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醫療衛生戰線的家屬,我驕傲!

一場戰“疫”,千萬英雄,我們見證了武漢人民的犧牲與堅守,見證了逆行者們的勇敢與大愛。然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戰“疫”故事,它們有關華僑大學學子,有關我們當代青年。

在這所僑園裡,除了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在四面八方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廣大青年志願者們,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也正以他們默默的實際行動,在參與和見證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這就是華僑大學無數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子女兒孫或兄弟姐妹們,他們作為與醫護人員共同作戰的“盟友”,在後方的“家”默默的掛念著、支持著、等待著……在親屬披上戰袍英勇作戰的背後為他們築起了最堅強的後盾。

而築成這後盾的是親情的責任,是家國的情懷,是當代青年的責任擔當。讓我們一起走進華園裡這些不為人知的戰“疫”背後的故事吧。

爸媽,我在家裡等你們

華僑大學新傳學院新聞系2017級學生陳曉雨,2020年的這個寒假她跟所有同學一樣踏上回家的旅程,期盼著能和爸爸媽媽享受美好的春節假期。而除夕晚上,正當她跟爸爸坐在餐桌前等待著媽媽端上最後一道年夜飯時,爸媽的手機幾乎同時響了。

“好的,馬上到。”

“一個人在家乖乖吃飯,不用等我們。”

她什麼都沒來得及說,爸媽就走了。其實她隱約知道應該是關於新冠肺炎的緊急會議。

會議結束後已是半夜,爸媽回家後簡單收拾了一下日常用品,又走了。

陳曉雨的媽媽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十七團的一名醫生,爸爸是政府公職人員。

“這段時間爸媽不能回家,你要照顧好自己。不要怪我們,國家有難要全力以赴幫助渡過困難,你好好在家待著,不要給國家添亂。”


我是醫療衛生戰線的家屬,我驕傲!

新傳學院新聞系2017級學生陳曉雨

爸媽不在的第一個星期,偶爾想他們。

爸媽不在的第二個星期,常常想他們。

爸媽不在的第三個星期,總是想他們。

沒爸媽在的日子,對曉雨來說伙食是貧瘠的。她自嘲地說,“只會炒素菜的我卻有一張愛吃肉的嘴。飢餓的胃,生疏的手,燒焦的肉,只好撥通媽媽的電話求助,誰知道不愛哭的我在跟媽媽通話的時候抽泣不止。媽媽開玩笑說,吃不到肉就哭啦,丟死人啦。可是真正的原因是我太想媽媽,怕您擔心卻不敢告訴您。”

一個人在家的日子久了,當然有時曉雨也會心生抱怨,但當看著那些永遠停留在庚子鼠年春天的人們,她也真正理解了一線醫務人員肩上的責任擔當,更懂得了體諒父母,照顧好自己,讓他們專心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因為正是他們的衝鋒陷陣,才為我們鑄就了一道道生命屏障。

爸媽不在的第五個星期,牽掛放在心裡。

三月已至,在那次炒肉失敗後,曉雨的廚藝已大增,她說“想等爸媽回來的那一天,我用美味佳餚迎接他們。”


我是醫療衛生戰線的家屬,我驕傲!

陳曉雨及家人照片

居家隔離的日子,讓我長大了

同樣為疫情既牽掛又自豪的另一位同學是來自旅遊學院的2018級學生葉之秋,讓他驕傲的是,母親也是白衣戰士中的一員,而牽掛的原因同樣如此。

葉之秋的母親春節前後舊疾復犯,身體情況並不良好,但她卻義無反顧地選擇在疫情危機時刻站在前線和同事們共同築起防禦的高牆。“縱使媽媽因為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而被迫居家醫學隔離觀察,但她仍不放下對本市和全國疫情的時刻關注:協助指導醫院有序複診;研判前線藥物治療方案;電話回訪獨居老人;積極宣傳傳染病防護措施……”

對此之秋不是沒有過擔心和抱怨,但隨著對母親工作的耳濡目染,更多的便是理解和感動,也對醫生的職業更加肅然起敬。“母親這般對於工作的熱枕和責任感會讓自己受用終身並且為之追求。”他補充說。

因為母親的隔離,葉之秋同學作為第三代密切接觸者也進入了居家醫學隔離觀察名單。

談到這段隔離期,他回憶說,“剛開始得知有被感染的可能時,氣憤中夾雜著些許惶恐,隨後在自我開導中也很快平復心情,努力做好應對一切可能的準備,積極配合社區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並且主動在家中承擔起了各類家務和洗消工作,也在失敗中摸索燒飯的技巧,以此讓媽媽和家人共同以樂觀的心態度過這段驚心動魄的日子。”

我是醫療衛生戰線的家屬,我驕傲!

