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非偶”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

古代哲學思考


“齊大非偶” ,是春秋時期,鄭國鄭莊公的太子忽說的。什麼意思?那意思是,齊國是個大國,鄭國是個小國,讓我娶齊國國女,門不檔、戶不對,我不敢高攀。

太子忽為什麼說這個話?有故事。

公元前706年,北戎到齊國找麻煩,勢頭很大。齊國看樣子難以對付,就派使者向鄭國求援。鄭國也不含糊,派太子忽領鄭軍救援齊國。齊僖(xī,西)公看樣子很喜歡這個太子忽,或者就是想與逐漸強大的鄭國拉關係,反正齊僖公提出,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忽。

這本來是好事,齊國是個大國、強國,是個將來可以依靠的靠山。有政治盤算的人都會認真考慮,但鄭國的太子忽並不領情,他辭謝說:“齊大非偶” 。齊國是個大國,鄭國是個小國,門不檔、戶不對,我不敢高攀。

後來討伐北戎取勝後,齊僖公又提出了聯姻之事,執著地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忽。忽又一次拒絕了。這一次的理由是,到齊國是為了討伐北戎,雖然打了勝仗,但有了一點功勞就娶人家女兒,容易被人認為是占人家便宜,不是君子所為,因此又拒絕了。

當時,老謀深算的大臣祭仲與太子在一起。祭仲到底是有眼光,規勸太子答應親事。他提醒太子說:我們國君您的父親有很多寵愛的姬妾,妾驕子就貴,你雖然是太子,但如果得不到大國的援助將不能即位。過去即位要得到周天子的認可。現在周天子不行了,但要繼位還是要得到大諸侯國的承認與支持,否則就是即位,地位也很不牢固。鄭國不是就您一個太子,還有二位公子都很能幹,都有勢力,都可以成為國君,你要想清楚。

但是太子主意很正,就是不娶齊國國女。用我們今天美好的想法看,當時,太子忽已經有了夫人,那是他在周天子那裡做人質時從陳國那裡娶的陳國國女。但是,當時一個太子更立幾個夫人並不是越軌的事,太子忽拒絕齊僖公的好意,曾經被人稱讚,我們甚至可以穿越地說,太子忽對於自己的愛情忠貞。但正如祭仲所說,後來,沒有齊國這樣大國的支持,他的君位的確保不住。這也許是他不夠老辣。但是,事情得從兩面說。齊僖公讓他娶的這個女兒,應該很漂亮,但這個漂亮的齊女,就是後來在齊魯兩國惹事的莊姜,嫁給了魯桓公,還與自己的哥哥齊襄公私通玩兄妹戀。從這個意義上說,太子忽的拒絕又似乎是正確的,不然,被齊襄公戴綠帽子,甚至被殺的可能就是他了。

歷史,真的讓人看不透。

但是別人看不透,祭仲還是把鄭國的前景看透了。他已經看出,除了太子忽之外,他的弟弟公子突、公子亹(wěi,偉)都是國君的有力爭奪者。

太子忽的母親是鄧國的美女,鄧國在今天的鄧縣。鄧國是一個小國,與周天子的關係也比較疏遠,所以說,太子忽的舅家勢力並不大,而且距離鄭國有些遙遠,因此,雖然被立為太子,但缺乏牢固的靠山,地位並不牢固。祭仲的分析是非常正確的,也是很有見識的,後來,太子忽也就是由於沒有靠山而吃了苦頭,栽了跟頭。但太子忽很有個性,就是不願意與齊國結親,娶齊僖公的女兒。執著的有些可愛,也有些傻。在政治上玩正直多少有些不合時宜。

鄭莊公除了這個鄧國的美女外,還娶了宋國貴族雍氏家的女子。這個宋國雍氏生下一個兒子,名叫突。不是忽,就是突,這名字挺奇怪的。雍氏女子很受鄭莊公的寵愛,公子突也是一很能幹的人,繻葛之戰時打敗周王室軍隊的建議就是他提出的。他的舅家宋國相對鄧國,國大爵尊,又是鄭國的鄰國,山水相連,因此,雖然突沒有被立為太子,但並不是沒有機會做上國君。尤其是到了這個時候,沒有多少人再遵守大宗小宗的規距,沒有人還那麼執著地信仰周公的嫡長子繼承這一套了。只要是公子,都可以做國君。不讓做,就想辦法,實在不行就殺人。於是當國君的又必須增加一種能力,就是防範被殺被廢的能力。太子忽在這方面好像是有欠缺的。

