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濤:績效面談這件事,說簡單又困難

績效管理機制本質上是一個管理工具,而管理這東西是需要人來參與執行的,我們知道,只要涉及到人,就會引入大量的不可控因素。

所以,我們經常說管理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體。

所以,既然我們意識到了績效管理機制也是管理的一個工具,那麼,就必然也涉及到這樣一個被很多管理者所誤會的一個特點:無論你制定了多麼精妙、嚴謹、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具體執行中依然需要依靠人來有效的執行和糾偏。

李振濤:績效面談這件事,說簡單又困難

那麼,績效面談是績效管理機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不幸的是,卻被很多管理者所忽略。

我們要搞清楚一件事情:績效面談的目的是什麼?

一是糾偏,二是提升。

大家想想看,年初或者月初我們制定了目標,然後各位小夥伴受領任務之後,紛紛擼起袖子開幹,但問題在於:在經營管理中,所有的事情都有著大量的干擾因素,這不像機械製造,只要你調整好了程序,一按電鈕就會自動按照你的預計運行。換句話說,最終的結果有很大概率上並不像你預計的那樣喜人。

因此,到了年底或者月底的時候,我們需要看一看這些任務的完成情況,並且重點分析那些沒有完成的工作,原因是什麼,如何改善。

這有點像我們上學的時候,每次考試之後,老師都會要求我們把錯題改正、搞懂,堅持這樣做的效果就是,你的成績可以穩步提升。而如果你偷懶,考完就完了,那麼你的成績永遠不會提高——對的還是對、錯的依然是錯。

李振濤:績效面談這件事,說簡單又困難

績效面談的目的也在於此。

正是通過這樣一輪一輪的迭代、改進和糾偏,一方面確保了你的任務執行處於一個正常的波動範圍之內,但總體上是圍繞你的大目標前進;另一方面是通過管理者對下屬的指導、總結,讓下屬的能力逐步提升,知道錯在哪裡,從而慢慢的減少工作中的失誤,而最終的結果是管理者也收益——付出的精力會慢慢的從大量瑣碎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投入到更”高端“的工作當中。

那麼,如何正確的開展績效面談呢?

一個工具+兩個內容+三個原則

一個工具:漢堡包溝通法。

所謂的漢堡包溝通法,即好→壞→好,開場先肯定、表揚對方,進入主題之後談問題、找原因、定舉措,最後肯定、鼓勵。就像漢堡包一樣,兩邊是麵包,中間夾著乾貨。

這一個小小的工具中,其實包含了大量的社交心理學知識和技巧。

李振濤:績效面談這件事,說簡單又困難

開場先肯定員工的貢獻——這叫做”暖場“,當然,你也可以叫做”前戲“,總之,沒有這個程序你就直接上,肯定不會那麼舒服。

中間談問題——談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對事不對人。有一個經典的溝通法則就是:表揚人批評事(但現實情況是很多時候,人們會做出相反的舉動)。

結尾鼓勵加油——”近因效應“是指人們往往會”喜新厭舊“,人們總是對最近發生的事情印象深刻並且影響離開時候的心情。就像你去參加一場酒會,可能中間跟很多人談笑風生:哎,你知道吧,我跟那個誰誰誰,水平不知道有多高,我跟他談笑風生我跟你講。但,在即將結束的時候,有一個愣頭青非要跟你對著幹,你說一他說三,你說肉好吃,他說容易高血脂。請你放心,你一定回到家之後氣鼓鼓的對今天這場就會充滿了負面情緒。

那麼,反過來也是,無論中間有什麼不愉快,只要你有一個漂亮的結尾,離開的時候你就會神清氣爽。

李振濤:績效面談這件事,說簡單又困難

兩個內容:為什麼、怎麼辦

我們在績效面談的時候,重點內容是圍繞員工沒有做好的工作,那麼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形成一個口頭禪:為什麼?怎麼辦呢?

在管理中有一個非常經典且簡單的工具,叫做5W。具體來說,就是遇到一個問題,那麼就問:為什麼呢?

你會發現,無論什麼樣複雜的管理問題,基本上你連續問5個為什麼的時候,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人性的特點就是懶惰,很多人不願意開動腦筋深度思考,但恰恰是要想真正解決問題,就必須具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解決。

比如:為什麼項目延期?因為經常出現設計變更。為什麼呢?因為產品定位出現了調整。為什麼呢?因為領導的想法。為什麼領導會有想法呢?因為最初定位的時候不夠嚴謹。為什麼呢?因為缺乏嚴謹的產品定位程序,匆忙就開幹了。

ok,到此為止,我們已經找到了癥結所在,接下來就圍繞著”如何制定嚴謹的產品定位機制“入手解決問題。

李振濤:績效面談這件事,說簡單又困難

三個原則:區別化激勵、提升面談嚴肅性、聚焦問題而不是指責

1、區別化激勵:龍生九子,各個不同。人上一百,形形色(shai)色(shai)。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實在是太大了。而這種差異性的本質來自於每個人的深層動機的不同。在冰山原理中,最為深層的就是動機,你喜歡一個人,喜歡一份工作,喜歡一件衣服,喜歡去一家餐廳,這底層的都是你的動機。

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人們在做出選擇之前,其實,大腦就早已經替你做出了選擇。你以為是自己的選擇,其實是潛意識已經替你完成了決定,而你自己渾然不覺,以為是自己的自由意志。

那麼,每個人既然對於同一件事情有著根本不同的觀點、看法、選擇,身為管理者,就有必要找出對方的爽點,然後一擊而中。

李振濤:績效面談這件事,說簡單又困難

2、提升面談嚴肅性:由於面談時一對一的,並且是日常非常熟悉的兩個人,所以,人們經常會放下架子。

僕人眼中無英雄。

王者位於深處。

當兩個人非常熟悉的時候,嚴肅的對話也會變得不那麼嚴肅。就比如你看一個義正言辭、神聖不可侵犯的大人物在臺上侃侃而談,但回到家依然是一個普通人,在他們親人的眼中,依然是一個兒子、女兒、丈夫、妻子、爸爸、媽媽。

但是,績效面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場景,或者叫做管理行為,不嚴肅對待,就會逐漸變得形式主義,員工也不會認真對待,嘻嘻哈哈、形同虛設。

所以,當管理者在組織開展績效面談的時候,首先自己的態度要嚴肅起來,並及時糾正員工的不嚴肅態度。當對方出現不以為然的時候,要及時的給予指出。要達到這樣一個境界:每次績效面談對於員工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情,不至於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至少也要嚴肅認真、準備充分。

李振濤:績效面談這件事,說簡單又困難

3、聚焦問題而不是指責:績效面談的目的在於糾偏、改進和提升,結果已經呈現,指責徒勞。

指責解決不了問題,這句話我們都聽過,但涉及到自己的時候,都會昏了頭。畢竟,指責是最為簡單的方式——這也是很多人選擇了這種方式的原因。

付出與收益是相關的。你選擇了成本最低的方式,那麼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設置了上限;而你通過各種溝通策略、談判技巧來征服對方,是需要你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能量,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具有成本和技術含量的過程。

這本質上是一個能量守恆的過程。

但,這就是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就像小混混直接動手,而真正的高人是在你不知不覺中搞定。而這背後所動用的能量,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

李振濤

北師大MBA | 大溝通方法論開創者 | 組織與人力資源專家

李振濤:績效面談這件事,說簡單又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