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這一次,韋斯·安德森給出了一個令人恐懼的噩夢。

《犬之島 》(Isle of Dogs)是披著寵物狗皮的餓狼,是惡夢驚醒後的自我安慰,選擇性失憶,強行的裝聾作啞。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當然,很多人,很多影評在迎合性的起鬨,他們濃稠了韋斯·安德森在《犬之島 》裡添加的各種誘人香料,以讓人上癮的姿態騙取流量,蒙著眼睛讓自己和他人都成為烏合之眾的一員。

味精最大的作用在於它對味覺的欺騙,所以它成了我們必備的調味料,它是現代人普遍追求快感的致幻劑。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它不提供思考,不刺激回憶,不帶來高潮,它觸目驚心的特點是,肌肉痙攣的一瞬間,那刻骨銘心的空洞。

噱頭永遠要比嚴肅的思考更加吸引人。

因為它足夠有效,它是人類根深蒂固的本性,稍微挑逗一下,就能繞開理性的防線。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在《犬之島 》中,韋斯·安德森直接送上了數不清的噱頭,大劑量的味精,這是他的狡猾,也是他對觀眾的不自信,當然,其中也有他自我顯擺的乖張。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讓處女座都無法挑剔的精緻佈景,大篇幅的中心對稱畫面,在故意消解景深之後,完全平面化的畫面每一幀都精心雕琢過,大到背景中的油畫,小到一張報紙都填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釋義符號和象徵圖形。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平衡的構圖中有著豔麗到快要溢出來的驚人調色,抽象的,莫奈式的線條配合大面積的高對比配色,讓影片有著讓人眩暈的畫面質感。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輔以先聲奪人的,致敬黑澤明經典影片《七武士》的鼓點配樂,用大段的無伴奏臺詞作為對比,讓鼓聲每次出現時都足夠抓耳。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犬之島 》在影畫與聲音兩個電影的重要元素上都是非常成功且風格性的,韋斯·安德森繼續發揚了自己作者類導演的鮮明特色,為自己的影片注入了個人化色彩極強的辨識度。

《犬之島 》的確有著非凡的藝術氣息和夢境特徵,這是韋斯·安德森勾起觀眾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是他影片苦澀主題外裹上的厚重糖衣。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可我們都知道,觸舌即炸的焦糖拿鐵,總是有股中和甜味的甘苦底味,《犬之島 》表面講述了一個有愛的“人狗情”故事

,但骨子裡絕對是邪惡的,透露著對人性的失望和無奈的旁觀。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影片講述在不遠的將來,以日本為地域的城市裡,狗因為流感被驅趕到了孤立於大陸之外的垃圾島嶼上。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這些曾經的寵物,成為了帶罪的生物。政府甚至制定了法律,即將對島嶼上的狗進行大規模屠殺、掩埋,戳骨揚灰,以絕後患。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當所有人都對曾經的寵物避之不及時,一個12歲的小男孩阿塔裡卻隻身來到島嶼上,準備救出以前保護他安全的愛犬點點。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在踏上尋找的冒險經歷時,他碰上了另外幾隻被拋棄的狗,

外表暴烈,內心柔軟的流浪狗首領;

君主,老闆,公爵和國王,四犬一人,就此踏上了愛的救贖之路。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而另一邊,以正在企圖連任的小林市長為首的“貓”派官員們正在制定“滅種”計劃,準備讓犬類從城市中徹底消失。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犬之島 》的故事有清晰的兩條線,

一邊是小男孩和狗組成的冒險小隊尋找點點的“荒野生存”與“動物世界”;

一邊是小林市長與學生會組織還有企圖拯救犬類的科學家的“人類世界”,

兩個世界,兩條故事線不斷交叉,糾葛,提供著劇情衝突和敘事張力,高潮時刻,小男孩和一眾犬類重回大陸,揭穿了市長的陰謀,在學生組織和科學家的幫助下取消了滅狗法令,並且奪回了屬於犬的各種權利,而小男孩成為了新任市長,拿到了執牛耳的權力寶位。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犬之島 》中用小男孩和流浪狗首領之間的相互感化和建立的信任消解了種族之間的隔閡,宣揚了愛的跨物種連接,用真心和忠誠打動了觀眾,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對比市長的邪惡和私心,以及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種種惡行,影片中正義與邪惡似乎立即高下立判,但那些夾雜在各個場景中的象徵性符號卻讓人細思極恐,為影片的解讀留下了空間。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小男孩駕駛飛機來到垃圾島嶼時,飛機墜落時升騰起的蘑菇雲無疑象徵著廣島原子彈的武力宣揚。

主角小男孩雖然帶著愛意來到犬之島,但他始終是以“人類對動物”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來對狗們發號施令。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除了首領,其他幾隻名叫國王,老闆,公爵的狗很快下意識的誠服於他,想他表示的忠心,而且勸“冥頑不化”的首領也趕快繳械投降。