葉之秋與其母親

如何沉著冷靜且理性地面對未知情況,這段醫學隔離觀察特殊經歷給葉之秋上了意義非凡的一課,也讓他收穫了成長和成熟。

在採訪中我們得知,葉之秋同學作為今年學校寒宣“心繫詩城,夢飛華園 3.0” 實踐團隊長,疫情爆發後,曾在第一時間號召團隊以及暨南大學、江南大學等宣講團,以“某地高校聯合實踐團”的名義聯合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抗疫最前線。

你在前線勇抗疫,我在身後保後勤

“要讓姐姐體會一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誰讓我也是這場抗疫戰後勤保障隊的一員呢!”這個寒假很長,長在不斷延後的開學日期,長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抗疫阻擊戰,而對於政管學院2017級李曉婕同學來說,這個寒假給姐姐當全職保姆的時間更長了。

談到姐姐,曉婕同學形容了很多,“她是一個普通醫生,她會每天接觸門診來的病人,她會值班一整天不著家,她會穿著防護服去採集外來人口的咽拭子,她也會把防護服讀成‘防付服’,她還給我看她們同事一起身穿防護服的照片,臭美地說這個最高最瘦的就是她……”

我是醫療衛生戰線的家屬,我驕傲!

李曉婕姐姐穿著防護服

宅家的日子裡,李曉婕每天除了上網課寫作業,花時間最多的地方就是做飯洗碗拖地板,漸漸地,她也把這些當成了一種習慣。有時候還會琢磨一些新菜色,雖說有把姐姐當小白鼠的嫌疑,不過生活技能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get。

而這段當全職保姆的日子對她來說沒有任何怨言,言談中無不流露出滿滿的自豪和愛。“姐姐穿防護服的樣子確實很美,你負責保護大家,那我就負責你的後勤保障工作啦!每天做好飯菜等你回家,端茶倒水不在話下。”

我是醫療衛生戰線的家屬,我驕傲!

李曉婕在給姐姐做飯

家人齊心,其利斷金

和很多人一樣,誰也沒有想到2020年會是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她叫李維平,是新聞與傳播學院2017級研究生,她的姐姐是甘肅省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

過年期間,除夕夜短暫的陪伴之後便不見姐姐的身影,打電話詢問得到的答案也只是不斷的“加班”、“加班”……疫情越來越嚴重,他們的心情隨著每天確診病例的激增而不斷沉重。


我是醫療衛生戰線的家屬,我驕傲!

李維平姐姐在醫院門口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

身擔醫護人員的責任感,她的姐姐向醫院黨委遞交了一份自願加入抗戰一線的“請戰書”,雖然最終由於資質尚淺沒能入選,但維平說她很敬佩姐姐的這份勇氣。在這種力量的感染之下,家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做出了一份貢獻,父親向當地疫情防控捐款上萬元;叔叔給被封的村民捐贈蔬菜、方便麵等生活物資;姐姐在醫院裡加班加點、忙忙碌碌;母親每天消毒殺菌、保障家人安全;維平也開啟了“闢謠”模式,積極向周圍傳遞科學的防護信息,並默默向武漢疫區人民捐了款……

我是醫療衛生戰線的家屬,我驕傲!

李維平父親(右一)向白銀區疫情防控捐款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大難面前,獻出自己微小的力量,這是每一箇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情。“和真正奉獻在一線的人員相比,這都算不了什麼。”不同尋常的日子見證了真愛,這次的疫情讓維平意識到,不管前方有怎樣的危險與困難,只要每個人以身作則,家人齊心共同攜手,就會用愛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抵擋一切侵襲!

我是醫療衛生戰線的家屬,我驕傲!

李維平家人向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捐贈物資

其實華園裡像他們這樣的醫護子弟兵還有很多,他們把對家人的這種驕傲和自豪感,轉化為身體力行地參與志願行動,轉化為了自覺為家人做好後勤保障,轉化為了認真上好每一節雲端課程,更轉化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