鄭莊公在位四十三年,公元前701年逝世。鄭莊公生前讓自己寵信的大臣祭仲輔佐太子,太子忽被立為國君,這就是鄭昭公。


平說平論


正確的寫法應該是齊大非“耦”而不是齊大非“偶”。

耦是春秋時期人們常說的一個詞,就像今天我們說手機“充電”一樣普遍。這與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密切相關。

當時社會是農耕時代,人人都會參與耕作。而耕作最流行的方式是“耦耕”。耦耕就是兩個人一起用鐵器耕作。它要求兩個人要配合默契,而只有體型相當、體力一致的情況下才容易配合默契。所以,同耦的人身體條件必須相近。

這樣就逐漸形成了一個比喻:同耦的人就比喻合得來的人,和自己體量差不多的人或事物。

所以,齊大非耦的意思是人家齊國是大國,我們是小國,我們不在一個級別上,我不想攀附它。這個耦不是配偶的意思。

耦在《左傳》中出現多次,既非褒義也非貶義,像是一箇中性詞 。還有一個典型的地方是晉國的驪姬和東郭五、梁五兩個人都相好,這兩個人幫助驪姬搞陰謀。人們就把東郭五、梁五這兩個臭味相投的人稱作二耦。《左傳莊公二十八年》:二五(東郭五、梁五)卒與驪姬譖[zèn]群公子而立奚齊,晉人謂之二耦。

齊大非耦的原文是《左傳·桓公六年》:“公之未昏於齊也,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太子忽。太子忽辭,人問其故,太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我們可以看到,這裡並沒有“偶”。


原無


“齊大非偶”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


“齊大非偶”是個成語,但是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這個成語的意思因為價值觀和當代公正、平等生命體關係的思維觀念不符合,所以如今使用得很少。

其實這個成語有個近義詞——“門高非偶”。這個是不是相對更好理解呢?就是指別人家門第太高,不是求偶的適合對象。也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的意思。

不過“門高非偶”相對要新,雖然好理解一些,卻不是成語,頂多算是一個固定詞彙。

“齊大非偶”出自先秦左丘明的《左傳·桓公六年》:

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這段文字並不難懂。齊侯是齊僖公,他的女兒就是大名鼎鼎的人間絕色——“文姜”,鄭大子忽是指鄭國世子忽。齊僖公想把女兒許配給當時國力強盛的鄭國世子忽,進行政治聯姻。結果忽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而且給出的說辭相當的離譜:“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這個“耦”字,通“偶”,並不是人偶的意思,而是指古人在耕作的時候,一般都是兩人一起,組成一隊。這也是偶數、對偶這些意思的根源。因為要共同承擔體力活,所以組隊的兩個人最好是體型差不多,方便配合。齊國確實在國土上是大過鄭國的,所以世子忽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拍檔,齊國太大了,我鄭國高攀不起。所以拒絕了這樁婚事。

這個世子不是心裡有人了,就是有點傻。不論是從個人,還是從國家的角度,他都把齊僖公給得罪了。同時也因為這一點,導致他自己上位後沒有大國作為聯姻靠山,國內發生叛亂,他也被驅逐殺害。

而這和“齊大非偶”了文姜這個絕世美女當然是有關係的。

文姜的美是得到公認,並寫成詩來傳唱的,《國風·鄭風·有女同車》: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姑娘和我同乘車,容貌就像花一樣。體態輕盈如飛鳥,珍貴佩玉泛光芒。她是美麗姜姑娘,舉止嫻雅又大方。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體態輕盈像鳥翔,佩玉鏘鏘悅耳響。美麗姑娘她姓姜,美好聲譽人難忘。

“孟姜”就是指姜家的女兒,或即文姜。這首詩就是鄭國人寫來諷刺鄭國世子忽的。《毛詩序》:

太子忽嘗有功於齊,齊侯請妻之;齊女賢而不娶,卒以無大國之助,至於見逐,故國人刺之。

齊家那麼好的女兒你不取,還說什麼“齊大非耦”,結果怎麼樣,被驅逐了吧?

