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爭詳解:直接硬懟沙特、間接打擊美國,普京的底氣何在

石油戰爭詳解:直接硬懟沙特、間接打擊美國,普京的底氣何在

本週第一天(3月9日),全球市場一開盤,就被暴跌的國際油價迅速擊潰了。

一些國際媒體紛紛報道,俄羅斯與沙特進行的石油減產協議談崩了,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兩大石油出口國展開了出口大戰。但也有評論稱,這是俄羅斯和俄總統普京對美國發動的石油戰爭。

CNN商業頻道評論員馬特-伊根(Matt Egan)3月11日分析稱,普京知道,美國脆弱的石油工業是建立在堆積如山的債務之上的。因此,當沙特呼籲減產以緩解供應過剩時,普京決定出擊。

兩年多前,為維持國際油價平穩及穩中有升,沙特領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 OPEC)與以俄羅斯為首的世界其他石油生產大國,組成“歐佩克+”集團,通過談判尤其是石油減產撐住國際油價。

但是,上週至週末,俄羅斯的不妥協決定摧毀了與歐佩克搖搖欲墜的聯盟,震驚了世界。莫斯科拒絕加入歐佩克的減產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被理解成,是為了將依賴價格上漲的美國頁岩油公司淹沒在廉價原油的海洋中。

石油戰爭詳解:直接硬懟沙特、間接打擊美國,普京的底氣何在

俄總統普京與沙特王儲薩勒曼

馬特-伊根認為,普京的目標是從美國石油生產商手中奪回市場份額,美國頁岩油公司以債務推動的增長導致俄羅斯在2018年失去了全球最大產油國的頭銜。

能源研究機構ClipperData大宗商品研究主管馬特-史密斯(Matt Smith)稱,“這是俄羅斯試圖削弱美國頁岩油行業的回應.”

在沙特對俄羅斯的舉動發起猛烈回應,表示將大幅下調出口油價之後,在期貨市場國際油價週一暴跌,美國油價重挫26%,為1991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天,油價跌至四年低位每桶31.13美元。標準普爾石油天然氣ETF(XOP)指數跌至2006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位。

分析師認為,目前原油價格已經非常便宜,如果繼續下去,許多美國頁岩油公司將被迫減產,並進而出現破產的擔憂。

石油戰爭詳解:直接硬懟沙特、間接打擊美國,普京的底氣何在

國際油價暴跌引發全球市場震盪

這一場石油大戰有可能導致2014-2016年間的石油市場崩盤重演,那次崩盤導致數十家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破產,並導致數十萬就業者被裁員。雖然美國頁岩油行業倖存了下來,但事實證明,這一經歷非常痛苦。

荷蘭銀行(Rabobank)能源策略師瑞安-菲茨莫里斯(Ryan Fitzmaurice)表示:“俄羅斯可能認為,美國頁岩油目前特別脆弱。 因此,我們的觀點是,俄羅斯這次瞄準的是負債累累的美國頁岩油生產商。”

俄羅斯對沙特早就不耐煩:阿拉伯人患上了自虐症

作為對俄羅斯的報復,沙特在上週末宣佈應戰。沙特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將其今年4月份的期貨石油官方售價削減了6美元至8美元,並承諾大幅提高產量,這與目前的市場需求減少正好相反。

沙特阿美星期二(3月10日)誓言,4月的石油日產量為1230萬桶。這不僅比最近的採油水平高出27%,而且將比該公司的最大產能高出30萬桶。換句話說,沙特阿美將開足最大馬力開採石油。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全球能源戰略主管邁克爾-特蘭(Michael Tran)表示:“俄羅斯和沙特之間有一場激烈的競爭,其他所有人都被壓制在交叉火力之下。”

石油戰爭詳解:直接硬懟沙特、間接打擊美國,普京的底氣何在

沙特誓言將石油日產量提高到1230萬桶

他認為,俄羅斯及其國有石油公司對歐佩克試圖重新平衡油市的努力變得不耐煩,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幾年來,俄羅斯一直跟隨歐佩克集團的減產行列,為國際油價奠定上行路線。然而,每一次減產都迫使俄羅斯將市場份額讓給了美國蓬勃發展的能源行業,這讓俄羅斯石油高管大為光火。

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之一——俄石油(Rosneft)稱,歐佩克聯盟是讓美國頁岩油公司茁壯成長的“自虐狂”。

據報道,俄石油一名發言人週日表示:“我們自己讓出市場,從市場上清除廉價的阿拉伯和俄羅斯石油,卻為昂貴的美國頁岩油騰出空間,並確保其生產的有效性。這還不是患上了自虐症?”

