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NBA6次停擺事件:兩次壓縮賽季,4次因為錢,最長一次203天!


盤點NBA6次停擺事件:兩次壓縮賽季,4次因為錢,最長一次203天!

北京時間3月12日,2019-20賽季NBA常規賽激戰正酣。在今天的一場焦點之戰中,雷霆隊主場迎來了爵士隊的挑戰。在比賽開始之前,爵士隊球員戈貝爾和穆迪埃出現了生病症狀,本場比賽隨即被叫停。隨後美國媒體曝出,戈貝爾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之後NBA官方宣佈:NBA將於今天之後的所有比賽將暫時暫停,何時恢復會另行通知。

如此一來,NBA將陷入無限期停擺之中。在NBA歷史上,此前一共有過5次停擺,分別發生在1964年,1976年,1994年,1998年,2011年,以及2020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今年因疫情導致停擺,以及首次停擺因工會地位之外,其餘4次停擺的主要原因均是因為薪金。

盤點NBA6次停擺事件:兩次壓縮賽季,4次因為錢,最長一次203天!


1964年 第1次停擺

NBA在1964年首次遭遇停擺。由於球員工會的地位沒有得到承認,時任球員工會主席的海因索恩號召球員以罷賽作為手段向NBA官方施壓。之後勞資雙方隨後進行了談判,NBA官方認可球員工會的地位,球員們爭取到了利益保障。

盤點NBA6次停擺事件:兩次壓縮賽季,4次因為錢,最長一次203天!


1976年 第2次停擺

NBA在1976年完成與ABA(美國籃球協會)的合併,當時NBA有一項規定:大學未畢業的球員不能進入NBA。其中,ABA球員斯賓塞-海伍德由於棄學,被NBA官方認為不具備打NBA的資格,海伍德的合同被認定為無效。時任球員工會主席的保羅-西拉斯並不服從NBA的判罰,球員工會一方面號召球員遊行示威,另一方面將NBA告上法庭。最終,法庭判定海伍德有權在NBA打球,勞資雙方最後達成協議,允許家庭條件不佳的球員提早進入NBA。

盤點NBA6次停擺事件:兩次壓縮賽季,4次因為錢,最長一次203天!


1994年 第3次停擺

在1994年的勞資談判中,資方要求採用硬性工資帽,並對新秀合同進行限制。雙暫時達成一致。但在該賽季結束後,NBA宣佈封館停擺,勞資雙方在新一輪談判過後達成了新的勞資協議。最終硬性工資帽沒有被採用,球員合同被加以限制。

盤點NBA6次停擺事件:兩次壓縮賽季,4次因為錢,最長一次203天!


1998年 第4次停擺

1998年3月,NBA勞資雙方就勞資協議迎來了新的談判,老闆們希望調整聯盟的工資帽體系以及球員的薪資上限,然而球員工會對此堅決反對,他們希望可以增加那些底薪球員的薪金。雙方談判破裂,NBA正式進入停擺,時間跨度從1998年7月1日持續到1999年1月20日,時間長達203天。這次停擺導致1998-99賽季常規賽只進行了50場比賽,且全明星週末暫停一年。

盤點NBA6次停擺事件:兩次壓縮賽季,4次因為錢,最長一次203天!


2011年 第5次停擺

2011年7月1日12時01分,舊的勞資協議正式到期。在長達近三個小時的談判之後,球員工會和資方代表仍然沒有就新的勞資協議談判達成一致。隨後雙方進行了長達149天的停擺。直到11月26日,勞資雙方在經過了長達15小時的談判後終於宣佈達成協議。這次停擺使得該賽季NBA常規賽只進行了66場比賽,並且賽程安排的更加緊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