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前段時間,小布看了部不算太熱門的動畫電影——韋斯·安德森的《犬之島》。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很有趣。

“Isle of Dogs”(狗島)倫敦東部一片區域的名字,韋導駕車經過那裡時,靈光乍現,便有了這部電影的主題。

神奇的是,“Isle of Dogs”聽起來很像“I love dogs”(我愛小狗),真是個奇妙的巧合。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故事是這樣的:

20年後的近未來,狗只數量激增,加上犬流感肆虐,日本“希崎”政府把所有狗狗都放逐到一座垃圾島上。12歲的男孩小林為了尋回愛犬Spots,獨自駕駛小飛機飛向了這座“犬之島”。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電影表面上充滿溫情,其實是披著童話的外衣講述現實的內核

。關於《犬之島》的主旨我不想過多探討,倒是覺得其中關於日本藝術的部分值得聊一聊。

《犬之島》延續了韋斯·安德森一貫的藝術風格——強迫症般的構圖,夢幻的配色體系,濃郁的異域風格和復古情調……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犬之島》劇照

簡直是行走的電腦壁紙印刷機。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

這些鮮明的個人印記,在日式美學的承載下,呈現出一種相得益彰的和諧。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富士山、櫻花、浮世繪、能劇、相撲、壽司這些日本元素不時閃現,主人公小林甚至還為狗狗們創作了一首悽美的俳句。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犬之島》壽司製作場景搭建示意圖

作為日本文化腦殘粉的韋斯·安德森也坦言,電影配樂是受了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影響

有些鏡頭的構圖是在致敬日本導演黑澤明。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犬之島》劇照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黑澤明電影作品《七武士》劇照

最吸引藝術愛好者小布的是,電影中很多畫面都借鑑了日本江戶時代的傳統浮世繪插圖。

比如藝術家葛飾北齋哥川廣重的作品,甚至還有些關於浮世繪的彩蛋。

小林市長泡澡的場景中,他身後的屏風上就是典型的浮世繪風景畫: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這一畫面明顯借鑑了浮世繪中最經典的《神奈川衝浪裡》: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男孩和狗狗搭乘纜車這一幕的背景中有座淡粉色山丘: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看起來像是致敬《富嶽三十六景》中的這一幅: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男孩給狗狗洗澡用的啤酒桶上印著“北齋”,這更是直接是向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表達敬意: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東風西漸的影視藝術作品不在少數,比如《功夫熊貓》和《花木蘭》,受日本浮世繪啟發的也不僅是韋斯·安德森甚至不僅僅是在影視藝術界。

在一百多年前,浮世繪剛興起的時候,你能想得到名字的一眾印象派畫家,都可以說是

浮世繪的腦殘粉,比如馬奈、莫奈、梵高、高更。

浮世繪(日語ukiyo-e)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多為風俗畫、版畫,主要描繪小市民的日常休閒生活。

“浮世”的意思就是人們所處的現世、漂浮不定的塵世,它的精髓是活在當下。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浮世繪的題材很多元,其中70%以上是春畫、美人畫,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

其它題材還有風景畫、役者繪、武士畫等等。

浮世繪作品在當時印刷方便,價格不高,主題又很“親民”,真真正正是下里巴人的作品,因此常常被老百姓掛在家中。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浮世繪中最有名的一幅大概是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中的《神奈川衝浪裡》(斷句為神奈川衝 浪裡)

這幅畫不僅是最有名的浮世繪,甚至也可以算是最有名的日本畫之一了。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夏日炎炎,海浪衝擊下的神奈川清涼了許多。富士山遠遠躲在巨浪之後,只露出尖尖的雪頂。

大牌服裝設計師還以它為靈感設計出了秀服: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知名日本快銷品牌優衣庫,也推出過以《神奈川衝浪裡》為主題的印花T恤。

《神奈川衝浪裡》有著典型的三角形構圖。看似是典型的浮世繪,其實隱含了葛飾北齋多年關注西方油畫的心得。

也正是因此,19世紀中葉,日本藝術同茶葉、陶器一道進入歐洲市場時,葛飾北齋的畫以及他所代表的浮世繪很快就吸引了當時歐洲最前衛的藝術家們。

德加、馬奈、梵高、高更都臨摹過浮世繪的作品,還經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浮世繪元素。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左拉肖像》馬奈

