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孩子被石頭絆倒了,遇到這事你怎麼處理的

一個三歲的孩子在玩耍的時候被一塊石頭絆倒了,躺在地上大哭。遇到這事你會怎麼處理呢?

一,扶起孩子,用手打石頭,對孩子說,都怪這石頭,把寶寶絆倒了。

有一個孩子在奶奶的陪護下,在小區裡和幾個小孩子玩。由於跑得過快,被一塊石頭絆倒了,大哭起來。奶奶可心疼壞了,把孫子抱起來:乖乖,疼吧,都怪那石頭,奶奶打石頭,給我孫子出氣。奶奶用腳踹了石頭幾腳,“不哭了,奶奶帶你買好吃的去。”小孩子不哭了。

這讓孩子明白了有錯的是石頭,而不是自己。石頭不會走,石頭沒眼睛。這怎麼是石頭的錯呢?

比如有些孩子不小心碰到桌角什麼的,大人為了哄小孩不哭,把錯推給了桌子。和別的孩子玩發生矛盾,錯誤的也是別人。

小孩子扭曲的觀念形成,永遠不知道錯誤的是自己。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這種教育方法,導致孩子越錯越深。

這個孩子他長大了,會是什麼結果呢?是不能和別人相處好的。就像山東的一個孩子上網課遲到,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就在網課上罵了老師八分鐘左右,自己遲到是錯,不道歉還罵老師,這個孩子將來走如社會會怎麼樣?

三歲的孩子被石頭絆倒了,遇到這事你怎麼處理的


二,拉起孩子,朝屁股就是兩巴掌,對孩子說:下次敢不敢走路不小心了。

一個孩子也被石頭絆倒了,大哭起來。媽媽把他拉起來,朝孩子屁股兩巴掌。說:走路要看路,不能不注意腳下,下次敢不敢走路不小心了?

孩子委屈的哭著說,知道了,下次不敢了。

這讓孩子明白有錯的是自己,不是石頭!自己換了錯,就應該承擔後果,被媽媽打!

這個孩子在家和在外自己做錯了是,總是能及時想別人道歉,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樣的孩子長大不管能不能取得成功,但至少是一個能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三歲的孩子被石頭絆倒了,遇到這事你怎麼處理的


三,任孩子哭,不管不問,等他自己爬起來,對孩子說,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來!

一個孩子被石頭絆倒了,大哭起來,身邊的爸爸不管也不問,對孩子說,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來!孩子看看爸爸沒有拉他的意思,哭了一會就爬起來和爸爸一起回家了!

這讓孩子明白出了事還得靠自己。這個爸爸對孩子的事很少插手,頂多給個建議。基本上一些事情都是孩子自己完成,包括學習。

這個孩子長大後獨立能力很強,做事有主見,有什麼事幾乎不和家長商量。在學校裡被校霸欺負了,也不和家長說,自己有一天趁校霸不注意,用磚頭從背後把校霸的頭砸爛了。驚動老師,老師聯繫了他的家長,家長才知道……

三歲的孩子被石頭絆倒了,遇到這事你怎麼處理的


四,看著孩子摔倒,不當回事,在一旁笑著說,沒事的,不就摔一下嗎?

有一個小女孩,和爸爸回鄉下奶奶家,在奶奶家門前的路上玩的時候被石頭絆倒了,哭起來,當時她爸爸正在和鄰居在路邊說話。看見女孩子摔倒了,沒有過去拉,鄰居讓過去把女孩子拉起來,她爸爸還笑著對鄰居說,“沒事,不就摔一下嗎?”

哭了一會,女孩子就不哭了,跑進屋裡對她奶奶說,爸爸是壞爸爸,以後不理爸爸了。

後來回到城裡的家,還對媽媽說,爸爸是壞爸爸。這個爸爸對孩子的事總覺得不必要看得太當回事。這樣會縱容孩子養成嬌氣的習慣。有次女兒手被小刀劃破了,爸爸也說,沒事,不就劃破一點皮嗎?輕描淡寫地過去了。爸爸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事,不就……。

後來女兒在學校把同桌新買的衣服上故意弄上墨水,同桌和她吵起來,她就說:不就弄點墨水嗎?老師來批評她,她也說:不就弄點墨水嗎?老師打電話給她家長,他爸說,沒事,多少錢我們賠!

爸爸的這種教育讓他明白了,沒有什麼事是大事,都不是事。

還有一次,鄰居家死了一個老人,在辦喪事,比較嘈雜,她大聲喊:不就死個人嗎?至於這麼吵嗎?鄰居不願意,要打她,她爸趕忙出來賠禮道歉。

三歲的孩子被石頭絆倒了,遇到這事你怎麼處理的


五,看見孩子被石頭絆倒,什麼也不說,拽起來就走,孩子沒有大人有勁,不起來也沒辦法。

有一個三歲孩子被石頭絆倒了,哭起來。媽媽什麼也沒說,拽起來孩子就走了,孩子腳步踉蹌的跟著媽媽走著。他本想著躺地上不起來,讓媽媽會抱他,可是沒有媽媽有勁,硬不過媽媽。不得不跟著走。

這位媽媽經常是這樣,只要孩子不聽話,二話不說就是一頓打,孩子毫無反手之力。

這樣孩子明白武力可以解決一切,不用講道理。

這個孩子後來上學了,在學校裡,只要誰不順他意,他是二話不說,掄起拳頭就打人,學校老師給他媽媽幾乎每天都要打電話,最後勸轉學……

三歲的孩子被石頭絆倒了,遇到這事你怎麼處理的


原生態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是一生都難改變的。同一件事,不同的教育方法,帶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