這就是“齊大非偶”背後的故事。

至於“門高非偶”的故事,則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梁朝廷。東魏叛將侯景投奔南梁蕭衍,妻兒被高澄煮殺,便向梁武帝求娶王家或者謝家的女子為妻。可當時王謝二家是名門貴族,別說是一個叛將,門閥政治時期,大家族可是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的。這種門閥集團直到中唐,才被新興的士人階層慢慢取代,在隋朝、初唐的影響力還不小,而在南北朝時期,他們的高貴地位簡直是不可動搖的存在。

所以梁武帝對侯景說:

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

王、謝家族太高貴,你還是找朱、張二姓之下的人吧。

“門高非偶”就是這麼來的,這就是很乾脆地挑明瞭,門當才能戶對,你就是不配。

而“齊大非偶”的門第觀念還沒有那麼直白,只是含蓄地打馬虎眼,或者還帶著一點恭維和客氣,不過結果都是一樣的。

——就是你沒戲。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齊大非偶”這個成語的本意是:身份低微不敢高攀。

這個成語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桓公六年》:“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這個成語主要說的是齊僖公為何要倒貼嫁妝,強嫁女給鄭世子?

我國春秋時,齊僖公一心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鄭國的太子忽。但是太子忽急忙推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配偶,你們齊國是個大國,我的位卑配不上。

後來北戎部落入侵齊國,齊國危機,趕緊向鄭國求援,太子忽立即率領鄭國的軍隊,幫助齊國打敗了北戎。這時齊僖公又提起這件婚事,太子忽又一次堅決推辭。

別人問他為什麼拒絕,他說:“以前沒有幫齊國忙的時候,我都不敢娶齊侯的女兒。今天我奉了父王之命解救齊國的危難,如果這時我娶了妻子回去,這不是用鄭國的軍隊來換取自己的婚姻嗎?那麼到時鄭國百姓會怎麼說我呢!”說罷就辭別而去。


D東哥


我是史小二記,我來說一說!

娶妻的時候,常蹦出這個詞語——門當戶對。門不當,戶不對。兩家人絕大多數情況,成不了親家。硬氣一點,有點文化的人這時會說,齊大非偶。

齊大非偶是個成語,什麼意思呢?表示自己位卑,不敢高攀。通俗一點就是“對不起,我高攀不起。”



恰恰這一個成語,牽扯出了一段比小說更狗血的孽緣……

齊國是個大國,齊國的女子長得好看,美貌動人。而且性情大度。所以,在當時的春秋時代,有很多列國君侯、世子太子紛紛追捧。

《詩經》裡就有這麼一段話,說:

我們平常時候吃的魚,難道一定要吃河裡的魴魚?娶妻,難道非得娶齊國的姜姓姑娘?

恰好國君齊僖公有女初長成。姓姜,叫什麼,不知道。反正世人都稱她“文姜”。文姜貌美,絕色也。生得那是秋水為神,芙蓉如面。更神奇的是,比花,花解語;比玉,玉生香。傾國傾城,絕世佳人。國色天香呀。長得美麗外,文姜還賢良淑德,比較的有才情。



想想,列國誰人不眼紅?不過,文姜有心上人了。少女懷春,慕英雄,該英雄是鄭國的太子,太子姓姬名忽。長得玉樹臨風,並且十分的勇健,驍勇善戰。

既然這樣,朗有心,妹有意的。齊僖公也滿意女婿,要不兩家人締結兒女親家?行,這樣辦吧,門當戶對,十分美好。但是,這對被看好的情侶沒多久,便散夥了。

怎麼回事呢?姬忽拒絕迎娶文姜,什麼理由?齊大非偶。



《左傳》記載:

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耦,通假字,通偶,配偶。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人吶,都將會有自己的配偶。然而齊國是個大國,不是我的配偶。這個理由荒唐不?齊國是大國,以之為姻親,等姬忽繼位,齊國穩穩地靠山,姬忽穩穩地鄭國國君。

姬忽拒絕的真正原因恐怕跟文姜姐姐宣姜有聯繫。宣姜,同樣長得漂亮。嫁給了衛國太子公子伎。可是,公子伎父親衛宣公動了歪心思。想納娶宣姜,原因很簡單,宣姜漂亮。併為她修築新臺,截胡過來。新婚前,衛宣公遣派公子伎出使宋國。史稱“新臺納媳”。一時,宣姜登上“頭條”。齊僖公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這個荒唐的女婿。



莫須有的理由,文姜那叫一個失落。黯然傷神,鬱悶極了。此時,異母哥哥姜諸兒跑來安慰妹妹,噓寒問暖。不小心,兩人對眼,愛戀上了。齊僖公知道後,差點沒被兩人氣死。兩個女兒都這樣,不被氣死才怪呢?

