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起诉“郑州毒王”,健康对比财富,22万开发商成被告啥都不算

“疫情欲破晓,‘毒王’做飞鸟。夜来风雨声,感染知多少。”铁口断房改唐代孟浩然《春晓》,诗作一首,以飨楼市并谴责从意大利看球未果回国,多次转机转车,密切接触了24人的新冠肺炎患者“郑州毒王”郭某鹏。

疫情之下,我们曾戏言:“终于到了躺在家里就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了”,没料到,一语成谶,不出门还真变成了为国家减少负担,为人民健康负责的好市民。至于“郑州毒王”作为真球迷,伪市民,甘冒奇险,远赴意大利把病毒带回国的大才,怎一个“恨”字了得。

律师起诉“郑州毒王”,健康对比财富,22万开发商成被告啥都不算

有律师表示,要发起全国首例个人故意传播肺炎的案件诉讼,向郭某鹏提出索赔:“不仅让郭某鹏把牢底坐穿,还让他赔得倾家荡产!”一颗老鼠屎,让1亿河南人的疫情防控大好局面付诸东流!

开复工了,我们奔赴各自的工作战场,为还房贷、还车贷、奶粉钱等等努力工作。面对疫情,我们勤洗手,戴口罩,避恐不及。可是,“郑州毒王”却反其道而行之,四处招摇。律师告郭某鹏,不是告他去意大利,而是告他隐瞒出境史,置亿万人的生命健康而不顾。

律师起诉“郑州毒王”,健康对比财富,22万开发商成被告啥都不算

无意的和故意的区别就是“不作不死”。自己作的事儿,只能自己扛。而这种事引申到房地产领域,你会发现,对比之下,房产不过是金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在健康和财富的天平上,左右摇摆的不是天平的量杆,而是自己那颗心。

在“315”即将到来之际,有自媒体在天眼调查上查阅数据发现,近十年以来,我们的开发商数量不是此前的近10万家,到去年底,我们的房地产企业数量有近150万家。房地产不仅关乎财富,房子有问题还关乎健康,数据显示,150万家房企中有15%有法律诉讼记录,也就是说,有22万开发商成为了被告。

律师起诉“郑州毒王”,健康对比财富,22万开发商成被告啥都不算

生不易,活不易,生活更不易。当我们对让上千万郑州市民暴露在生民健康危险之下的“郑州毒王”口诛笔伐的时候,其实很少有人会感知到,我们花了一辈子积蓄购买的房子,是不是有问题。就和新冠肺炎有潜伏期一样,房子有问题,问题也绝对不小,比如福建泉州宾馆的坍塌。

人生一辈子,卧眠只需七尺。但是,自从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度让到投资的保值增值属性,就放大了房地产的金融能力。而开发商高负债、高周转的只要开发速度轻视建房质量的做法,也让购房者买的房产隐患重重。

律师起诉“郑州毒王”,健康对比财富,22万开发商成被告啥都不算

去年的这个时候,某消费投诉平台就有房地产相关投诉1190件。安居乐业的居所,变成了消费纠纷最严重的行业之一。22万开发商站在被告席上,被投诉的是开发商,而该拷问的则是,和漠视郑州市民生命健康的“郑州毒王”一样,开发商也在忽视购房者的金钱。

疫情阴霾渐去,房地产冰封化冻,就在开发商们抛掉每天破产两家的“战友”,期待“满血复活”的时候,一个“郑州毒王”,让刚刚复工,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再次成为惊弓之鸟。而22万房企被投诉房产的质量安全,房产服务、购房合同等问题,以及十年间近28万家房企注销,超11万家企业被吊销的事儿,算什么。

律师起诉“郑州毒王”,健康对比财富,22万开发商成被告啥都不算

健康和财富,人一辈子逃不开的两个话题。也许在年轻时,我们乐意用健康去搏一个繁花似锦的将来,到老了,才发现,还需要用财富去赎回失去的健康。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的时候,你给自己的总结会是什么?

人是哭着降世的,佛系一点的说法就是,哭是因为不愿意经历健康、财富的得到、失去的这个轮回。然而,来也来了,既然回不去,该追求的还要追求。哪怕最后一无所获,但是,上不负天地,下不负亲朋,足矣。

万达掌门人王健林早在五年前就说过,房地产在经济中已经发挥不了经济支柱的作用,它透支了购房者的收入,甚至是健康,在更高层面起到了给发展带来负带动的作用。可是房价依旧大涨,楼市依旧红火……

律师起诉“郑州毒王”,健康对比财富,22万开发商成被告啥都不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铁口会断房。”我是铁口断房,每日奉上房地产讯息的心得感悟,老铁们的点赞关注,就是铁口断房持续更新的动力!想说的太多,写得却十分散,作为房产自媒体,主要是想声讨“郑州毒王”郭某鹏的枉顾国人健康的行径。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