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过去数年美股上涨的过程中,美国的买方机构——尤其是被动型基金——规模快速扩张,大量投资者选择通过ETF投资股票指数,导致市场中头部的大市值股票被资金持续追捧。然而,资金集中于少数大市值公司的股票,意味着一旦投资者开始赎回相关指数基金产品——这一点可能已经发生——指数基金在短期巨大赎回压力下可能难以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而由于基金公司并不能像商业银行那样从联储直接获得资金支持,因此联储要缓解这一流动性问题面临资金传导机制不畅通的问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本轮流动性问题的复杂程度要大于2008年。


联储紧急投放巨额流动性,但恐难从根本上解决本轮美股的流动性困境。北京时间3月13日凌晨0点55分,纽约联储 Open Market Trading Desk宣布,将于美东时间3月12日(周四)下午13:30(北京时间3月13日凌晨1点30分)进行5000亿美元3个月期回购操作,并于2020年3月13日结算。美东时间周五,该部门还将提供5000亿美元的3个月回购操作和5000亿美元的1个月回购操作,用于当天结算。本月剩余时间内,每周将提供5000亿美元的3个月和1个月回购操作。此后,将每周提供至少1750亿美元的每日隔夜回购操作,并在此期间每周两次提供至少450亿美元的两周定期回购操作[1]。受此消息提振,美国三大股指跌幅一度收窄,但随后跌幅再度扩大,截至美东时间3月12日收盘跌幅均超过9%。黄金跌幅则有所收窄。


但需要关注的是,美联储通过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向基金公司传导不畅通问题。对于美联储而言,除非直接对股票ETF注入流动性,否则恐难根本解决基金公司流动性紧缺问题,但这一举措可能面临立法程序上的诸多不确定性。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从“风险跌避险涨”到“齐跌”,市场进入恐慌新阶段

【百万研报库 微信随心查】研报机器人:DISPLORE_D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