齊僖公只能匆忙為文姜擇夫君。選中剛繼位三年的魯恆公。臨走之前,姜諸兒以詩傳情,道:

桃樹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直,吁嗟復吁嗟

花美,開在我的窗前。我摘還是不摘?還是遠遠觀賞?坐臥不安。



文姜讀後,直白回覆:

桃樹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證無來者?叮嚀兮復叮嚀

呆子,沒看見花是為你盛開的麼?趁著花開,採摘,採摘……有誰知道,來年的春天,花依然燦爛?

姜諸兒心裡或許有了答案,這一等便是十五年。直到他登基為齊國國君,是為齊襄公。齊襄公想,魯恆公願意?所以,又等上三年。重逢時,兩眼神一對,心裡頓時激起陣陣漣漪。兩人舊情復燃……魯恆公知道後,怒斥。估計著魯恆公給了文姜一個耳刮子……



總之,文姜直接將情況告訴齊襄公,齊襄公謀劃,佈下鴻門宴,灌醉魯恆公,派人將他殺害於車上。

兩人又鬼混在了一起。

後來,有詩感嘆道:

妖豔春秋首二姜,致令齊衛紊綱常天生尤物殃人國,不及無鹽佐伯王

三叔小記


齊大非偶,這典故的背後還真是有一段孽緣。

周王朝禮制森嚴,社會生活都被安排管理的妥妥帖帖,連宗廟祭祀的昭穆制度都被安排好了。周禮和宗法制度聯繫在一起,就形成了周天下的國際社會的《聯合國憲章》,周天子作為當時的超級大國維護這套禮法制度。後來經濟發展了,發動戰爭的成本越來越高,而且人心也開始不再古樸,不願意再打仗,周王室維護這套國際秩序越來越吃力(跟現在的美國相似),所以周王室漸漸不大方了,要各地索要方物和財物。遇到一些外族攻打時,周王室也沒有力量去攘除外夷了。

(周王朝初年的勢力範圍)

這樣,周王室的威信逐漸喪失了,禮崩樂壞的時代就開始了,各個諸侯國裡都發生了有悖於禮法、宗法的事,周王室也管不了了。

在濱海地區的齊國的國君齊僖公有兩個被詩經百般讚頌的兩個女兒,一個叫做宣姜,一個叫做文姜,雙雙成為當時聞名的絕色美人。關於這姐妹倆的美,《詩經》裡有記載:“有女同車,顏如舜花,將翱將翔,佩玉瓊踞;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這樣的姐妹花,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上掀起了一番求婚熱潮。

這姐姐宣姜本來許配的是衛宣公的兒子伋,但是衛宣公是個老流氓,聽說齊宣姜豔若桃李,頓時垂涎三尺,居然來了個“掉包計”,在黃河邊上築了一座新臺,把新娘攔截了下來,自己鑽進洞房當了新郎。雖然我們知道春秋時期的男女關係確實亂得夠嗆,但是衛宣公的這種行為在當時也是為世人所不齒的,《詩經·邶風》中有一篇叫《新臺》,講設網本為捕魚,卻事與願違,得了個癩蛤蟆,說的是這件事。

(宣姜入衛新郎被掉包)

這宣姜算是毀了,齊僖公便將希望寄託在了小女兒齊文姜身上。為示鄭重,齊僖公向國際上發佈了外交照會:我家次女文姜已長成,各國諸侯、世子可前來提親。各國公子、世子早就垂涎文姜的美色,來齊國提親的人絡繹不絕。這文姜幾經比對,最終她看上了鄭國世子姬忽。這個鄭國世子,長得高大威武,行端禮正,很有男子漢的氣魄。按理說,也是門當戶對,郎才女貌。

齊僖公心裡的石頭算是可以落下了。可是這姬忽回到鄭國後,竟然聽信了別人說的“齊大非偶”的話,要毀婚。這個進讒言的人是這麼解釋“齊大非偶”的,鄭國是小國,娶了齊國這樣大國國君的女兒,日後必定受欺負,不如不娶。姬忽竟然也聽從了,放著國際上盛名已久的美人不要,向齊國提出退婚。

其實,姬忽之所以毀婚,可能還跟文姜的姐姐宣姜有關。宣姜早有豔名,而衛國就在鄭國邊上,鄭國肯定也是知道的。這麼混亂的關係,讓鄭國人覺得這個齊國畢竟是個外姓(姜姓、呂氏)諸侯國,沒有受過周禮薰陶,不會是一個好媳婦。