普京一石二鳥:打擊美國頁岩油、報復西方對俄製裁

分析人士說,除了市場份額之爭,俄羅斯可能是在報復華盛頓最近的能源制裁行動,而美國頁岩油革命使制裁成為可能。

就在三週前,特朗普政府宣佈對俄石油(Rosneft)的一家子公司實施制裁,以回應該公司對委內瑞拉馬杜羅政權的支持。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克羅夫特(Hlima Croft)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說:“俄羅斯的戰略似乎不僅針對美國頁岩油公司,還針對美國因能源充裕帶來的強制性制裁政策。”

克羅夫特表示,俄石油首席執行官、普京密友伊戈爾-謝欽(Igor Sechin)似乎已經說服莫斯科與美國展開市場競爭。

石油戰爭詳解:直接硬懟沙特、間接打擊美國,普京的底氣何在

俄羅斯對沙特早就不耐煩

克羅夫特寫道:“和普京一樣,謝欽來自俄羅斯情報部門,是一位強烈的民族主義者。因此,削弱美國在能源領域的主導地位,不僅可以讓他成為經濟領域的俄羅斯英雄,還能讓他在精神領域更具吸引力和親和力。”

與沙特相比,普京在財政上也有很大優勢。根據Argus Global Markets的數據,俄羅斯僅有37%的財政預算依賴石油收入,而沙特的這一比例為65%。

分析人士稱,俄羅斯可以在每桶42美元的油價下平衡預算,而沙特阿拉伯的預算約為每桶80美元。雖然沙特的石油開採成本(估計在10美元左右)可能比俄羅斯(估計在20美元左右)更低

石油市場分析師稱,“每個人都將因此而受傷,包括俄羅斯。這一決定除了對石油進口國(比如中日韓印)帶來額外好處,也會傷害到美國。”而華盛頓的官員們也已經注意到能源市場的混亂。

美國能源部在星期二的一份聲明中說,“國家行為者”(暗指俄羅斯)正試圖操縱和動搖石油市場,但美國政府有信心,美國 經濟“能夠並將承受這種波動”。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星期一緊急約見了俄羅斯駐美大使安東諾夫(Anatoly Antonov),姆努欽在會晤後表示,“美方強調了有序能源市場的重要性”。

石油戰爭詳解:直接硬懟沙特、間接打擊美國,普京的底氣何在

美國財長姆努欽(右)約見俄羅斯駐美大使安東諾夫協調爭議

石油圈“恐怖電影”:誰會先眨眼?

CNN評論稱,當前正在上演的是關於美國石油業的“恐怖電影”。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對於一個已經在遭受原油熊市影響的行業來說,國際油價爭奪戰來得時候再糟糕不過了。

多年來,由於持續的供應過剩、過度投入和日益加劇的氣候變化擔憂,大型石油公司一直受到國際投資者的迴避。能源板塊是去年和過去十年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最大的輸家。在最近的市場混亂中,能源板塊領跌。

正在擴散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石油行業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挑戰。無數的航班取消、工廠關閉和旅行限制嚴重削弱了世界對石油的胃口。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將自2009年以來首次下降。

CFRA Research的能源分析師斯圖爾特-格利克曼(Stewart Glickman)撰文稱:“過去兩個月對能源投資者來說是一部恐怖片。我們同時出現了需求衝擊(全球疫情擴散)和供應衝擊(歐佩克+聯盟崩潰)。換句話說,現在是兩個妖怪,而不是一個。”

這樣糟糕的市場環境似乎解釋了為什麼不僅僅是石油公司在暴跌,本週以來,與能源行業關係密切的銀行業也受到了懲罰,因為投資者準備迎接不可避免的貸款違約浪潮。

石油戰爭詳解:直接硬懟沙特、間接打擊美國,普京的底氣何在

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據認為已經降到40美元每桶左右

總部位於達拉斯的三大金融機構Comerica(CMA)、Cullen/Frost Bankers(CFR)和Texas Capital BancShares(TCBI),分別暴跌約20%。而資產負債表最疲軟的美國頁岩油公司將不得不放棄昂貴的鑽探項目,讓員工休假,從而節省現金。一些石油公司將無法生存。

分析師表示:“這些人已經很痛苦了。現在我們將開始看到一些美國公司破產,可能是大範圍的破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國際油價會持續低迷多久,以及會跌到什麼程度——比如跌到20美元一桶。

答案可能在利雅得和莫斯科,如果不是在沙特王室,就是在克里姆林宮。

CNN援引一位參與沙俄談判的消息人士的話表示,在上週五(3月6日)的激烈衝突之後,沙特與俄羅斯人正在努力恢復對話。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在俄羅斯電視24頻道(Russia 24)發表講話時表示,未來與歐佩克達成產量協議的“大門並未關閉”。

石油戰爭詳解:直接硬懟沙特、間接打擊美國,普京的底氣何在

決定沙俄石油大戰何時收場的兩位關鍵人物

分析師稱,如果沙特能以價格戰迫使俄羅斯同意減產,那麼油市可能會迅速反彈,然後給搖搖欲墜的美國頁岩油企業帶來寬慰。但普京並不以讓步而聞名,美國石油業應該為未來的更多痛苦做好準備。

“希望這場戰爭是短暫的,”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克羅夫特寫道,“這似乎是正在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做準備,因此可能會給所有相關各方帶來殘酷的經濟後果。”

(本文據國際財經媒體實時報道綜述,郭少英獨家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