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新基建、計算未來兩年抗通率

最近迷上了看比特幣的月k線。從月k的視角看,下跌會沒那麼殘暴。

很多人已經在問,34萬億和50BP都來了,大行情為什麼還不來。

我的想法是,比特幣還沒開始吸收央行之水的力量。現在受制於疫情,各省的投資動作會止步於計劃階段。真正要大展拳腳,需要等兩件事:疫情平息和兩會定調。

中國是兩會,各國也會有類似的最高經濟工作會議。

幣市畢竟是高風險小市場,又是法外之地,所以資金不會進來的那麼快。從各個平臺粉絲增量和USDT溢價來看,也支持目前仍是存量博弈的觀點。

之前看過一個觀點,比特幣價格要達到兩萬美元,恐怕還需要50億美金。推導過程忘記了。但是這個量級讓我知道,牛市要真正開啟,不需要天量資金,但是存量顯然不夠。另一個視角,山寨幣多死掉一些,其實有利於頭部幣種價格推升。

未來一年甚至兩三年,真正的大牛市一定會與央行們的放水高度相關。但是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幣市是資金傳導的末端。最差的情況是最早拿到貸款的人在第一輪投資獲利後開始配置幣市。

好的可能性也有,就是幣市率先走出陰霾,從而吸引到全球風險資金的fomo情緒。

恐慌的時候想想比特幣是幹嘛的?中本聰說了:“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對啊,比特幣就是為今天這個時刻準備的。這樣想:在BTC真正要釋放其光輝之前,先給了大家上車機會。

我其實並不痛恨央行體系。。。只是。。。

新基建與抗通脹

雖然知道放水是“眾多壞選擇裡最不壞的”,但由於自己身為BTCer,由於看到太多勤勞之人承受通脹之苦,還是對放水有很多厭惡。直到疫情讓我對什麼是經濟危機有了切膚之感。

危機來了,別談好水壞水,,,甚至別談怎麼走到了今天,不是不重要,實因為那都是後話。此刻,分得一口髒水喝都能活下去。活下去,才有資格談未來。

34萬億數字聽著嚇人。實際上真正落實到2020年的只有五萬多億。

要知道,目前我國GDP總量是2008年的三倍,一百萬億對當年的31萬億,那麼當年漫灌4萬億,現在精準投資5萬多億,如果計劃執行的好,確實有機會對沖危機,並釋放更長期的經濟增長潛力。

投資是個把衝刺堆積成長跑的遊戲。2019年12月底M2總量不到200萬億。34萬億一出(等後續省份公佈投資計劃,很可能總規模超過40萬億),危機中活過來之後,要考慮怎麼讓自己的錢在未來年化增長20%。

20%,是房地產黃金20年的年化漲幅。我們要找到“20年前的房地產”。這不容易,不過,捍衛財富從來不容易。


觀點更新

我之前寫文表達過的後市看法如今已經不再生效。面對全球疫情,投資大邏輯必須重新梳理。

目前來看,我認為比特幣相對主流風險資產算不上超跌。這不意味著後邊不會超跌或者率先反彈。此時此刻,我想到的更多是2008金融海嘯之後的歐洲債務危機,還有逆全球化。

繼印度銀行危機之後,沙特已經與俄羅斯擺開石油戰了。這不會是今年最後的大隻黑天鵝。深陷債務、貨幣危機的國家還有一團,如果經濟衰退引發更極端的逆全球化,今年怕是要天鵝亂飛犀牛成群。


比特幣、新基建、計算未來兩年抗通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