春秋時,男女關係還是比較開放的,鄭國、衛國的民歌都有說到野合的事,而且幾乎在同時在蔡國、息國還發生過因為息夫人而亡國的事,所以公子王孫世家對於找媳婦這事還是比較慎重的。

本來,這在春秋時候的開放風氣下也沒什麼,姬忽不願意抱美人,自然會有人上門來提親。可是這文姜卻是生性剛強,從小錦衣玉食,從來沒有被違逆過,一下子被拒絕婚事,心理上接受不了,就病倒了。

(文姜也是當時的國際名媛)

她這一病下,他的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姜諸兒來探望她。這一來二去,兄妹感情迅速升溫,竟然就因此如膠似漆了起來。隨著事情的發展,他們兩的行為越來越名目張膽。很快,被他們的父親知道了。家門不幸,齊僖公在氣憤之餘,很想把事情快速處理妥當,不然這樁醜聞流傳出去,齊國在國際上就沒法混了。

這時,齊國旁邊的的魯桓公新登基,想攀求齊國這樣的大國給自己當外援。於是,便派人到齊國向齊文姜求婚。齊僖公立即答應了這樁婚事,還迅速選擇了一個良辰吉日,迫不及待地要把文姜嫁出去,為了防止再出紕漏,他還命人嚴加看管,不準諸兒與文姜再見面。文姜要嫁出去了,姜諸兒可急了,讓他魂牽夢饒的妹妹要去給別人當老婆,他心裡有著一萬個不願意,但他卻不能阻撓這場婚事,只能暗地裡傷心著急。

在文姜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姜諸兒終於找到機會在一把紙扇上寫了一首詩,傳遞給了齊文姜。詩句是這樣的:桃樹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直,吁嗟復吁嗟!齊文姜的答覆是:桃樹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證無來者?叮嚀兮復叮嚀!這意思再也明顯不過了,他們還有再見的機會。

這文姜嫁到了魯國,成了嫡室夫人,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魯莊公。過了幾年後,齊僖公去世,公子諸兒成了新的齊公。這樣一來,他就要求魯國讓文姜經常來齊國探親。由於保密工作做的好,魯桓公不明所以,就一一安排了。文姜到了齊國後,很快齊襄公與文姜就又出雙入對,顛鸞倒鳳了。對於文姜的遲遲不歸,魯桓公也駕著車去接她,結果撞見了這段不倫之戀。魯桓公氣憤不已,奪路而走,齊襄公就派了公子中的大力士叫做彭生的,跳到魯桓公的車上,捏斷了他的肋骨,魯桓公活活痛死了。

(魯桓公頭上有點綠)

魯桓公去世後,他的嫡子,就是文姜的孩子做了魯公,文姜也不方便久不歸國,就說思念故土,希望在魯國邊境上長期看著齊國。魯莊公就讓人在邊境修了一個宮室給母親文姜居住。這齊襄公經常打獵來到邊境,晚上就住在這裡。

後來齊國發生了叛亂,齊襄公被人殺死,齊國大亂。公子小白最後做了齊君,就是齊桓公。文姜見齊襄公去世了,就徹底收心了,回到魯國都城,全心協助兒子治理魯國,表現出了出色的軍政才能。所以,後世對文姜的評價也是譭譽參半。

如果當初姬忽不悔婚,順利嫁入鄭國的文姜,是否還會有這種不倫之戀?那又是未知之數了。


而知而行的歷史


“齊大非偶”這個詞來自於《左傳.桓公六年》:“公之未婚於齊也,齊候欲以文姜妻鄭太子忽。太子忽辭。人問其故,太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是根據孔子所作《春秋》而寫成的史書。是魯國曆史,這裡的公,是魯桓公。魯桓公的妻子,是齊國的公主,名叫文姜。在文姜沒有嫁給魯桓公之前,她的父親齊僖公(也稱齊釐公)曾把她許給鄭國太子忽。鄭太子忽沒有同意這門婚事。別人問他為什麼不同意,太子忽說,人各有與自己匹配的婚姻對象,齊是大國(鄭是小國,)我配不上人家。

耦的本意是耦耕,也就是兩個人一起耕種田地。因為要兩個人配合幹活,兩個人的體力等各方面要相互匹配。後來,這個字就被“偶”所替代。成為成詞“齊大非偶”。其意思是用來拒絕不滿意的婚姻介紹,你家門第太高了,我們配不上。

