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以房子為基點,孵化每個家庭故事

《安家》以房子為基點,孵化每個家庭故事

和日版的故事構架相同,《安家》也是用不同的單元故事外加辦公室固定職員們的生活日常建立起整個故事的龍骨,通過女主角賣房這件事,來反映買主背後的不同故事,刻畫一些不同的城市肖像,比如前兩集的海清演的這個醫生家庭、後面預告裡看到的老年人買房事件,都能比較真切換還原當代都市買房人群的心態想法。而諸如一些能引起熱議的社會議題也在劇中有體現。

《安家》以房子為基點,孵化每個家庭故事

就像第一個故事,海清演的這個博士畢業的二胎媽,因為是個產科大夫,沒有那麼多的假期好休,自身的需求又多(高學歷所帶來的環境認知、第一個孩子要上小學),再加上本身就是想置換房子的情況下,就連夫妻看房都成了一個困難,挑了很多套房子都不如意,就已經開始灰心了。

而房似錦憑藉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表現(自制區位地圖、拍攝房子的技巧)以及有耐心的“死纏爛打”,都打動了這個女醫生,讓她對房似錦產生信任,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家。通過這些熱門的社會議題展現,讓這部劇還是比較接地氣的,二胎、職場女人、置換房、夫妻關係這些關鍵詞在第一個故事裡都展現了,想必其它單元故事還會在社會議題上做增量,這是有看頭的。

《安家》以房子為基點,孵化每個家庭故事

《安家》還有個亮點,就是更多的展示了辦公室的人物關係,在日版里人物關係相對臉譜化一些,不上進的女孩、沒主意的下屬、刻薄的老同事等等同樣也輔助展現日版幽默、無厘頭的風格特點。《安家》讓辦公室這些人的關係再次被放大,像房似錦和王子之間的業務衝突、和徐文昌之間暗藏的不僅是合作關係,也暗藏要取代他的一條暗線,估計後面還有感情關係,這幾個人在這間小屋子的故事,交錯的社交關係,對每天格子間裡的我們來說也算感同身受。

在期待中的腦袋裡也會緩緩打一個問號

我個人對這部劇挺想看下去的,但不得不說還是些疑慮。我對六六這個編劇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就像開頭的新聞所講,她要掌控故事構架、人物線和本土化的內容,你看她在微博上一向言辭犀利,包括過往作品《雙面膠》《蝸居》《王貴與安娜》《寶貝》基本上都是社會上最熱度的話題被她寫出來了,他也擅長這些有點婆婆媽媽的事兒,《安家》裡面也有各個階層、形形色色的人的買房案例,在這些案例中,他們也遭遇到了中國式的買房困境,比如公婆給兒子買房要不要加準兒媳名字?二胎要不要換房?諸如此類問題的探討,我覺得是很難得的了,不過這部劇會將這些問題挖掘多深?這點我還存有疑慮,希望在將來的劇情裡看到更多。

我們喜歡日劇的理由也是這樣,即便到最後,女兒不會原諒沒盡責的父親,妻子不會原諒出軌的丈夫,但這些人還是努力的過好現在的、以後的生活,儘可能的展現出真實又美好的自己,讓我們覺得荒唐又滑稽,積極又幽默。因此,對《安家》來說,我儘可能想象它千萬別最後來一個皆大歡喜、人人狂歡,這樣的“一元化價值觀”的內容我們真的看夠了。

再有,關於故事節奏的問題。目前看來,確實有拖沓的可能性,就我看到預告第7集還出現第一集裡的女醫生,不知道是不是預告剪輯的錯誤,要真是這樣的話,除非故事內容增量更多(比如女醫生又出現新問題等等),不然我就覺得節奏還是有點慢,這樣也會影響可看性,讓人沒耐心。

最後,對於孫儷的表演來說,我覺得這個角色本身就挺有難度的,像日版三軒家那種強硬的誇張與女強人形象有點雙劍合璧的意思,有1+1>2的效果,但孫儷需要在房似錦身上找到矛盾平衡點,既要突出整部劇溫暖的、詼諧的基調,還要保證她女強人的人設不倒,就挺難的。目前為止,孫儷在這個角色的演繹還是很恰當的,沒有將自己的行為與動機進行過度誇張的演繹,而是用一種較為平靜、沉穩的方式,讓我對“房似錦”這個人物產生更大的好奇,想要繼續看下去,想要了解她的原生家庭、人生經歷、情感經歷。在這點上,娘娘的演繹是成功的。

我看前兩集還不錯,對著女醫生雞湯的那一段讓人覺得不是房產銷售忽悠客人的雞湯,更像是平等的朋友互相說些私房話善意的勸說。所以說,房似錦的微笑與三軒家的冷漠正像是兩部劇定格畫面的代表,一個強硬誇張,無厘頭又幽默,一個溫暖平和接地氣,兩種並不對立,也沒太多可比條件,看出不同的感同身受,不同的樂趣最重要。

《安家》以房子為基點,孵化每個家庭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