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生,我也許會放下許多執念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下半生,我也許會放下許多執念

人之所以痛苦,往往來自於我們的執念。明明該放下的人卻放不下,明明不該等待的人卻傻傻等待,總是執著於我們得不到的東西,卻從不在意我們唾手可得的東西。

我很欣賞朋友的一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的一生充滿了坎坷、每當壓力來襲,我們就會沮喪,甚至不斷懷疑自己,當我們一味的縱容這樣的執念,它便會像繩索一樣,將我們的手腳牢牢的捆住。但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放下執念之後,天不會塌下來,我們的生活依舊,很多我們以為天大的事,到頭來也不過如此。

舉個例子,我們用一隻手正常握住沙子,另一隻手用力握緊沙子。最終,攤開雙手沒有用力握沙的那隻手剩下的沙子多。如果沙子象徵著我們追求的幸福,那麼我們的執念就在於緊握著沙子的手,執著於握緊幸福的人,往往得到的少,而攤開雙手迎接幸福的人反而獲得的會多,這也就是許多人說的,懂得很多人生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的主要原因。

下半生,我也許會放下許多執念

豐子愷先生說過:“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生活裡不必執著於他人的評判。

當有人對你施不敬的言語,請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煩惱,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心情,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想了再想,何必呢。

每個人都是人生的過客。

人是會變的,守住一個不變的承諾,卻守不住一顆善變的心。有時候,執著是一種負擔,放棄是一種解脫。人沒有完美,幸福沒有一百分,知道自己沒有能力一次擁有那麼多,又何苦要求那麼多。

下半生,我也許會放下許多執念

最後,我給大家分享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的一首詩《下半生,我也許會放下許多執念》,跟詩人一起享受寧靜,在內心深處傾聽內心悠悠水聲。

現在我正要起身離去,前去因尼斯弗裡,

用樹枝和泥土,在那裡築起小屋:

我要種九壟菜豆,養一箱蜜蜂在那裡,

在蜂吟嗡嗡的林間空地幽居獨處。

我將享有些寧靜,那裡寧靜緩緩滴零

從清晨的薄霧到蟋蟀鳴唱的地方;

在那裡半夜清輝粼粼,正午紫光耀映,

黃昏的天空中佈滿著紅雀的翅膀。

現在我要起身離去,因為在每夜每日

我總是聽見湖水輕舐湖岸的響聲;

佇立在馬路上,或灰色的人行道上時,

我都在內心深處聽見那悠悠水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