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的五種語言》學人際交往

在工作生活中,總是會遇到一些這樣的人,一開口就贏了,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不管任何時刻,交往能力都貫穿著我們的一生。在跟男朋友吵架的那天,我翻開了朋友推薦我的《愛的五種語言》,開始我一直把它當作婚姻類的書籍,各大網站上也如是說,但是認真的看過之後,才發現,它的確不只是適用於兩性的溝通,正如開篇推薦語所說:本書焦點在於兩性的溝通,但是其深遠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婚姻輔導的範疇,也成為人際交往、團隊建設、提高情商等學習的寶貴資源。


從《愛的五種語言》學人際交往

一、工作結婚之後,人際關係剩多少?

有很多朋友會感覺,結婚之後好像另一半就變了,本書作者查普曼博士在飛機上遇到一個對婚姻很困惑的男士,一直困惑他的問題是:他結過三次婚,每一次在結婚前一切都很美好,可是為什麼在婚禮之後全都走了樣?

他的第一次婚姻持續了十年,孩子出生後,愛情消失。

第二次婚姻持續了三年,婚禮過後的蜜月成了災難,兩個人天天打仗。

第三次的婚姻持續了六年,婚後幾個月,妻子開始抱怨,從芝麻小事到對他進行人身攻擊。一起生活處處是負面情緒,當然,離婚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從故事中我們看到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不會溝通的婚姻不僅是愛情的墳墓,更是人生的災難,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怎麼看結了婚就不聯繫的朋友?

有個網友的回答也道出了很多小夥伴的心聲:“別人根本沒當你是朋友吧?典型的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你在她心中屬於能隨叫隨到,她無聊時候打發時間的一個人好嗎?”

當然,也有網友回答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刻意的去維持關係,就是在不經意間想到了他就自然的拿起手機跟他通話,即使很久沒聯繫但是朋友有難任然可以奮不顧身的出手。

婚姻保鮮需要“愛的語言”,人際交往需要的更是恰到好處的溝通,之所以跟朋友越來越生疏,遇到典型的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是沒有懂得朋友之間的“屬於你們那的溝通的愛的語言”,懂得對方的語言,我們也可以做到跟更多好朋友不需要刻意的聯繫還能維持更好的關係。

我們來分析下前面那個故事中,當事人的“愛語”:

他的第一個妻子需要他幫忙帶孩子,他關注的是妻子為了孩子忽略了他。

他的第二個妻子需要得到他的讚美和欣賞,他沒有做出正面回應。

他的第三個妻子希望他幫忙做家務,他仍在一味地讚美妻子。

正是因為他和妻子的“愛語”截然相反,自然沒有辦法走向同一個方向。

轉換思路,如果你的朋友需要你聽她訴說自己婚後的不容易,你關注的是她應該去面對不是抱怨?這和朋友的對你的“愛語”不也是背道而馳了?

心理學家也下過一個定論:感覺被愛是人類最重要的情感需求。因此,人是群體動物,和周圍人的交往就是被設計用來感受這種愛的。



從《愛的五種語言》學人際交往

二、人際交往中用什麼樣的語言?

書中重點章節是運用大量案例教我們去實際操作的部分,人們說著不同的語言,有時光誠懇是不夠的,要學會去說對方的語言,這樣才能讓對方接受,這五種語言分別是:

<code>肯定的言辭(Words of Affirmation)/<code>

英國作家賽·約翰遜說過“魅力是為遠處的讚美而存在的。” 我們需要得到對方的讚美,在跟朋友聊天時牢記多看待對方的優點,我想沒人願意跟一個總是批評之責別人的人交往。然而誇大其詞的讚美自然不會引起對方的好感,這種肯定的言辭一定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稱讚和鼓勵,是可以激發對方的勇氣和力量的一種語言。你的人際關係中,有沒有因為你的稱讚和肯定而燃起鬥志的?

<code>精心的時刻(Quality Time)/<code>

在這個時代,經常會有很多事情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而精心的談話,精心的禮物,精心的活動的意義本身就表現了對對方的重視,約會不應該只是情侶愛人的專屬,也許更是人際關係的需要。有時和朋友之間的交往也不一定必須要向和愛人那樣浪漫,有時只需要一次一起的購物,一起討論一場球賽等等,在這樣的時刻,要集中注意力跟對方交流。回想一下,你有沒有在跟朋友對話的時候,做其他的事情?

<code>接受禮物 (Receiving Gifts)/<code>

有句話說的非常好:禮輕情意重。前面兩種語言我們說的多是精神層面的交流,有時很難把握,若是用物質來體現也許會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書中查普曼博士也講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這個禮物對於維繫他和朋友間的關係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查普曼博士在一個島上考察時認識了一個28歲的年輕人,叫弗雷德,通過相處交流,他們之間有了很深的友誼。臨走時,博士去他家拜訪,弗雷德送給了他一根14寸長的彎曲的棍子作為禮物,這棍子其實是弗雷德在海洋中獲得的,一直是他的心愛之物。他希望查普曼博士在看到這棍子時可以想起這美麗的島嶼。說到這裡, 我突然想起上次搬家時,我的室友送我一個耳暖,至今一直在我的衣櫃上掛著,每當看到那個耳暖就能想到可愛的她。總之,禮物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思念的象徵,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禮物建立起長久的關係。它無關貴重,在於贈送人所表達的心意。

<code>服務的行動 (Acts of Service)/<code>

說的好真的不如做的好,我們不能否認,很多關係靠相互的麻煩才越走越近。之前Kiki也有分享過一篇文章《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其中第二點就提到了好的關係是麻煩出來的。麻煩別人,不怕別人麻煩,這樣才會慢慢積累自己的人際關係。但是服務的度要把握好,總不能別人讓你去幫忙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你也為了人際關係去做吧?

<code>身體的接觸 (Physical Touch)/<code>

國外很多國家見面的禮儀中包括擁抱,親吻臉頰。當然,這跟每個國家的風俗文化有關。我們在跟重要的人見面談話前,也會握手致好。其實,朋友之間的擁抱當然會給對方帶來力量,不僅是動作,眼神之間的交流也會拉近彼此的關係,同意嗎?


從《愛的五種語言》學人際交往

人際關係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實際交往中我們不可能只使用一種語言,然而會有對方更在意的一種語言,我們要去找到這種語言,在平常的細節中去確定,也可以直接跟對方溝通想法,好的人際關係靠的是溝通。希望今天的內容可以幫助到你有關人際交往的思考。


Kiki,一個從零開始探索職場更多可能,為職場賦能,努力實現財富自由的職場菜鳥。喜歡請 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