眼看首領默默離開,小男孩在帳篷內放起了日本二戰時期的軍歌以凸顯自己的統治力。

而後的劇情發展,小男孩和首領意外開始了獨自的冒險,人對犬的規訓不斷加速。

用扔木棍喚醒首領狗的身份認同,以扔出的人和撿回的狗作為權力關係的上下級表徵。

然後是小男孩耐心的給首領洗澡,讓它從黑變白;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最後是拿出“殺手鐧”——狗脆脆的餅乾,從喚醒,賦予,施行,一步步完成了對於首領身份的重塑和規訓。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這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兩股勢力的暫時聯盟,是跨種族的“拉幫結派”,是童話版的“王子復仇記”。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不光是人對犬的規訓,在小林市長的故事線中,我們看到了“老大哥”式的宣傳控制、欺瞞和權力崇拜。

作為“貓派”的小林集團,通過暗殺科學家阻斷育苗的研製,散播謠言掌控輿論,建立機器犬的暴力組織進行鎮壓等方式完成了對犬的滅種計劃。

小林市場有著希特勒式的各種明顯表徵,而臺下的群眾就是被他的宣講矇蔽和煽動的烏合之眾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對狗的滅絕方式簡直就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犯下的滔天大罪。

其中,學生作為最激進的團隊,在反屠殺運動中起著關鍵作用,黑客偷襲,遊行宣講,街頭塗鴉。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兩條故事線,根本就不反童話的,甚至是反人類的。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當小男孩救下了犬類,把貓派打入大牢後,有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作為權力更迭象徵的英雄犬點點一家被供奉在了紀念碑的地下,看似光鮮安逸,但無論如何看起來都像一個永不見天日的“墳墓”。

片尾,韋斯·安德森解決兩方勢力矛盾衝突時,以小男孩念出的詩文作為稀釋衝突的武器,完成了權力的下放和交接,這樣的處理方法頗受質疑,有避重就輕,粉飾暴力之嫌。

權力輪轉總是暴力血腥的,而《犬之島 》顯然用了更為童話和文明的方式給出了期望。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在家族繼承之後,小男孩成為了新的市場,有人提出全面消滅“貓派”,死刑,年幼的小市長暫時否決的提議,用更柔和的方式給予懲戒,但誰能保證,男孩成年之後不會變成下一個小林市長,而“貓派”就真的能在又一次失敗後,不謀求下一次的捲土重來嗎?

暴力的循環,對於權力的貪婪,還有無處不在的規訓和懲罰,才是《犬之島 》真正陰冷的主題內核。

影片特意在開頭就表明,人類角色全部說日語,而犬類用英文,這種讓觀者對號入座,分門別類進行派系選擇的方式,暗含了某種權力運作的區隔法則。

而語言,這個人類文明的象徵,其最大作用就是就是把真實包裝起來,免得看起來噁心。

《犬之島》的藝術性聲畫,大牌明星們的配音,還有高難度的定格動畫使用,都是用文明包裹人類邪惡本性的一次事後包裝。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世上只存在兩種電影:

一種是從簡單裡發現複雜,另一種則相反,是從複雜裡發現簡單。前一種是加法,後一種是減法;前者是尋覓求索的心得,後者是瞭然於心後的捨棄。

兩種電影,一種試圖帶我們超出肉體的界限,體驗一種美的東西,一種讓我們回到肉體,感受慾望的脈動。

韋斯·安德森用高超的電影化語言融合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電影屬性,這是他的天才之處,也是他裝點人性的手段,和對於善意以及愛意留下的最後顏面。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很多觀眾說,不該放大處處可愛的《犬之島》的政治性,

但對一個真誠的人來說,懷疑是一種淨化劑,在懷疑中你確定信仰,同時懷疑也讓你始終保持一種敬畏,他讓你明白自己和神的距離。

影片中,流浪狗首領一開始保持了對於小男孩的懷疑,但最終它抵不過高一級文明的規訓。

你們都在撒謊,《犬之島》明明是披著狗皮的狼

片中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首領講述著自己曾經短暫被人收養的經歷。

一個小男孩向它示好,它卻咬了小男孩一口,導致收養它的一家人不得不帶小男孩去醫院縫補。而家中的長輩不計前嫌,給它做了一碗美食,首領說那是它一輩子最無法忘記的味道。

隨後它依然偷偷離開了那個暫時給過它溫暖的家,重回流浪。它一直問自己,為什麼當時會咬人,它始終無法明白其中緣由。

而我知道,《犬之島》最為關鍵的主題就在那“咬與不咬”之間。

那是人類文明,最為隱秘的裂縫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