這個故事,在《史記.齊太公世家》中也有記載:齊釐公二十五年,北戎伐齊。鄭使太子忽來救齊。齊欲妻之,忽曰:“鄭小齊大,非我敵”。遂辭之。

在齊國遇到外敵的時候,鄭國太子前來幫忙。成功打跑敵人。齊國為了感激,打算把公主嫁給他。公子忽說:“鄭是小國,齊是大國,不相匹配。”於是,就謝絕了齊公的好意。“敵”,這裡是匹配的意思,不是後世意義上的敵人。

在春秋時代,各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大國結親,以增外援的做法是很平常的。在權利爭鬥中,大國因為婚姻關係而給予的幫助也很重要。鄭國太子為什麼會謝絕齊國的好意呢?其原因大約不是自身謙虛,感覺自己是小國配不上大國,更重要的原因,大約是齊僖公的女兒們名聲不太好。

文姜許嫁鄭太子忽,被拒之後,嫁給了魯桓公。可是,文姜在齊國的時候,卻與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後來的齊襄公私通。文姜在魯桓公三年嫁到魯國,十八年,魯桓公夫人文姜到齊國做客。齊襄公與文姜這對兄妹見面之後,舊情復燃,宮中亂倫。這事被魯桓公知道之後,非常生氣。大約是罵了文姜。文姜告訴自己的哥哥後。齊襄公把魯桓公灌醉之後,讓人把魯桓公弄死了。

看到魯桓公的故事,大約就可以明白為什麼鄭太子不娶文姜了。

齊釐公還人一個女兒叫宣姜。“宣”大約是諡號,或者是因為是衛宣公的夫人之故。衛宣公的夫人叫夷姜,大約也是齊國姜氏,生了個公子叫伋,被立為太子。太子伋長大之後,衛宣公為她娶了齊釐公的女兒為妻。齊女到衛國後,齊宣公發現這女子很漂亮,於是就為兒子別找了一位,把齊女自己笑納了。這位女子就是宣姜。與嫁給魯桓公的文姜是姐妹關係。宣姜嫁給魯宣公之後,自己也生了兒子。後了為了自己的兒子上位,太子伋被害死。

春秋時代,老子搶兒子媳婦的現象,好像挺多的。廣為人知的就人楚平王,衛宣公。不太被提起的,《史記》中還有一位是魯惠公也幹過。

小國的公子,娶大國公主,政治上可以做為外援,但是,女子的作風必須正派。如果家風不好,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文姜和宣姜就是例子。史書上說:“宣姜淫於舅,文姜淫於兄,人倫天理,至此滅絕矣。”

明白了上述歷史,就知道了,齊大非偶的背後,所表達的意思是,男人找媳婦的時候,不能只看長的漂亮(據說宣姜、文姜都是大美女)和家庭有權勢。更重要的還是品德的優異。

關於文姜宣姜的美貌,《詩經》有記載。最後我們欣賞一下: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詩經.鄭風有女同車》)


七月流火140400643


這個成語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很難從字面上直接理解它的意思,它本原的斷句應該是:齊大、非偶。齊指齊國,偶是耦演變而來,指配偶。源自春秋故事。以助紂為虐方式忽悠死弟弟共叔段、又與母親發誓不到黃泉絕不相見的腹黑先驅鄭莊公,竟會生出了一個完全不類似他,卻又文武雙全、志氣高昂的兒子子忽,在幫助齊國解除北戎的威脅後,得到齊襄公的賞識,想把女兒許配給他,子忽便說

“齊大,非吾耦也”,推辭了,後就變成了成語齊大非偶。

周武王滅殷商後,國土大增,王室鞭長莫及,還有一些異族為禍,就採取分封制,以血緣親疏、功勳等為憑大封諸侯,以之翼護天下,平王東遷之後,王室漸衰微,諸侯國蠢蠢欲動,有爭雄之心,首先出現鄭莊小霸,鄭莊公在武公之前打下的基礎上進行擴張,逐漸盛極一時,出現射王中肩等事,成為春秋五霸之外的小霸,對外則聯結諸侯國,合作取利,與齊國的交集就是這樣發生。(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齊國是武王岳父、成周大功臣、武聖姜子牙的封國,也是不折不扣的強國,雖然有時弱勢,但家底擺在哪裡,一有機會立馬崛起,五霸之首就是齊桓公。其時齊襄公在位,見到鄭國武德強盛,有心結納,正好子忽前來為齊國解圍,臨陣智勇雙全,齊襄公便想把大女兒後來稱為文姜的許配給他為妻子,子忽拒絕了,理由是齊國是大國,鄭國是小國,雄起一時,不是門當戶對的對象。大臣祭足等人苦勸也無法說服他。(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鄭莊公幾位兒子各具雄才野心,對國君位虎視眈眈,臣下便勸子忽要立足大局,認清形勢,如果有齊國為姻親之國,君位可保無虞。或許是不想當齊國的附庸,或許是子忽自負才高,不必仰仗他人,以大小不匹配的現由回絕,後來莊公死後,子忽繼位,果然發生系列爭位亂事,子忽雖二度為君,最終還是死於逆臣之手。大方面看,可以說是沒有攀上齊國高枝所致,不然大有迴旋餘地。

