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的30句名言,句句經典,受益一生


《史記》中的30句名言,句句經典,受益一生

《史記》中的30句名言,句句經典,受益一生!
1.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釋:天下吵吵嚷嚷,都是為私利而來;天下擁擠奔忙,都是為私利而往。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釋: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人們會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自然而然地走出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3.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釋: 把鳥打盡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沒有用處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沒用了,不如烹了吃掉;攻陷了敵國,將臣也就沒用了,可以殺掉了。指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就可能會落得很慘的下場。
4.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
釋:因權勢利益而結合的朋友.一旦權盡利絕,交情就會疏遠。
5.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釋:眾口一詞,能把金石熔化;多次誹謗,能把人才毀滅。
6.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釋: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後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見地與他人不同。


7.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釋:意指家財富有的人常自珍愛,不自蹈險地。
8.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釋:應當採取果斷行動時沒有果斷採取,貽誤了時機,反而會遭受到禍亂。
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釋:一千張羊皮也不如一張狐狸皮;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
10.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
釋:相馬者往往因為馬瘦而看錯馬的材質,相人者往往因為人窮而忽略人的才能。
1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釋:能做的人未必能說,能說的人未必能做。
1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釋: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穫。
13.前慮不定,後有大患。
釋:做事之前考慮不成熟,到後來就可能發生大災禍。
14.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釋:謀求小節的人不能成就榮耀的名聲,以小恥為恥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業。

15.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
釋:家庭貧窮就想到應有賢良的妻子,國家混亂就想到要有賢能的宰相。
16.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釋:運籌謀劃於帷帳之中,而能決定勝利於千里以外。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釋: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18.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釋:那些稱王侯拜將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貴種嗎?
19.富而不驕,貴而不舒。
釋:很富有但不趾高氣揚,富貴了也不和自己以前的親朋好友疏遠怠慢。
20.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
釋:善於用兵打仗的將領,不用自己的短處去攻擊敵人的長處,而是以自己的長處去攻擊敵人的短處。
21.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釋: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22.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
釋:得到一百斤黃金,不如得到季布一句表示允諾的話。形容季布信守諾言的可貴。

2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釋:生死關頭,才能看出友情的忠貞與否;在貧富變化的時候,才能看出友情的深淺;在得勢與失勢的變化中,才能考驗出友情的真假。
24.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釋:男人願意為賞識自己的人獻身,女人願意為欣賞自己的人精心妝扮。
25.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
釋:駿馬徘徊不進,不如劣馬穩步向前。比喻做大事的人,不要受細小的事情所羈絆,做事情要果斷。
26.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釋: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27.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釋:事物發展有它必然的歸宿,人情世態有它本來的面貌。
28.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釋:依靠美德的一定興旺發達,憑藉暴力的必將滅亡。
29.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釋:意指將領在軍隊中指揮作戰,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
3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釋:鳥將要死去的時候,它的鳴叫聲是悲哀的;而人將要去世之時,他的話語是善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