印象派奠基人馬奈在1868年的《左拉肖像》背景中安排了三幅畫——他自己作於幾年前的《奧林匹亞》、根據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凱茲的油畫《酒神巴庫斯》製作的銅版畫和一幅相撲力士的浮世繪版畫,三幅畫中唯獨浮世繪版畫是彩色的。

再加上畫面左側的日式屏風,足以看出馬奈對日本文化的喜愛。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吹笛少年》馬奈

他的《吹笛少年》更是將浮世繪對現實世俗的描繪以及線、形和色彩的表現手法融入其中。

整個畫面沒有陰影,沒有視平線,是學習浮世繪將三維空間轉化為二維平面的經典之作。

擅長描繪自然光景的莫奈更是自己的夫人卡米耶穿上和服給他當模特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穿和服的女子》莫奈

還給自己定居的吉維尼花園中的小橋取名“日本橋”,經常和他最愛的睡蓮一起出鏡。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睡蓮·日本橋》莫奈

梵高則是受浮世繪影響最為明顯的一位知名畫家

,他臨摹過很多浮世繪的作品。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花魁》(臨摹)梵高

他也會像馬奈一樣,在自己的作品裡隱藏“浮世繪彩蛋”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唐吉老爺》梵高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鈴鼓咖啡屋的女人》梵高

梵高《星空》的構圖《神奈川衝浪裡》高度相似。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他本人的獨特畫風裡,竟也找得到浮世繪的影子。線條清晰明亮,用色純度高,平塗上色不做暈染……這些都是梵高從浮世繪中獲得的靈感

地球兩端的文化土壤中孕育了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浮世繪強調活在當下,印象派擅長捕捉光影。

轉念想想,也正是在這一點上,二者似乎達成了共通。

藝術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即便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在東西方交往並不順暢的年代,日本的家庭掛畫也能圈粉歐洲的青年才俊

不到100年前,中國在世界上仍未是強國,但我們的水墨畫也能吸引畢加索等西方大家的注意,甚至臨摹了整整五大本。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大英博物館中的東方藝術品

《花木蘭》和《功夫熊貓》中的中國元素,也深得歐美民眾們喜愛。

所以,只要沒有完全隔絕優秀的、真正有特色的文化,必然會傳播出去。

這是文化傳播的基礎,與國力無關,與學術、經濟地位無關。

如今,許多人高呼要響應號召“提高文化軟實力”,“發揚傳統文化”,“提高文化素養”,想方設法地用各種方式,用不同的概念來包裝從未改變的內容,不思創新。

這樣傳播的所謂“文化”,連自己國家的民眾都不會認同,談何傳播?

在現代的舞臺展示自己的文化,從來不是開幾個培訓班,做幾期夏令營,把傳統旅遊路線的名字換成“XX文化之旅”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紮紮實實地瞭解自身的文化,展示我們的精髓,展現最有特色、最吸引人的一面。

如果我們不重視這件事,誰會替我們做呢?文化傳播的使者,比如韋斯·安德森、馬可波羅、喜愛日本畫的歐洲畫家,熱愛中國水墨畫的畢加索等,許許多多。

但本土文化的挖掘者,只可能是我們自己。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

文章中出現的部分藝術文化作品:

《神奈川衝浪裡》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

葛飾北齋

《左拉肖像》 愛德華·馬奈

《吹笛少年》 愛德華·馬奈

《穿和服的女子》 克勞德·莫奈

《睡蓮·日本橋》 克勞德·莫奈

《唐吉老爺》 文森特·梵·高

《鈴鼓咖啡屋的女人》 文森特·梵·高

《犬之島》(電影)韋斯·安德森 導演作品

《布達佩斯大飯店》(電影)韋斯·安德森 導演作品

《七武士》(電影)黑澤明 導演作品

——————


《犬之島》——東方文化如何征服歐美大咖?

佈置你的文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