但細看齊僖公要許配給鄭昭公子忽的女兒文姜,卻也不是善茬,歷史上也是有名人物,在家便與兄長諸兒私通勾搭,在被子忽拒婚之後,嫁給了魯桓公,因姦情而害死親夫,以致齊魯交惡,如果子忽娶了她,也未必是福。


南方鵬


一哥“俗人讀史記”之——

“子非良人、齊大不偶”背後的故事

“子非良人、齊大不偶”用俗人的話解釋是:你不是我的另一半,俺這屌絲男配不上你這白富美。說的是春秋齊、鄭、魯之間的一段故事。

春秋小霸鄭莊公的太子叫姬忽,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軍事能力、也有點傲氣的青年,《史記-齊太公世家》載“(齊僖公)二十五年,北戎伐齊。鄭使太子忽來救齊,齊欲妻之。忽曰:“鄭小齊大,非我敵。”遂辭之”。理由是說鄭國小齊國大,不般配。而當時隨行的鄭國大夫祭仲“勸使取之,曰:“君多內寵,太子無大援將不立,三公子皆君也。”所謂三公子者,太子忽,其弟突,次弟子亹也(《史記-鄭世家》)”。確實是出於好意啊。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一是年輕氣盛,《左傳-桓公六年》載“北戎伐齊,齊侯使乞師於鄭。鄭太子忽帥師救齊。六月,大敗戎師,獲其二帥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獻於齊。於是,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使魯為其班,後鄭。鄭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師”。功勞很大,但在領賞的時候卻被禮儀之邦的魯桓公幽了一默,不按功勞而是按爵位排序,這事擱現在也多見怪不怪,沒動一筆的領導當主編的多了去了,可太子忽年輕啊,咽不下這口氣,幾年後還和魯國在郎地掐了一架。

二是沽名釣譽,“(魯桓)公之未昏於齊也,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詩》雲:『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國何為?」君子曰:「善自為謀。」及其敗戎師也,齊侯又請妻之,固辭。人問其故,大子曰:「無事於齊,吾猶不敢。今以君命奔齊之急,而受室以歸,是以師昏也。民其謂我何?」遂辭諸鄭伯”。意思是說我不會因為為你打了勝仗而娶你家的女兒,並且抬出老爸的名義辭謝了。

三是盲目尊大,現在的鄭國雖說是新國、小國,可在鄭莊公的經營謀略下,漸成眾人畏懼的強國,不過對於齊魯採取拉攏態度的鄭莊公在這事上為何沒有明確的態度?但太子忽盲目尊大的嘴臉在與齊、魯大國的交涉中已暴露無遺了。

眾所周知,周代姻親制是周代禮樂、分封、宗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同氏不婚的禁忌外,一般諸侯攀天子、小國攀大國、弱國攀強國、下層攀上層的政治婚姻多的是,甚至出現“烝”“報”“奔”等後人難以理解的亂倫婚姻,但太子忽卻對此說了“不”。很快,以姻親維繫諸侯國平衡的天平偏離了太子忽,“莊公又娶宋雍氏女,生厲公突。雍氏有寵於宋。宋莊公聞祭仲之立忽,乃使人誘召祭仲而執之,曰:“不立突,將死。”亦執突以求賂焉。祭仲許宋,與宋盟。以突歸,立之。昭公忽聞祭仲以宋要立其弟突,九月丁亥,忽出奔衛。己亥,突至鄭,立,是為厲公”。弟弟的姥姥家是宋國,大國,自己的姥姥家是鄧地,轄區,自己沒有後臺,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跑了,而此時齊魯肯定在沒事偷著樂呢。

附帶說一下這個文姜,真不是一塊好“姜”。把一個原本好好的良人(古時妻稱夫的固定用語,如舊時當家的、外手、孩他大,現今之老公、我的菜,也有用夫稱妻的)之詞語給弄得讓人偏離了原意。太子忽辭婚幾年以後,這個美女嫁給了魯國國君桓公,“四年,魯桓公與夫人如齊。齊襄公故嘗私通魯夫人。魯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時嫁為魯桓公婦,及桓公來而襄公復通焉。魯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齊襄公。齊襄公與魯君飲,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魯君車,因拉殺魯桓公,桓公下車則死矣。魯人以為讓,而齊襄公殺彭生以謝魯”。這事說的較明白了,兄妹少年相通,後來妹夫妹妹回孃家,舊情復發,還弄得舅婿反目,把妹夫給搞掉了,還舍了一個小舅子,自己也很長時間不敢回婆家,長期和哥哥那個,真是有點那個了吧。劉向《列女傳》說“文姜淫亂,配魯桓公,與俱歸齊,齊襄淫通,俾厥彭生,摧幹拉胸,維女為亂,卒成禍兇。” 

嘿,就這樣一個濫鳥、禍水,太子忽辭掉也好。

 





一哥於一


齊大非偶的含義

近代法國思想家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一書中,曾經認為,財富等一系列因素,決定了人和人之間不平等。

人和人之間的不平等,體現在社交上。比如山村長大的孩子很難和王思聰產生有意義的交集,更體現在婚姻上,比如農民工兄弟想娶趙麗穎,只能在夢裡。



齊大非偶,願意指的是婚姻雙方因為地位懸殊,因此地位卑微的一方不敢高攀,於是用這個成語來做推辭。

而這個成語背後,還有一個發生在二千多年前的故事。

齊大非偶的典故

春秋時代,處於萌芽狀態的華夏文明,遭遇了第一次重大危機。

此時的黃河流域處於分封制狀態,各個諸侯國之間互不統屬,對於北方的蠻族入侵,單獨依靠幾個諸侯國抵抗,其效果非常有限,甚至久而久之,會導致弱小的諸侯國被蠻族入侵。

此前,對於整合、組織各個諸侯國的力量對蠻族進行抗擊甚至討伐,是周天子所做的工作,而此時已經是東周,法理上有權整合各諸侯力量的周天子,早已經沒有了權威。

因此中原各國在客觀上需要一股能整合諸侯力量的勢力,來有秩序的抵抗蠻族。

而春秋時代,最先站出來整合諸侯力量的諸侯,是春秋三小霸中的鄭莊公。

當時蠻族山戎攻打齊國,齊僖公見山戎勢力太大,唯恐無力抵抗,於是向國力處於巔峰,並且在諸侯中很有威望的鄭國求援,鄭莊公派遣太子忽(就是後來的鄭昭公)帶領軍隊前往齊國,抵抗山戎。


山戎見無力取勝,於是敗退回去。齊僖公見太子忽一表人才,於是打算將女兒許給太子忽——當然,此時鄭國國力強大,但是國小;齊國雖然國力一般,但是齊國卻是大國,齊僖公想把文姜嫁給太子忽,也有政治聯姻的意思。

當然,早在太子忽打山戎之前,齊僖公就有過要把女兒文姜許給太子忽的打算,不過當時遭到了拒絕。

對於這種送上門的好事,《左傳》裡面,有這樣一段記載:

公之未昏於齊也,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太子忽。太子忽辭,人問其故,太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齊僖公打算把文姜嫁給太子忽,太子忽推辭。別人問太子忽:你為什麼不娶人家文姜姑娘?太子忽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對象,齊國是個大國,我高攀不起。

齊大非偶這個成語,就從這而來。

後來的歷史發展大致上是:太子忽繼承爵位後,因為缺失齊國這種大國的姻親支持,最終國內發生動亂,鄭昭公後來被人殺死,而鄭國從此一蹶不振,在之後的歷史上,再無鄭莊公時代的存在感。



類似成語

和齊大非偶類似的成語,還有一個叫“門高非偶”。

門高非偶這個成語出自《南史》,其典故指的是北朝叛將侯景投靠南朝以後,希望南朝梁武帝做媒,讓自己能娶王謝這樣大家族的女兒為妻。

梁武帝覺得很為難,於是說:

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

意思是:梁武帝表示:王家、謝家門第太高,和你不大般配,你可以考慮從別的世家考慮找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